朝阳历史吧
关注: 16 贴子: 4,849

  • 目录:
  • 个人贴吧
  • 20
    利州城原址位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部,是大凌河主河道与大凌河西支流交汇处,城址就坐落在河流冲击平原上。 原城址为正方形,长宽各约500米,城墙系夯土筑成。城四角有土台(角台),台残高丈余,近圆形。城南北有门,宽度不详,城墙也破坏殆尽。60年代初期城址的轮廓还明显,后因城镇扩建,其原貌已被破坏。
    ljb李家宾 12-23
  • 19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此地在辽、金、元三代均属利州,治所位于喀左县利州街道蒙古族高级中学卓南分校一带, 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
    ljb李家宾 12-18
  • 31
    城隍庙 城隍是保护城池的神,凡有城池,就有城隍庙。 朝阳城隍庙坐落于朝阳市中心(新华路2段73号),绿树环抱,隐于高楼大厦之中,晨钟暮鼓,在闹市中求得一份宁静致远。
    ljb李家宾 12-14
  • 16
    朝阳北塔 十六国三燕时期,前燕慕容皝筑龙城,建和龙宫,其宫殿夯土台基即今朝阳北塔塔基;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年—499年),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始建木塔于三燕宫殿台基之上,时名思燕佛图,后毁于火灾;隋仁寿二年(602年),营州得到隋文帝颁赐的一颗佛舍利,因而奉诏在烧毁的思燕佛图基础上,重新建塔,隋文帝赐名“梵幢寺塔”;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唐明皇李隆基下旨令营州刺史安禄山修缮佛塔,在各层塔檐束腰处饰以仿木
  • 3
    崔遹墓表原石
    韩兴中 11-28
  • 13
    后燕崔遹墓出土两块墓表,二者在内容上仅差一个“东”字。图为墓表拓片。
    韩兴中 11-28
  • 20
    唐代“营州”,指的是今天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在这篇不足两千字的随笔里,深耕魏晋南北朝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罗新用罗列史实的方式延伸和扩充了同事王小甫有关“朝阳”的结论,并将唐朝时期朝阳地区民族杂居、文化交融的情形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表述。 如果说罗新的随笔是对唐代朝阳“值得大书特书”的又一次肯定,那么,一对出土于朝阳唐代墓葬、目前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里的辫发石俑,则是对篇随笔最为具象的注脚。
    ljb李家宾 11-28
  • 25
    朝阳的市街及古塔,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以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得名。据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朝阳县志》记载,因城址东邻风凰山脚下,山形如青凤昂首展翅对城似鸣状,即取《诗经》大雅篇“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而取“朝阳”二字命名。
    ljb李家宾 11-25
  • 8
    关帝庙 《大清奉天府义州西边外三座塔新建关帝庙碑记序》记,关帝庙为清乾隆八年由山西会集资,在朝阳东塔塔基右侧修建,是朝阳市内现存的礼制性建筑。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均做过增修或维修。
    ljb李家宾 11-21
  • 23
    朝阳地区自明成祖永乐年间即变为蒙古兀良哈三卫的游牧地,明末清初又演变为喀喇沁和土默特部的游牧地。由于蒙古人在这里居住生活时间较长,以致这里被深深打上了蒙古族的烙印,山峦、河流、原野、村庄等都被起了蒙古语名字,至今在有的县市自然村的蒙古语地名占一半以上。但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人们采取音译并以口语相传,许多蒙古语地名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与原蒙古语读音相差甚远,不过我们今天还可根据蒙古语的谐音和历史文献来
    ljb李家宾 11-13
  • 4
    【韩暨墓志并盖】 隋大业八年(612) 1977年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北郊,志盖方形,阴刻行书“大都督韩府君之墓志”9字。 志石长56.5厘米、宽55.4厘米,志文楷书,共50行,每行24字。
    ljb李家宾 11-13
  • 11
    旗杆座 清代李举人家旗杆座,青石雕琢,四面雕花已经脱落。原是一对,上世纪六十年代毁坏一个,现仅存的一个位于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道光大社区(中山营子四队)。
  • 16
      著名考古专家冯永谦讲述冯素弗墓的发掘过程。这位年逾九旬、身体健朗,思维缜密、侃侃而谈的老人便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先生,他曾于上世纪60年代参与冯素弗墓的发掘工作。
  • 9
    关帝庙 朝阳关帝庙,始建于辽天庆年间,称为“灵感寺”,元代为“大通法寺”,山西会馆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在朝阳东塔塔基右侧重建。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均做过增修或维修。
  • 5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复《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朝阳马山电厂(家属区)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请示》,原则同意将我市马山电厂家属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这标志着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必将进一步加快全市“申名”进程。
  • 15
    佑顺寺 佑顺寺,俗称“喇嘛庙”,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新华路东段北侧。2006年5月25日,佑顺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
    9月22日上午9时48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党郁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发布——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新发现的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一件长15.8CM、宽9.5CM、厚3CM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百年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玉龙。
    ljb李家宾 10-30
  • 13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2024-10-17 06:00·考古研史 苏秉琦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红山文明在辽西地区的崛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实证。红
    ljb李家宾 10-28
  • 13
    2023年1月3日,国家文物局核定并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辽宁省朝阳北塔的石经幢和出土于朝阳的北魏刘贤墓志入选。刘贤墓志外形是墓碑,但却写着“墓志”字样的碑,目前仅此一例,它是墓碑向墓志过渡的节点,证实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
    ljb李家宾 10-26
  • 42
    辽代修了多少塔?辽宁这座小城居然有这么多辽塔?!2024-09-20 11:51·探文化遗产 辽代古塔简称辽塔,其以独特的风格造型和精美的建造艺术在中华古塔中独树一帜。我国现存辽塔有80~90座,其中辽宁境内约有40~50座,而朝阳这座小城中就存有14座,我们不禁要问:辽代为何修建这么多塔?朝阳地区又为何存有这么多辽塔?
    ljb李家宾 10-25
  • 9
    8月初,辽西山区草木蓊郁,高天流云。采访车沿着起伏的山路,驶向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群的灌木和樟子松被甩在身后,越接近考古发掘地点,内心对文明的朝圣感愈发强烈:这里,有国内发现的最早文明形态,五千年文明曙光由此升起;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龙图腾和礼制雏形;这里,有红山文化分布的核心区,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 10
     辽宁考古新发现:土城子遗址或为古孤竹国领地喀左土城子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墓葬、壕沟等遗迹,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和少量铜器,可以看到商代晚期辽西地区大凌河上游流域古代方国聚落风貌。遗存面貌中,夏家店下层文化因素突出,同时有新的文化因素出现,为探索魏营子文化的源头和文化特征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也为探讨大凌河上游流域与滦河下游流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
  • 1
    刻有柳城、柳等字样的陶土器物 #辽宁朝阳#
  • 14
    从擅长骑射到适应攻城战,再到建设步兵、完善后勤保障制度,再到逐渐适应在江淮水网纵横地带作战,北魏的军事经历了一个长时间周期的迭代才完成了中原化,自然,其制度变革也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进化周期。 北魏制度的中原化,始于道武帝,终于孝文帝,而其中身处拐点位置的冯太后也不得不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冯太后生前的努力才给孝文帝打好了全面汉化改革的基础。
  • 22
    (第一章 慕容鲜卑的来源与迁徙) (第一节 慕容鲜卑的名号与来源)高然 著 绪 论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不断发展、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而东晋十六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分裂动荡时期,既有政治上的分合,也有民族的分化与融合。以“五胡”为代表的众多少数民族涌入中原各地,与汉族一起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各民族统治者出于立国、争霸的现实需要,以及对汉文化的
  • 8
    第一节 后燕、南燕的并存一、后燕收缩龙城与南燕的建立1、后燕的收缩与中山的困守 后燕永康二年(397)三月十六日,慕容宝回到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隅),身边仅剩高阳王慕容隆所带领的数百骑兵卫队,清河王慕容会率兵二万在蓟城之南迎接慕容宝。慕容宝见慕容会因未能被立为太子一事,颇有怨恨之色,于是暗中与慕容农、慕容隆二人商议,但二人并不以为然。慕容宝又想解除慕容会兵权,将士兵划归慕容隆统领,以消除隐患,被慕容隆拒绝;于是退而求其
  • 15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朝王昌龄一首家喻户晓的《出塞》,激发了多少人对金戈、铁甲、边塞、大漠等的无限遐想。 其中,“龙城”这个词,让后来的文人墨客有了卖弄才学的凭籍。 龙城在何方?文献上没有说清楚,今人有说在河北,有说在甘肃,专家搜尽枯肠,众人莫衷一是。 诗化的龙城永存于人们的心中,客观存在的龙城也不会被历史所湮没。 拨开历史迷雾,在确切的考古发掘成果的印证
  • 14
    汉初 东胡被匈奴所破,退保鲜卑山,因以为号。 东汉桓帝时期(147年-167年)。 鲜卑檀石槐分其地为三部,其中部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 魏初 慕容鲜卑首领莫护跋率部入居辽西。 魏景初二年(238年) 魏司马懿讨伐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莫护跋率部参加攻打辽东的战役。 晋太康四年(283年) 慕容鲜卑首领涉归去世,其弟耐篡位代立。 晋太康六年(285年) 耐为其下所杀,部众迎立涉归子慕容廆。 晋太康十年(289年) 四月,慕容廆遣使向西晋请降。 五月,西晋任命慕容廆
  • 29
    三、龙城的规划设计和主持建造者阳裕 阳裕,字士伦,生卒年无载,东晋右北平无终人,阳耽之侄。阳耽西晋末官至辽西太守,后效忠于慕容廆。慕容廆立侨郡统治中原流人,都是阳耽等出的主意,先后任军咨祭酒、东夷校尉等职。阳裕自小父母双亡,是个孤儿。阳裕幼时,叔父阳耽就看出他是个奇才,认为他“非惟吾门之标秀,乃佐时之良器也”①。 开始,幽州刺史和演召他为主簿。王浚杀和演,任幽州牧,嫉妒阳裕之才,仅给了个较低的职位从
  • 10
    第三章:后燕与西燕的并立 第一节、后燕、西燕的复国与发展一、前秦政权中的鲜卑慕容氏1.淝水之战以前的慕容鲜卑 东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前秦攻灭前燕后,面对前燕遗留下的大量官吏,以及众多鲜卑人,苻坚大量吸收前燕君臣进入其统治阶层,既慰抚了前燕上层,又充实了自身统治力量;并迁徙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到关中,以便控制和管理。 太和五年十二月,符坚返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将慕容玮及其后妃、王公大臣。以及鲜卑四万余户全部迁徙至长安
  • 16
    第二章:前燕的兴衰及其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第二节 前燕入主中原及其兴衰三、前燕的衰亡1.慕容恪死后前燕的由盛转衰 建熙八年(367)五月,在王猛辅佐下日渐强盛的前秦准备进图前燕,苻坚授意匈奴右贤王③曹毂遣使者前往前燕朝贡,以西戎主簿郭辩为副,观望前燕虚实。郭辩到达前燕后,拜访公卿,并游说皇甫真;皇甫真大怒,告之慕容玮,请求治郭辩之罪,但被太傅慕容评所阻。郭辩返回前秦后即指出前燕朝廷无纲纪可言,能臣仅皇甫真一人,由此坚定了苻
  • 30
    第一章:慕容鲜卑的来源与迁徙 第一节:慕容鲜卑的名号与来源 一、鲜卑名号与早期发展 鲜卑出自东胡,史载其“别保鲜卑山,因号焉”,①因其他史籍对于其得名的描述与此大略相同。由此来看,鲜卑一名是得自所居之地,学者们也大多采用此说。②而且随着20世纪80年代嘎仙洞遗址的发现,学者已基本认同以大兴安岭南部为东部鲜卑所保之鲜卑山,拓跋鲜卑之大鲜卑山在大兴安岭北段的观点;③孙危依据考古资料推测鲜卑山的位置可能还要偏北,应在今内
  • 29
    八、后燕赵王慕容麟 慕容麟(?—398年),慕容垂之子, 慕容宝之弟。 慕容麟是慕容垂的小儿子。其人狡诈多变,很有心机,慕容垂从小就不喜欢他。他曾干过两件特别让慕容垂恼火的事情:第一件是在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十一月,慕容垂被慕容评和太后排挤,被迫投奔前秦时,刚走到邯郸,慕容麟就逃回前燕告发。第二件是在建熙十一年(370年),其兄慕容令被前燕放逐后,欲偷袭龙城,也是被慕容麟告发,事败身死。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十一
  • 29
    138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就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著名的贸易交通线——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等物品除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有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此外,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实,还有一条中国北方草
  • 29
    后燕燕元元年(384年)正月,慕容垂称燕王,建立后燕,任命翟斌为建义大将军、封河南王。但翟斌恃其功高,要求为尚书令,被慕容垂拒绝。于是翟斌又欲投苻丕攻慕容垂,事泄,于7月被杀。385年四月,翟斌哥哥之子翟真率部出逃至承营①,后又迁屯行唐②。不久,翟真被部将鲜于乞所杀。部众又杀鲜于乞,立翟真的从弟翟成为主。同年七月,翟成又被鲜于得所杀。翟真的从兄翟辽率部投奔了东晋黎阳③太守腾恬之。后燕建兴元年(386年)正月,
  • 29
    七、前燕与后赵及冉魏的关系 后赵为十六国之一。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由羯族石勒所建。都襄国,后迁都邺。盛时疆域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351年被冉魏所灭。 石勒建立后赵之时,正是在慕容廆执政期间。与慕容鲜卑为邻的后赵欲结好慕容鲜卑,给自己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四月,石勒遣使与慕容廆通和。慕容廆予以严辞拒绝,并把其使者送到建康。石勒大怒,太宁三
  • 29
    因王济的舟船行至马石津被慕容仁扣留,此事为导火索,引发了慕容皝发兵讨伐慕容仁的战争。东晋咸康元年(335年)正月,段部和宇文部又分别派遣使者拜见慕容仁,意图进一步加强双边的军事合作,此事被慕容皝所获悉,慕容皝派他的帐下督张英率领一百多骑兵由小道偷偷前往突袭,斩杀宇文氏的使节十多人,活捉段氏使者返回。 到东晋咸康二年(336年),慕容皝大获全胜,擒杀了慕容仁,收复辽东。 从莫护跋与魏接触开始,到慕容廆时期,慕
  • 30
    慕容氏的占卜方式还有占梦和摴蒱等。 慕容鲜卑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也吸收运用了汉人的占梦术,常请占梦者为他们解梦,以决定政事。慕容垂在前秦时,曾“夜梦行路,路穷,顾见孔子墓傍坟有八,觉瓦心恶之。召占梦者占之曰:行路穷,道尽也,不可行”①。慕容垂按占梦者所指,另选一条道路行进,就没有中苻坚侍中权翼设下的埋伏。 摴蒱本是古代一种博戏,似后代的掷骰子,魏晋时期很流行。摴蒱占卜也被慕容氏所学习和运用。慕容宝随
  • 2
    照片上能看见大宁路字样,竟然没人研究,也无人记录其文。该碑在2012年才纳入县级保护单位,目前是朝阳市保。
    韩兴中 5-9
  • 1
    董杖子石拱桥,位于凌源市北炉乡董杖子村南,横跨大凌河西支一级支流黄金带河上,建于辽代。此桥系3柱头2栏板单孔石拱桥,长2.76米,净跨1.96米,宽4.6米,高2.4米。整个桥体完全由条石砌成,无粘结材料。东面券脸石上刻有尚未识别的契丹文字。
  • 28
    上文所引,“父兄死,妻后母、执嫂”,《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则释为“报寡嫂”。史家考证,“执嫂”应作“报嫂”。与乌桓风俗习惯相同的鲜卑人,他们都保留着“妻后母、报寡嫂”的婚姻习俗。就是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后母为妻;兄死之后,弟弟可以娶寡嫂为妻;如果寡嫂的小叔又死了,小叔之子可以娶伯母为妻;小叔若无子,则由其它伯叔娶其为妻。这就是在学术上所谓的“收继婚”和“报嫂婚”。 这在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中是较为普遍
  • 29
    到了唐代,慕容鲜卑音乐仍然是其宫廷音乐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唐代宫廷音乐中所保存的《北狄乐》就包含着慕容鲜卑音乐,据《旧唐书》记载:“《北狄乐》,其可知者鲜卑、吐谷浑、部落稽三国,皆马上乐也。①” 慕容鲜卑的音乐基本上也经历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慕容鲜卑民歌阶段;第二阶段的音乐则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吸收了汉族的传统音乐,并逐渐将两者结合起来,上升为新型的宫廷音乐;而第三阶段随
  • 13
    据南朝梁国高僧编著的《高僧传》卷三《释昙无竭传》载:“释昙无竭,此云法勇,姓李,幽州黄龙(黄龙,即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时称龙城为黄龙)人也。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为师僧所重。”此段记述了昙无竭的修行情况。
    韩兴中 4-14
  • 6
    《说文解字》中,柳的写法即桺,而丣即酉的古文。如,“鄂君启节”中的“酉焚”即《左传》中的“柳棼”,曾侯乙墓出土文献中柳宿作“楢”。可知柳和酉上古音同而通假。#辽宁朝阳##朝阳市##古文字#
    韩兴中 4-11
  • 17
    一世:莫护跋 二世:慕容木延 三世:慕容涉归小字弈洛韩(?-283) 慕容耐(?-284) -------------------------------------------------------------------------------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