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53
-
6
-
1
-
36普芮姆帕弗,作为第二基地最伟大的首席发言者,他既有谋略,又有只身穿越战区的魄力; 裴若拉特,一个单纯地沉浸在学术世界,没有私心的历史学家; 侯
-
2《职业》这篇,虽然奥林匹克贯彻全文,并且虽然在文章中间也有描写:乔治父亲对着乔治说:通过学习之后便知道奥林匹克意味着比赛,更深层次的那种。但是我读下来之后总感觉这比赛不是很适合概括,尤其是最后由于那个大人对于乔治等特殊人群的特殊对策,我只感觉是一种类似安定政策。此时乔治发问:“奥林匹克究竟是什么。”我有点不懂,还以为有后续的,结果戛然而止了。 所以有好心的大大可以给我解释一下嘛
-
3
-
2我目前看完了基地系列第一部和第二部,正在看第三部,完全同意这些缺点的总结。本来我以为只是说因为这一系列是七八十年前写的了,有些落后的地方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读着读着,感觉连一些最基本的写作技巧都让我感到非常的糟糕。 1.人物塑造单薄化角色多为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缺乏立体性格。例如塞佛·哈定和侯伯·马洛的决策往往直接由作者赋予“天才光环”,缺乏内在动机的合理性,且不同角色间性格差异模糊。这种“机械降神”式的
-
12
-
33如题,1l喂熊
-
147长期签到成了10级,被吧主当成大神,不做点贡献说不过去。 多年收集的阿西莫夫电子版书籍,放进百度网盘分享给大家。里面包含TXT,PDF,EPUB等各式,我没有好好整理过,重复的有不少,也有些不是阿西莫夫本人写的。电子版的排版大多不好,适于网友先睹为快。当然其中有精心制作的文件,读起来赏心悦目的,这要你自己去挖掘了 都是英文的。中文版在本吧就有人分享过,我也下载了,在此表示感谢。 这些书中很多我当年在书店买过(多是旧书
-
48张晓雨老师画的《蒂咪》改编自阿西莫夫的《丑小孩》超感人的~
-
0哪位大佬读过机器人短篇《让我们同在一起》 各大平台都搜不到原文,求各位给一篇原文,感谢
-
11,永恒的终结 2,我,机器人 3,钢穴 4,裸阳 5,曙光中的机器人 6,机器人与帝国 7,繁星若尘 8,星空暗流 9,苍穹一粟 10,基地前奏 11,迈向基地 12,基地 13,基地与帝国 14,第二基地 15,基地边缘 16,基地与地球
-
6请问大家,阿西莫夫的《镜像》有没有资源啊,在哪里可以看呢
-
7看到最后有个问题,作者没明说,但是不是确实暗示了铎丝是机器人
-
10
-
185
-
4
-
6
-
11
-
1lz已经阅读了银河帝国系列15本,《永恒的终结》和《神们自己》,两本短篇小说集读了一半。逛吧时发现还有《复仇女神》这一长篇。所以想求助群友给一个阿老所有小说的清单,在此谢了。
-
9阿西莫夫的科幻可以说是几乎架空 带着浓重的帝国主义思想和当代的极端局限 当乐子看就行了。 想问一下这句话有什么不妥的?
-
14
-
6请问永恒的终结,还有神们自己,算不算银河帝国或者是基地系列
-
4星球级别的意识扩展到银河级别
-
381以前看的不全,从新温习一遍 要的留邮箱啊 看到了会发的
-
9电子虽方便,纸书更好看 原则上支持大家购买正版书 有下载成功的同学别忘了给该帖子楼主顶个贴哦
-
2
-
0
-
8
-
418得到了全集,云中孤雁做的精品,闲暇时发给你们
-
2
-
12
-
10高中时在科幻世界杂志看的一个阿西莫夫的短篇,好像叫细菌培养皿,开片一个科学家莫名升起一个像自
-
11
-
7目前看完的顺序是基地123-机器人8-12,请问剩下几本顺序怎么看比较好,目前是想顺着4-7读完读13-15
-
4
-
25个人认为最好的短片结局很耐人寻味
-
4
-
2
-
64刚才在BUG讨论的时候脑洞又开了一小下。话说银河帝国世界观中武器的描述比较模糊。光是手铳发射的能束就有两种(貌似是这样的),一种是中子束,一种是微波束。神经鞭啥的还算好,只要能打疼别人就可以肯定是它了。 到了战舰上的武器就更加模糊了,有中子束,有微波束,有超空间飞弹(这种东西要是放在光晕里面星盟绝逼打不过人类了),各种武器不能忍了,描述的比较模糊,唉(强迫症又发作了),好像搞明白。。。(我知道认真我就输了,我知
-
3大家有没有知道阿西莫夫的《苍蝇》和《假如——》讲的是什么啊看完了短篇全集第一卷,这两篇没看懂好难受
-
30本贴汇集吧内的各类资源,以方便吧友们随时查阅利用。将随实际需要不定期更新,欢迎补充。同时为保证本贴的易读性及质量,请勿灌水或插楼,楼主将保留对回复内容的处置权。
-
52
-
6整理旧屋老藏书,发现老版银河帝国还是全的新的,高兴
-
2
-
72终于把机器人系列到基地后传读完了,突然想到菲龙很有问题!(不知道火星了没,轻拍 1.大家应该记得,《基地与地球》的主角崔维兹是个直觉超级准的人,银河的未来都是他凭直觉选择的,关于他直觉的大小伏笔多不胜数。而崔维兹在和菲龙同行时一直对菲龙没好感,甚至总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如果这只是一般的“男人都讨厌熊孩子”这样的过家家情节,我认为作者不必花那么多的笔墨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 2.在故事的结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