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吧
关注: 35,293 贴子: 30,142

借博物馆之眼拥抱大千世界

  • 目录:
  • 社会机构
全部 博物馆
  • 1
    在济南大桥镇,有一座赵德河土味博物馆,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独特的轨迹。 馆长赵德河打小就对收集各类小玩意儿感兴趣,在家庭的影响下,这个爱好一直延续着。到了2002年,他攒下的各种小物件已经有上千件了。2017年,赵德河住的村子和周边上百个村子开始拆迁,看着熟悉的村子即将改变模样,赵德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着一定要把村子里的老物件、老文化留下来。于是,他决定创办一个乡村文化记忆博物馆,让大家以后还能记得村子原来
  • 13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体现出对蛇的自然崇拜。距今8000年前有蛇衔蟾蜍纹陶罐,仰韶时期也有双蛇盘绕形陶罐,而良渚文化,则多见螺旋形盘曲蛇纹陶器。
  • 0
    北魏时期文物,河南洛阳宜阳县马窑村杨机墓出土。 彩绘陶牵手女俑由两个相同的女性组成,二人梳双髻,饰花钿,红腮朱唇,眉清目秀。两人一手相牵,另一手叉腰,并肩站立,目视远方,朝气蓬勃。她们身着左衽宽袖红色上衣,下着宽大喇叭形长裤,束腰带,这种服饰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深度融合的产物。 彩绘陶牵手女俑造型独特,生动展现了北魏时期女性的时尚风貌和生活情趣,是北魏时期艺术的代表。彩绘陶牵手女俑的服饰和造
  • 0
    彩绘陶百花灯,东汉文物,1972年洛阳涧西区七里河东汉墓出土。彩绘陶百花灯通高92厘米,由灯盏、灯柱、灯座三部分组成。整体造型挺拔,彩绘华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顶部是彩绘朱雀形灯盏,灯干部插接12支曲枝灯盏和4条飞龙,灯盏之上装饰有火焰纹花饰。灯柱上坐有12个羽人,身长双翼,头戴顶冠,驾驭着飞龙,迎风破浪,扶摇直上。灯座下方饰有群峰环抱的山峦,象征着古代传说中的昆仑山。灯座上塑有羊、猫、狗、虎、鹿、猴等
  • 0
    洛阳博物馆珍宝馆里的鎏金铜羽人,也是一件极具特色和价值的东汉文物。它1987年出土于河南洛阳机车工厂,铜羽人不大高,大概15.5厘米,底径大概有9.5厘米,重1495克。铜羽人出土于东汉墓葬,而且这个墓葬的地表有高大的封土,同时出土的还有鎏金铜缕玉衣,所以推测墓主人为王侯或大贵人,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丧葬文化和审美观念。 细看羽人,高鼻深目,具有异域人物的特色。他成跽坐状,双手合抱一个前方后圆的桶形器物。羽人的面目非
  • 0
    石刻艺术是雕塑艺术的一种,是用石质材料雕刻而成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石刻艺术可分为造像、碑码墓志、建筑构件等几大类,其创作手法多样,有圆雕、浮雕、透雕、平雕和刻文记事等。 洛阳历代石刻遗存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时代跨越汉唐直至明清,其艺术风格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石刻馆分石刻造像、碑碣墓志两个部分。石刻造像部分展出有东汉石辟邪、北
  • 0
    丝缕玉衣为南越王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它是西汉南越国时期的一种特殊殓服,出土于1983年广州象岗山南越文王墓,现收藏于南越王博物院。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完整玉衣,早于河北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金缕玉衣近10年。 丝缕玉衣由2291片玉片、丝缕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分为头套、上身衣、袖筒、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全长1.73米。玉片以长方形和方形为主,还有梯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头套、手套和鞋子用红色
  • 0
    贪泉碑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广东右布政使李凤等人为纪念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所刻,原位于广州西郊石门,1963年移置广州博物馆。 东晋时,广州官员贪污成风,被认为是喝了贪泉水的缘故,吴隐之赴任山广州刺史,特意饮贪泉水并赋诗明志。吴隐之在任三年,廉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后人在贪泉旁建碑以劝廉诫贪。
  • 0
    石湾陶塑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绚丽。石湾陶塑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他遗产名录。 石湾起于唐代,以烧制日用陶瓷为主。明代以后,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艺美术品的要求迅渐提高,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的艺术器血也开始从日用陶瓷中独立出来。彼时的陶工先辈,吸取历代中国名窑的制作经验,创制出富有石湾地方特色的釉色、器型,蓝、 绿、白、黄等色系釉彩的广泛使用,使石湾陶器的色彩绚丽丰富。 石
  • 0
    粤剧艺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为主馆及仿古园林建筑,北岸为文物修复、粤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等配套区域。 广福台是博物馆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建筑,也是整座园林中唯一一座纯木结构建筑,其上的贴金木雕雕刻以广府风格为主。基本陈列展厅设有“南国红豆 粤韵佳音”展览,系统展示粤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组织机构以及在海内外的重要影响力。 博物馆所在的西关片区是粤剧活动的重要聚集地,历史上曾有众多粤剧名伶在
  • 2
    18至10世纪的西方,名片是绅士淑女的社交生活中至为关键的媒介。随着造访前先留名片这种上流社会社交礼仪的广泛流行,名片盒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既方便又标榜身份与品位的配饰。 当时的西方市场上,不仅有英国与法国制造的名片盒,更有大量从中国、印度,日本等地进口的产品。 作为清代中国”一口通商"的贸易大港,广州体托兴盛发达的乎工艺行业与高翅的技术,生产各类专门面向湾外市场的工艺品,量大质优,长期畅销,名片盒即是其
  • 0
    广州西关永庆坊族位处广州老城荔湾区西关腹地,是老广州文化风貌最典型的代表街区, 西关风情最浓郁突出,所在为5处相连的历史文化街区。 核心景区包括荔枝湾、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牛物馆,历史人文景观密集:泮塘古村、仁威古庙、荔枝湾涌古水系、文昌古塔、西关大屋、骑楼、 麻石街巷、名人故居JE迹、西关美食,以及粤曲粤剧、三雕一彩一绣、中医、武术等非物质文化溃产,还有水上花市、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
  • 0
    广东佛山的醒狮表演是岭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宫廷狮子舞,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在广东出现并逐渐发展。 醒狮表演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基础,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
  • 0
    佛山黄飞鸿纪念馆为两层两进深三开间仿清代镬耳式建筑,一砖一瓦都凸显了岭南古建筑的传统和气派,同时还保存了传统民居的合院式建筑规范。建筑部件从梁架、柱础、砖雕,檐板、屏风,门窗到栏板等,都是利用征集所得的旧料。 馆内陈列摆设介绍黄飞鸿的生平事迹,全面展示了近70年来围绕黄飞鸿而产生的各种文艺作品以及上千件珍贵文物。其中还包括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张黄飞鸿真人照片。飞鸿影院会播放黄飞鸿电影的录像。 演武厅内有咏
  • 0
    叶问堂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仿古建筑,2001年11月开始筹建,2002年11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堂内分为上下两层,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叶问的生平事迹和咏春拳的历史与文化。 这里详细介绍了叶问的生平经历,包括他自幼学习咏春拳,师承陈华顺、梁璧等名师,以及1949年赴香港后致力于咏春拳的推广与普及。 这里还展示了咏春拳的历史沿革、拳术知识、历代名师介绍等,还陈列了木人桩、八斩刀等相关器械。馆内展出了叶问使用
  • 0
    中国历史文化国粹长卷《东方神韵》堪称一部震撼寰宇的当代传奇艺术鸿篇巨制。全套十分卷,绵延120米,如宏伟壮丽的史诗画卷,历经四载精心雕琢,凝聚无数心血与非凡智慧。 此长卷获中国国家画院强力学术支持,被中国国家版本馆保藏入档, 光芒璀璨。362位当代艺术巨匠联手,“诗、书、画、印”四大国粹互为支撑、完美融合,演绎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华章。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专家学者集思广议,将中国传统
  • 0
    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元末毁于大火,明洪武五年重建,整体布局是南北以纵轴线对称的建筑。 由南向北依次是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鼓楼三门、前殿、正殿、真楼。建筑多是木石材料,斗拱梁架,全用的是结实的木料榫卯结构,它的装饰艺术令人印象深刻。殿堂的屋脊上、四周的墙壁上镶有大量的砖雕灰雕,殿内摆设着木雕、石雕、铁柱、铜柱等艺术品。 佛山的祖庙是供奉道教北方玄天大帝,所以也叫北帝庙,这里是集中了佛
  • 0
    金榜美食街位于顺德区大良街道,全长约600米,原名大良水乡驿道入口处,因皇帝颁布政令在此公榜而得名。 这里不仅是寻味顺德的美食天堂,更是感受岭南文化、水乡风情以及顺德人民热情好客的生活气息的理想之地。金榜美食街的建筑充满岭南特色,青砖绿瓦、飞檐翘角,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水乡的灵动。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印刻着顺德老城与大良街道百年悠久历史的痕迹。 金榜美食街以牛乳制品闻名,双皮奶、炸牛奶、姜撞奶等是必尝的特色
  • 0
    清晖园,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状元黄时俊所建筑的黄家祠和天章阁,后来被大清朝乾隆年间被大梁进士龙应时购得,旧址修葺扩建,成为龙家大院。现在清晖园里有顺德的进士状元展示,有肥大的锦鲤,也有各种各样的草木。需门票15元。 顺德清晖园是中国十大名园之一,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占地约2.2万平方米,布局精妙,大园套小园,景中有景,步移景换,仿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园内碧水环绕,绿树成
  • 0
    北京路始于公元前214年,是全国示范步行街。在北京路上,有一段千年古道遗址。这段古道遗址始于唐代,至民国末年,层层叠叠,共11层,分别代表不同朝代。据史志记载的如今的北京路是唐至民国年间广州城的中轴线。
  • 0
    北京路旁边就是大佛寺。我们从大佛寺后面的网红毗庐殿进入。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的,后来几易其名,一度荒废。明代扩建后更名龙藏寺,室内供奉了三尊高6米重十吨的黄铜精铸大佛,是广东省县现存最大黄铜佛像,还收藏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如明代铜铸大佛、清代木雕佛像等等。
  • 3
    来自伊朗国博的一批文物 随手拍了几张自己感兴趣的,渣拍勿喷
  • 0
    广州中医药大学里有个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一共有五层,进门就是第二层的,第一层有邓铁涛纪念馆,从第二层到第五层,有巨大的玻璃橱窗,摆着各种各样的中医药材。 还有一个临展叫藏医药文化特展,里面讲了藏医的生命树、治病树。
  • 0
    提前预约好了,刷码进入黄埔军校旧址。 先来到校本部,俗称走马楼,是当年军校办公部分和学生住宿学习的主要场所,里面有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管理处、军需处、军医处、办公室、饭堂、宿舍等等,都可以参观。 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了大门之后,有好几个房子改成了展厅,一共有四个主展厅。两个临展厅,在展览一些跟黄埔军校历史相关的画画展。在四个主展厅里分别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就
  • 0
    陈皮村现在也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远远的就可以看到陈皮村的标志塔,然后是主广场的牌坊。进去了之后有一个陈皮文化体验馆,需要买票。在旁边是陈皮村吴村长旗舰店。还有一个中庭舞台,舞台上现在铺满了正在晒着的橘子皮。北边还有一个冈州古城,以及一些陈皮工坊。网上宣传的陈皮村的陈皮雪糕,原来就是一个脆皮甜筒上面撒一点陈皮粉而已,五块钱一个,实在有点忽悠人,两块钱的东西而已。
  • 0
    来到了江门市博物馆,这里却没有江门市博物馆这几个字,取而代之的是陈白沙纪念馆。主要是以建于明代的陈白沙祠和木石牌楼为主轴。一进门口牌坊就是陈白沙先生铜像广场,之后是陈白沙母亲获得的贞洁牌坊。 陈白沙,原名陈献章,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教育、孝顺的道理,还有陈白沙手书的一些碑刻,自制的茅笔等。 展览馆的后面是一个公园,有陈白沙父母的合葬墓,还有一些绿植,还有陈白沙
  • 0
    新会陈皮文化博物馆。里面有十大展区。包括油室展示,发展历史,三代的制作工艺,陈皮的储存,膳食,入药,甄别方法等。还陈列了一个百年陈皮,好几个几十年的陈皮样本。
  • 0
    广州陈家祠堂大门上又写着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14年,也就是1888年,1893年落成,是清末广东各地城市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祖祠。陈家祠堂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及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的运用了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艺术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1959年,它被开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2017年被评
  • 0
    吃完饭我步行登山,前往茶坑村旁边山上的凌云塔。上山需要半个小时吧,都是大马路。 凌云塔是明朝万历37年建成,大约是公元1609年。整个塔是七层楼阁式砖塔,高32米。站在塔旁,远远的甚至都可以看到江门水道和潭江的交汇处。此时正值中午。晒晒太阳,吹吹风,非常惬意。 我上到山顶之后绕塔一圈,视角非常好,可以俯瞰新会,还能看到远处的江门水道。昨天我就在江门水道的北边的蓬江区,现在来到了南边的新会区。这个凌云塔是在茶坑
  • 0
    在茶坑旧乡府的对面就是梁启超纪念馆和故居。我先到了南边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进门需要领一张免费的票。 纪念馆一共高两层,造型借鉴了茶坑当地的民居建筑烽火墙的形式,并融入了西洋拱券的建筑结构形式,将柱廊和纪念馆、水池等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蜿蜒旋转的动态建筑视觉效果。 纪念馆里就讲了梁启超的一生,他的家教,政治生涯,比如推动了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了以后,他又开始翻译各种西方的理论思想。辛亥革命后,梁启超
  • 0
    梁启超纪念馆北边就是梁启超故居。梁启超故居建于晚清,砖木瓦结构民居建筑,背靠着凤山,山上建有刚刚我去的明代凌云塔。这里有梁启超少年时的读书处、故居和书室。梁启超是一个百科型的专家,他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法律,宗教,新闻,教育,图书馆学等等方面都著述颇丰,为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梁启超故居的东侧,有一个仁堂。这个仁堂建于中华民国时期,以前是一个叫仁轩学校的地方,它
  • 0
    江门市启明里是江门城区13个百年华侨传统村落之一。民国三年,旅居新西兰的华侨集团组建置业公司,在石湾村附近置地建房。华侨黄黎阁先生首建了一个四座三层的启明楼,就是启明里的39到42号。这也就是这个区域被称为启明里的缘由。后来,各地归桥相互介绍,又在这里购地建房。房屋的外观是在传统的岭南民居风格基础上,大量的融入了西方的元素。结构上多为水泥混合结构,以青砖堆砌。而门梁等则是用木料。淡雅肃静而又有西方文化的浪
  • 0
    吃完黄鳝饭,继续向前散步,就来到了电视剧狂飙的取景地,也就是三十三墟的十字路口。 这里树立着三十三墟顶老街的简介说明牌。三十三墟实际上就是33个台阶。这里是江门城区的发源处。此处这33个台阶也叫级级石、水涉头,是城市的原点中的原点。远在1千年前,江门只有一些小岛浮出水面。小岛中较为突出的要算蓬莱山,也就是原江门一中所在地。还有烟墩山,在蓬苑广场附近。还有凤凰山,是如今的江门文化城。宋代西江在新会出海,西江
  • 0
    吃完早茶,九点钟,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正好开门。 中山古代就称为香山,地处在珠江口的西岸,是始于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从宋代开始,这里就是商品的集散地。16世纪以后,因为地理位置特殊,香山逐渐成为了中外贸易、中西文化的一个交汇点。这里辐射江门,佛山,广州等周边区域。他的城区就是我此刻脚下的石岐镇孙文西路大庙下这个地方,有小香港之称。 这里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商业文化博物馆,是因为鸦片战争以来,这里酝酿
  • 2
    圆明新园是1997年2月2号建成对外开放的。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按照1比1比例精选了圆明园原来40景中的18景。投资6亿多人民币,是中国首批的四a级景区之一。 整个公园中间是个湖,然后绕湖四周是模仿北京圆明园原来的一些景点建造的,而且将古典园林的布局和中医理论上的五行学说充分结合,分成了土区,火区,木区,水区和金区,五行专区更加的丰富了游客体验。 这个圆明新园实际上又叫做珠海中医药一条街西街。这里边可以看到复原了的12生
  • 0
    珠海鱼女是花岗岩石材,重十吨,高8.7米。她带着项链,腰上系着渔网,双手高高地托起了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据说珠海的名字就是因为这里是有很多很多的珍珠的海域。相传南海龙王的第七个女儿被香炉湾的风光所迷住,扮成了渔女下凡,与渔民海鹏相爱。结果海鹏误信传言,致使于女死去,九洲长老救活了渔女,成亲时,渔女便献出了宝珠。珠海渔女雕像不仅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海边雕像,还是珠海著名的旅游景点和象征,2009年入选珠海市首批
  • 0
    镇海楼只是广州博物馆的一部分,继续前行,就可以看到广州博物馆另外一部分叫仲元楼。仲元楼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而建的,1929年奠基,次年建成,仿中国传统建筑绿琉璃瓦,水泥结构的岛拱和飞檐,花岗石墙裙、雕花门框、水泥洗石米台基和月台。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也叫做仲元图书馆。这里主要展示一些18至20世纪初广州外销的艺术品,包括广州丝织、广州刺绣、广州通草画儿、广州牙雕、广彩瓷等等。
  • 0
    步行来到镇海楼,也就是广州博物馆。今天是周三,1月8号,刚好碰到了2025年广州博物馆免费开放日之一。它每一个月都有一个免费开放日,今天我们实在幸运,刚好碰到一个。正常的话门票一个人十块钱。 镇海楼一共有5层,旁边是一个炮台,还有一个碑廊。镇海楼是明代以来修建的广州城池的遗迹。始建于明洪武13年,也就是1380年。1928年重修时,原木结构改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镇海楼与广州明城墙是羊城标志景观之一,也是见证城市发展的实物
  • 0
    湖北省博物馆现在有南馆和北馆两个馆,主要的重要的历史展览都在南馆,而现在的入口是在北馆,两年前我来武汉的时候,只逛了南馆,也就是它的精华部分。现在的北馆有三层,二层是古代文明展,三层是湖北近代风云展和馆藏历代陶瓷展,四层是湖北当代英杰。英杰展也就是一些革命人物展,没有什么意思。主要的精华展,例如楚国800年、越王勾践剑、曾侯乙墓、梁庄王宝藏等等都在南馆。 湖北省博物馆在武汉东湖之畔,它是中央和地方共建
  • 0
    坐地铁来到了武汉古德寺。古德寺自2024年4月5号开始收取门票,门票价格为古怪的13元。门票做的也比较粗糙,就是一张模糊不清的纸,显示出了制作的随意。古德寺的大门没有牌坊,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铁架子门,旁边树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古德寺非常有趣的,是明显的中西风格结合的一个禅宗寺院。进门过了法物流通处,左手边是观音堂,右手边是财神殿,正对的是天王殿。在天王殿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上还有不少的人在喂鸽子
  • 0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武汉吉庆街了。这里也被称作武汉吉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全国知名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在这里也有很多的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店,比如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德华楼、冠生园、汪玉霞、东来顺等这几个老字号。我两次来武汉,基本上都吃遍了。这一次我吃了一家叫谈炎记,始于1920年的中华老字号饺子店。我要了一份儿地菜鲜肉水饺,15块钱。大概捞了有十个馄饨,我看这里有好多老年人在吃,应该
  • 0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武昌红楼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也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的旧址所在地,是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点,也是中国共和纪元的开始,被誉为民国之门。 武昌红楼位于武昌城中心区域,就在黄鹤楼的旁边,背后就是蛇山,也就是黄鹤楼公园,旁边就是长江。整个建筑红墙红瓦,尽显了革命圣地的庄严雄阔。周围是一圈绿草绿树。建筑主要有2座,一座就是武昌
  • 12
    三千多年前埃及人的夹脚拖鞋 一是震惊于这双草鞋保存的完好,应该是拜坚固的金字塔的保护所赐,二是三千年后的人类依然在穿这种款式的凉鞋
  • 0
    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广州文化公园内,成立于2016年9月,是国家三级博物馆。 他有常设展览:一楼是“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展示十三行的辉煌与终结,反映中国对外贸易和广州商人群体的历史。二楼是“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展出王恒先生与夫人冯杰女士捐赠的4000多件珍贵文物,涵盖广州彩瓷、通草画、广绣等。 馆藏文物主要展现了清代广州的外销工艺品。特点是:文物展品中西合璧,如广彩开光
  • 0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1983年6月南越王墓在此挖掘出土,博物馆即以该墓地原址为基础建成 。门票十元。 博物馆由主体陈列楼、综合陈列楼和古墓保护区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南越文王墓原址,可亲眼目睹士字型墓穴遗迹 。一部分越王墓出土文物站,有丝缕玉衣,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为完整的汉代玉衣,工艺精湛 。有龙凤纹重环玉佩,是青白玉雕成,体现南越王朝艺术水准 。有文帝行玺金印,是证明墓主人身份的重要文物 。还有错金铭文铜虎节、
  • 0
    沙面岛在广州荔湾区,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曾称拾翠洲。1861年沦为英法租界,之后多国在此设立领事馆、银行、洋行等,形成欧式建筑群 。1946年正式成为广州市辖区 。现在是人才休闲岛。 建筑风格多样有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如海关馆舍旧址、露德天主教圣母堂等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目前广州市依托岛内资源,打造多功能人才服务阵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研究,定期举
  • 17
    商晚期 鸮卣(xiaoyou) 山西博物院
    费边 1-4
  • 16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共48个展厅,143万件藏品,一秒看一件两个月也看不完,所以划重点一定要看的13件镇馆之宝。
    十月南山 12-3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