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控吧
关注: 389 贴子: 4,164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
    君子之交清如茶 葡萄、美酒、清茶,是乐活人之所爱。我家“连鸟儿都爱吃”的葡萄和自酿的青梅酒,对一些朋友也是小诱惑。侯兄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文化人的他,小尝之后回赠飞信:“玉润珠圆琥珀光,晶莹自采入诗肠。葡萄架下遥相问,可有瑶琴伴酒香?” 俺正挤公交,手机响起,被这雅趣感动,胡乱续貂:“琴音酒香清厮傍,葛藟绵绵夜初凉。津门主人茶当酒,此心安处即为乡。 ” 侯兄是著名的茶学者、资深茶人。我调侃他“以茶当酒”
    what986 12-27
  • 7
    茶之感恩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 茶吸天地精华转化生命能量 得到健康与快乐 茶淡化欲望,净化浮躁与不安 消融烦恼与痛苦 感谢有茶相伴 让我们对帮助我们的人心存感激 对天地万物心存感激 坦然处之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更幸福
    what986 12-27
  • 18
    关于乌 龙茶种分类,或者:青茶分类。 叶夕所有的资料都是从这里来的。 如果亲们觉得麻烦也可以跟下面的直通车选择亲们喜欢的分类。
  • 10
    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但是福建乌龙茶的制茶工艺传到台湾后有所改变,依据发酵程度和工艺流程的区别可分为:轻发酵的文山型包种茶和冻顶型包种茶;重发酵的台湾乌龙茶。
  • 5
    由于大红袍茶叶吸附性强,又易吸收异味,在加上茶叶的香味成分大都是经过在加工而形成的,所以较不稳定,极容易自然发散或氧化变质,因此建议消费者在保存拆封过的茶叶时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 12
    1、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猴子采之,所以有人称之为“猴采茶”。
  • 10
    大红袍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因为神话有趣,更因为始终十分神秘。它的神秘,首先在于它的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满打满算,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
  • 5
    茶叶拼配 茶树品种的大红袍与作为茶叶产品的大红袍之间的区别。九龙窠大红袍茶产品很少,一年仅几两,市场上根本不可能见到。
  • 11
    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 14
    植株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树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叶梢向上斜生长,叶,一般在6—7cm,长者可达11一11cm;宽一般3cm左右,宽者可达4—4.3cm,中叶型,近阔椭圆形,先端钝略下垂、叶缘略向面、叶绿光亮,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尚浅尚明27—28对,叶脉7——9对,花型尚大,直径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更显带红毫尚显,萌芽、开采期比肉桂品种迟,
  • 12
    1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武夷山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繁育作为引种种在品种园内。
  • 12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蒋 叔南游记中有提到武夷山数处有见,如天心岩九龙窠(即现在有摩崖石大红袍三个字的一处,传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游岩一处、珠濂洞一处(也有入叫水谦洞),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游记和调查都没有交代清楚这几处大红袍更具体的地点、属哪个寺庙茶庄、是否是同一种或同名不同种、茶树特征是否一样以及品质如何。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一文
    yeyeyinger 2-23
  • 4
    1、高端茶:历史上武夷茶就是历代帝王的贡茶。连续多年获全国乌龙茶类金奖、获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国务院、文化部正式下文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名列其中。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制茶工艺,大红袍更是茶中之王,被誉为“国之瑰宝”。
  • 10
    保健功能   大红袍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 4
    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大红袍茶区环境
  • 4
    大红袍:字面诠释是大红色的衣袍。一般用于红色植物的比喻和代称,最著名的是茶叶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另外有与大红袍同名的豆科植物“扁皂角”;浙江余杭等地的主栽桔子品种;京剧传统剧目;同名商标如甘肃省东乡县名牌花椒;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等。
  • 9
     一、萎凋   包括晒青和凉青两个环节。
  • 29
    乌龙茶又称青茶,是介于无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它起源于明末,清代陆廷灿《续茶经》(1734年版)引王草堂《茶说》(1717年)谓“武夷”……采茶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 ……“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把乌龙茶绿叶红边品质特征及制作工艺说得十分清楚。潮州单丛茶之制作是在制黄茶基础上,再参照武夷茶制法而
  • 11
    凤凰水仙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传说南宋末年,宋帝赵景南下潮汕,路经凤凰山区乌际山,日甚渴,侍从们采下一种叶尖似鸟嘴的树叶加以 烹制,饮之止咳生津,立奏奇效。从此广为栽植,称为 “宋种”,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现在乌炼山尚存有 300~400年老茶树,被称为宋种后代,最大一株名 “大叶香”,树高5~ 8米,宽 7.3米,茎粗34厘米,有5个分枝。
  • 5
    普洱茶的传统或正式的冲泡方法,需准备齐全的茶具和适当的空间才能享受。但现在都市之中,在办公室也想时时都能喝到普洱茶要怎么办呢? 泡普洱茶方法的有很多,其中用飘逸杯泡普洱茶是比较简洁的方法,尤其对上班族或坐办公室的朋友较实用,下面我们来谈谈飘逸杯:制作飘逸杯主要材料可分为三种:玻璃,PC塑料,不锈钢,有人很担心用塑料的泡茶会不会有问题,飘逸杯用的PC塑料耐热137℃以上,无毒、无味,摔不破。飘逸杯主要由内杯与
  • 7
    1.鲜叶采摘:4月底或5月初开采,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长度为3厘米,严格做到“三不采”,紫芽不采,病虫叶不采,雨水叶不采。采回鲜叶置阴凉通风处,薄摊4~5小时,含水量降至70%左右开始炒制。
    huwenl2011 4-18
  • 6
    庐山云雾茶芽肥绿润多毫,条索紧凑秀丽,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是绿茶中的精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庐山山好、水好、茶也香,自古就有“峰奇山秀茶香”之说,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其滋味更加香醇可口。
    huwenl2011 4-18
  • 4
    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的庐山而得名。始于中国汉朝,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宋代列为“贡茶”。有诗赞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素来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享有盛名。茶汤清淡,宛若碧玉,味似龙井而更为醇香。“匡庐奇秀甲天下,云雾醇香益寿年”。庐山云雾茶由于长年饱受庐山流泉飞瀑的亲润、行云走雾的熏陶,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醇香品质:叶厚毫多、醇香甘润、富含营养、延年益
    huwenl2011 4-18
  • 12
    一:禁止广告。 二:勿诽谤,辱骂他人 三:勿宣传黄色,暴力,败坏社会风气的帖子 >>>>>>>>>>>>>>>>>>>>>>>>>>>>>>>>______________出现以上情况者,一率封IP ID
  • 6
    1、机采法 中国对采茶机的研究是五十年代末期开始的,近年来进展较快。机器采茶已在部分地区和国营茶场较大面积上试用,全国不秒专业研究机构也对机采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1)采茶机类型与采摘效果中国研制并已提供生产上试用、试验的机型有十余种。采茶机的工作原理均属切割式。基本型式有往复切割式、螺旋滚刀式、水平旋转钩刀式三种。动力来源分机动、电动、手动三种。采茶机的工效与茶芽生长情况、操作者
  • 5
    安溪色种有大叶奇兰、黄棪(黄旦)、铁观音、梅占等。福建省安溪县是乌龙茶主产区,地处戴云山脉的东南坡,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倒。西部以山地为主,层峦叠嶂,最高峰海拔达1600米,通称“内安溪”。东部以丘陵为主,通称“外安溪”。以往茶区集中于内安溪,50年代以来茶区不断发展扩大,目前已遍及全县,常年茶产量占福建省茶产总量10%以上,居福建省首位。
  • 6
    相传很久以前,闽南骑虎岩寺的一位和尚,天天以茶供佛。有一日, 他突发奇想:佛手柑是一种清香诱人的名贵佳果,要是茶叶泡出来有“佛手柑”(香椽)的香味多好哇!于是他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精心的培植,终获成功,这位和尚高兴之余,把这种茶取名“佛手”,清康熙年间传授给永春师弟,附近茶农竞相引种得以普及,有文字记载:“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佛手茶因此而得名。永
  • 5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乃佛手品种茶树梢制成, 是福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
  • 5
    好茶好水好茶具: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茶具可用盖碗或紫砂壶,取干茶7克左右,用100度的沸水冲泡。第一泡一般为洗茶,不饮用,加水后立即倒掉。而后几泡时间随个人口味而定,一般能冲泡7、8次以上;其中以2、3泡香气最佳;铁观音适宜热饮,冷后一般口感没有热的好喝,并可能会有一点点苦涩味。如在办公室用玻璃杯等品饮铁观音时,请按个人口感放置适量茶叶,
  • 10
    制作工艺   黄金桂是乌龙茶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采制工艺十分考究。只有掌握恰当,才能充分发挥其品种特征。由于茶树品种和制作上的特色,形成了黄旦独特的品质。由黄旦品程制成的黄金桂成品茶,其“贵气”主要显示在“一早二奇”上。一早,即萌芽、采制、上市早。黄旦一般为4月中旬采制,比一般品种早10余天,比铁观音早近20天。二奇,即外形“黄、匀、细”,内质“香、奇、鲜”。
  • 2
    产品简介 外型:颗粒不够紧结。 色泽:色泽暗绿稍黄,鲜活程度一般。    叶底:采摘时嫩度,叶底较薄。    香气:干闻香气甚浓。    滋味:黄金桂冲入开水片刻后闻盖香,可感知浓浓香味,25秒出汤,茶汤入口无苦涩,口感一般;饮后稍有回甘,非常耐泡。茶汤青黄色。    总结:    优点:茶汤浓,提神,饮后爽口,耐泡。    缺点:颗粒不够紧,茶色稍暗。    建议:正常泡法即可
  • 10
    品质特征   黄金桂是以黄棪(也称黄旦)品种茶树嫩梢制的乌龙茶,黄金桂成品茶,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金黄;汤色金黄明亮,轻啜满口生津,滋味醇细甘鲜,令人心旷神怡;香气优雅鲜爽,略带桂花香味;叶底中央黄绿,边缘朱红,柔软明亮,素以“一闻香气而知黄旦”而著称,古有“未尝天真味,先闻透天香”之誉。
  • 6
    在安溪黄棪的发源地有两则生动的故事:    一为:
  • 5
    黄金桂原产于安溪虎邱美庄村,是乌龙茶中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黄金桂是以黄旦品种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因其汤色金黄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又称黄旦)。
  • 6
    冰箱保存  茶叶置于干燥、无异味、能密封的盛器瓶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即可。如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用二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
  • 5
    品质特点   龙须茶以优异的内质、美观别致的外形、别具一格的风味驰名中外。历史上主销美国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是当地侨胞馈赠海外亲友的礼品。龙须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壮直,形似“龙须”,色呈墨绿,乌龙茶香型,伴有花香,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清澈明亮,经泡耐饮。
  • 4
    采制  龙须茶采制工艺独特,技艺高超,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品。清《续茶经》中对其采制方法也作了简明的叙述:“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每年谷雨后至立夏前,采摘新梢长达10--13厘米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采摘对应顺序轻放,及时送厂加工处理。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杀青、揉捻、理条扎束、干燥、装箱六道工序。
  • 3
    八角亭龙须茶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人间仙境的武夷山,不仅有清幽的九曲溪、崇阳溪,还有许多神奇的嘉木,于是引来了龙翔与凤栖。
  • 6
    八角亭龙须茶 龙须茶产于福建省崇安和建瓯两县,以武夷山麓八角亭所产品质最佳。这里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适制龙须茶。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茶控

目录: 个人贴吧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