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1.之前有人争论过徐知诰让人换上吴越衣服偷袭苏州的成功率,我还是比较赞同徐温的双方和好罢兵的方针,大家怎么看待这事? 2.很早以前就质疑过朱温扒灰的事吗?理由就是那时候朱温身体很差了根本干不了这事。我的观点是确实不可能干那种事,把儿媳留那里也有监视人质作用,但是不代表朱温不能猥亵,干那种事确实不可能,但是摸一下撩一下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因为这种行为也已经属于突破底线了,也是为什么朱友圭会恶狠狠的骂到老贼
-
39在沦陷区这样的条件下习武,父亲因为组织抗金被女真人射杀,以及他刚加入义军就连续发生叛变头领身亡,只身一人绕过金国看守前投奔赵构,说是自己祖父因为什么家族庞大南迁不了,一个中低层官僚不说把全部家庭成员安置到南方,把自己重要的家庭成员带往南方总归没问题吧?不排除他们靖康之变出生在北宋故地金国培养出来的汉化女真人群体
-
29後周≈曹魏。 南唐≈蜀汉。 南汉≈孙吴?
-
9
-
38
-
0
-
2另有李嗣源、李亶;王从珂、李从珂;刘知远、刘嵩;刘知崇、刘旻;郭荣、柴荣;郭宗训、柴宗训。
-
21汴军这边人数记载比较详细大致符合 新唐书氏叔琮传 会硃友宁以兵三万来援,叔琮曰:“贼遁矣,无以立功。”乃潜师夜猎游骑,杀数百,进破其垒,俘斩万级,收马三千,遂长驱取汾州,转战薄太原而还。 旧五代史朱友伦传 友伦率徒兵三万径往矾山,晋人望尘奔逸。友伦与氏叔琮等蹑其辙,追至太原,摩垒挑战,获牛马万余 旧唐书昭宗纪 令其将硃友宁率众五万屯绛州,大败太原军于蒲县西北,友 宁乘胜追奔,陷汾州,进围太原。 已知汴军五万
-
10朱温后代里出色的人物一个是朱友裕一个是朱友伦,相比虽然宽厚的人心但不受朱温待见的朱友裕,朱友伦不但有才华、有军功,还被朱温喜爱,夸赞为“吾家千里驹”,受命留守长安监视朝廷更颇有“天子出征,太子监国”的意味,可惜英年早逝。 当然,身份可能是个问题,毕竟朱由论只是朱温的侄子——不过真要说起来,中唐以来的藩镇当中,魏博田承嗣传位田悦,昭义刘从谏传位刘稹,都是叔传侄,朱友伦如果好好活着,未必不能即位。 另外
-
470
-
13
-
5不崇尚穿越戏法。但相似性背景还是可以彼此探讨的。 其实朱温感叹李亚子军事天才慨语就是抄袭了曹操评价孙权。
-
25话说后唐时期的版图是五代中最大的,统一了北方并占有了巴蜀地区,但是网上的地图都是后唐刚刚建立时候的,比梁大不了多少。我估摸着这张地图具体可以参考下“前秦对东晋”只是东晋那块地上分成南吴,南楚,南汉,闽越等就行了吧??
-
24
-
7936年底,后唐灭亡。中原王朝变为石敬瑭的后晋。 十一个月后,937年,南吴权臣徐知诰受禅,建国。初国号为齐。 次年,徐知诰自称唐朝后裔,复姓李,改名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如果,后唐继续存在,徐知诰还会以唐为国号吗?还会不会有南唐?
-
6李唐宾,陕州陕县人也。中和四年二月,尚让之寇繁台也,唐宾与李谠、霍存并为巢将,与太祖之军战于尉氏门外。三月,太祖破瓦子寨,唐宾与王虔裕来降。 唐乾符中,诸葛爽聚徒于青、棣间,攻剽郡县,虔裕依其众。及爽归顺,乃以虔裕及其众隶于宣武军。 所以王虔裕究竟是诸葛爽手下还是黄巢手下啊 他的意思是瓦子寨的时候 王虔裕是诸葛爽手下 然后被朱温要了?
-
5珣,庐江人,少骁勇,有机略。初以货财商于江都,会秦毕围城乃归。莫邪军毕师铎于城南,立高楼以望
-
2石敬瑭降低兵役、不再横征、废除酷刑(不全面)就是所谓优点? 那汪兆铭1940-44年,名义上也停止蒋派强制兵役、废除苛捐杂税、终止中统军统肆意缉拿、改善平民生活压力。 怎么着后者也是有为善一面的吧……
-
103
-
5就搞不懂五代十国比十六国还混乱残酷,为啥五代十国能拍十六国不能拍了。
-
3注意⚠️。927年南吴正式成为帝国。 892年是节度使。902年是附属王国。919年是独立王国。927年才是正派帝国。 但937年杨家又一次禅让给了李家。很有玄妙。
-
14
-
5冯道(882—954年),五代时期著名政治人物,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契丹等政权,共事十余位君主,被称为“十朝元老”或“政坛不倒翁”。其历史评价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既有人赞其私德高尚、忍辱负重,也有人斥其“无廉耻”“奸臣之尤”。结合历史背景与具体事迹,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评述: --- ### 一、**私德与个人品行的高度认可**1. **清贫自守,生活简朴** 冯道出身寒微,一生节俭,即使身居高位仍保持朴素作风。随军时睡草席
-
14在没有进一步的史料发现之前,朱友裕当视为朱温亲子。 以后再说具体原因。病愈后,工作压力大增,最近没时间完成最基本的考辩。
-
15
-
9就各位来说下为啥五代十国跟三国热度差这么多,咋觉得五代十国比三国精彩了。
-
68李存勖制定后唐的统一方针前蜀-南吴-最后南汉。肯定有人会问马楚,王闽他们呢?因为在后唐的方针里根本已经把他们当作境外节度使了,甚至灭了前蜀后马殷直接准备投了,李存勖安抚一下让他回去。其实本来下个目标就是吴了结果李存勖的后唐瞬间爆发来不及说再见。李存勖的统一方针顺序也是非常符合自身情况设定,当时后唐真正强大的敌人并非南方而是北方的阿保机,李存勖利用渤海国相互牵制北方阿保机,导致好多次阿保机的南侵都畏首
-
31
-
5《乱世长河序·五代十国篇》 星分参井,地裂河汾。控燕云而引契丹,扼巴蜀以锁荆楚。物换星移,玉玺陷于沙陀;时移世易,冕旒悬于驿卒。朱旗漫卷,非无问鼎之雄;白刃交辉,岂少擎天之杰? 时维天祐,序属残秋。梁晋交兵而中原血,岐蜀争锋而剑阁愁。望宫阙于洛阳,铜驼泣露;吊遗民于江左,画舫载愁。朱温篡唐,梁开汴水之基;存勖承晋,唐续沙陀之血。契丹南下,石郎甘为儿皇;汉祚中兴,郭雀终成帝业。英雄失路,谁怜马上天子?
-
39
-
32消耗女真族的力量,去统治黄河以南的汉人,南迁后女真族脱离了关外的生存环境,武德必然下降。女真人不能适应关内的生活,不断要求扩地,遭到汉人抵制,两边吃力不讨好。 过分忽视了蒙古的威胁,完颜亮非要和费拉不堪的南宋死磕,大哥你都20年没打仗了,南宋不就在那里自甘堕落交岁币,你非要打它干什么,好好经营关外,去收拾蒙古啊。最后蒙古崛起,金朝在蒙古和汉人的起义中失败,这个角度来看,金朝的政治战略还不如契丹人高明,
-
8晚年他会不会后悔
-
15临时贴,主要当时回复贴打不了那么多字,所以集中在这里谈一下个人对于李存勖政治能力方面的一些看法吧。这里简单的说下同光元年到同光四年,也就是后唐建立后其一些政治手腕。 1.也就是很多人把李存勖诟病的地方甚至史官评价也负面的几件事。对于段凝,温韬等人的包容还赐姓李,温韬大家都知道盗唐陵墓最大恶极了。还有当年导致关中混乱屡次抓走昭宗,甚至李存勖他爹都说李茂贞不除永无安宁这种话,结果李存勖不但赦免他,而且李茂
-
3
-
13
-
2譬如说963年高继冲主动投降北宋后。赵匡胤依然任命他为荆南节度使。 930年马殷去世后,马希声不称王,只称武安、武平节度使。 说明了十国统治者比较识时务。
-
21
-
153唐末五代军制十分混乱,个人做了一个整理,如有谬误,还望吧内达人不吝指正。 唐中前期初府兵制尚未被破坏时,基本编制为:卫(大将军、将军)——府(都尉)——团(200)——旅(100)——队(50)——伙(10)——伍(5)。 卫设大将军、将军。 ps:日本古代朝官中有左右近卫府大将、左右近卫府中将、左右近卫府少将。既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左右大将(又称左右近卫大将)、左右中将、左右少将,很可能是日本借鉴了初唐府兵编制。 府设折
-
15这就是柴荣的统一战略。 通常对柴荣的战略选择,有两种说法,一是先北后南,一是先难后易。这两种说法,都有对的成分,但也都简单化了,因此是片面的。 柴荣主要打了四次战争。就是伐太原、复秦凤、征淮南、征幽州。 这四战,伐太原是临时起意。本来北汉进攻后周,柴荣迎敌,打了一次防守反击,结果歼灭了北汉主力。柴荣趁胜进攻太原,本来是示威性质,但是一开始局势一片大好,就临时起意想拿下太原。最后因为契丹来援没有成功。
-
43
-
5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