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香川吧 关注:384贴子:14,188
  • 9回复贴,共1

【苍红一骑】啄木鸟战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田兵法:啄木鸟战术】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中,武田家采用山本堪助献上的啄木鸟战法,打算以奇袭队一万三千人袭击长尾家的后方,本阵仅留八千人诱敌。成功后便可以夹击长尾军。不巧的是天有大雾,景虎带着人马直冲信玄本阵,让武田军狼狈的以八千人应对,直到背后奇袭队一万三千人到来,才得以战胜长尾军,在两面夹击下,长尾军撤退。此战双方伤亡甚重,武田家战术运用得当,但是出现了前所未料的情况,仓促应对。以致午前伤害甚巨,重臣数名被讨取。而长尾军则是以正兵当奇兵,武田家啄木鸟战术在午后完成的情况下,能打成最后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太阁丰臣秀吉评价此次战役:“午前上杉胜,午后武田胜”。啄木鸟战术也可以说是一个经典战术了,先分兵迂回敌后,本队却假装不敌,引诱敌人进攻,然后从背后包抄,(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用,正奇无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势。可以说成功之后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对于部队的军事素养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部队,合围时间把握不好,就很有可能失败。



1楼2011-03-25 20:33回复
    【甲午海战:啄木鸟战术】
        甲午海战前日军深知当时清水师对于日本海军抢买“吉野”号耿耿于怀(这船本是李鸿章订购,但是日本举国节省经费,包括天皇一天都只吃两餐,终于抢买了这艘船),于是在海军编队中就派出了吉野号,并伪装成日军的旗舰,引诱清军进攻,然后由本队迂回,进行包抄。日军舰队的旗舰应该是西京丸或者是赤城二艘中的一艘,而不是诱敌的吉野号,若是北洋水师去攻本队,则由吉野小队从侧翼包抄。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战端一开,两阵对圆,北洋水师的战法让谁都没有想到,居然以一字阵冲入敌军阵中,而且不是冲着吉野号去的。但是,诡异的是居然用舰首对着敌方的侧铉炮就这么冲上去了(大炮巨舰的时代,居然不明白什么叫T字型战法,到德国留学的时候书都读到厕所里去了!!!)完全是一副没重点没要点的进攻方式,让日军之前构思精妙的啄木鸟战术加强版完全落了个空……
        这样的话,战术就完全没有任何必要了,就好象一个练家子摆出个架构,对方完全不管,上来就是一套王八拳。战局变成了完全看平常士兵训练素质的炮击战,北洋水师炮沉甲厚,但是速射炮很少,而且本身在站位上就已经吃了极大的亏,没有想到,炮击起来完全也不是对手。就这样,在双方近似肉搏的炮战中,射速快的日军在精度上完胜北洋水师,还把北洋水师旗舰级别的定远、镇远两艘船的炮弹和锚拖到上野公园去炫耀。


    2楼2011-03-25 20:39
    回复
      声明:本文转自网友论文,且有部分加以改动。


      3楼2011-03-25 20:41
      回复
        【川中岛合战论】

        


        4楼2011-03-25 20:48
        回复
              关于甲午海战的北洋水师,可以看一下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北洋水师的战败是多方面的,以至于当时的外媒评价:“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刘公岛降舰之役,李鸿章这边致书给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原因是说这艘战舰属于广东,此次战役,广东没有参战,所以与广东无关云云。


          5楼2011-03-25 22:10
          回复
                啄木鸟战法其实就是兵法中的诱敌术,兵分各路,以少量的兵力诱敌深入,大部队合围的计策。
                山本堪助解释啄木鸟战法为:“啄木鸟在树的一侧敲击,虫子会向相反的方向跑,啄木鸟很聪明,会等虫子跑出来后,转到另一边去吃掉它。”这一点总感觉更类似于声东击西,谁知道,大和人喜欢吹嘘自己的东西,其实都是学来的。不过学得很妙,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6楼2011-03-25 22:16
            回复
                  这个《川中岛合战论》,我觉得正反两观点都存在,毕竟战争考虑的方面很多,这一龙一虎又都是全才。


              7楼2011-03-26 17:34
              回复
                武田家的风林火山军略和上杉家的车悬战法,太阁五里面都是很实用的。


                8楼2011-03-26 17:42
                回复
                  陆战时风林火山很无敌。


                  9楼2011-03-26 18:01
                  回复
                    回复:5楼
                    对李鸿章的了解不是很多,晚清历史很无爱。


                    10楼2011-03-29 2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