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吧 关注:29,903贴子:153,288

辽国服饰(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女式高翅鎏金银冠



女式高翅鎏金银冠,出土于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金冠为高筒式,圆顶,冠口双层,外鎏金,内侧可见为银片制造。冠体用四块圭形簿银片拼成圆筒状,可看出接合的痕迹。冠的正面镂孔并錾刻花纹,正中为一个火焰宝珠,左右两侧各有一只长尾飞凤。冠的两立翅还錾刻一只凤鸟,长尾下垂,周围饰有卷云纹。翅及冠箍周边錾有卷草纹。冠顶后部錾刻变形云纹。冠顶上部原有一鎏金银造像,出土时失落于旁。


IP属地:重庆1楼2006-08-17 13:40回复
    辽代北班服饰之一(图)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龙纹是汉族的传统纹样,在契丹族男子的服饰上出现,反映了两民族的相互影响。本图为圆领袍展示图。


    IP属地:重庆2楼2006-08-17 13:45
    回复
      辽代北班服饰之二(图)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穿圆领袍的契丹族骑士。


      IP属地:重庆3楼2006-08-17 13:46
      回复
        辽代北班服饰之三(图)



        辽代北班服饰 按契丹族习惯,多做髡发。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髡发就已成为某些地区少数民族的常用发式。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龙纹是汉族的传统纹样,在契丹族男子的服饰上出现,反映了两民族的相互影响。本图为梳髡发、穿圆领袍的契丹族贵族。


        IP属地:重庆4楼2006-08-17 13:46
        回复
          辽代北班服饰之四(图)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此图为左衽窄袖袍展示图。


          IP属地:重庆5楼2006-08-17 13:47
          回复
            辽代北班服饰之五(图)




            本图为梳髡发、穿圆领袍、佩豹皮箭囊的骑士(胡瑰的《卓歇图》局部)


            IP属地:重庆6楼2006-08-17 13:48
            回复
              辽代北班服饰之六(图)







               辽代北班服饰 穿左衽窄袖袍的契丹族妇女及穿圆领袍的男子(胡瑰的《卓歇图》局部)。胡瑰是契丹族的著名画家,擅长表现人民的生活。由于他长期生长在边塞,熟悉漠北人民的风土人情,所以他所画的作品,无论是人物服饰、生活器具,或是鞍马帐幕等,都能如实地反映现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卓歇”一词,是契丹族的俗语,意思是支起帐幕休息。《卓歇图》所绘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景,整个画面是一幅长卷,共画了几十个人物。本图为此画卷的最后一段,是契丹族游骑猎罢,回营宴饮的场面,在一块毡毯上,并排坐着一对夫妇,周围站立着带弓佩箭的侍臣,并有几个侍女奴仆持壶托盘,作跪进斟酒状。前面还有数人奏乐歌舞为之助兴。图中男子全部髡发,位尊者裹有巾帛。妇女大多梳挽螺髻,另在额上扎一道狭窄的帛巾,仅贵族一人戴覆杯式圆帽。妇女所穿服装,都是交领左衽,与史籍记载相符,是典型的契丹族装束。


              IP属地:重庆7楼2006-08-17 13:50
              回复
                辽代北班服饰之七(图)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契丹族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本图为穿窄袖袍服的契丹族男女(陈居中《胡笳十八拍图》局部)。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曾在战乱中被匈奴掳去,后为匈奴贵族左贤王妻。曹操念故友之情,兼惜文姬才华,派人将她赎回。《胡笳十八拍图》描绘的就是文姬归汉悲欢离合的故事。


                IP属地:重庆8楼2006-08-17 13:53
                回复
                  辽男子服饰 




                  辽代男子或束发髻,或戴幞头,通穿圆领长袍;妇女梳髻,髻上插有发饰,耳垂挂有耳饰,身穿窄袖短襦,下穿曳地长裙,在腰的左侧,还垂有一条绶带,带上打有一结。据记载这种服饰,在辽代被称为“汉服”,也称“南班服饰”。它与契丹族的“国服”(或称“北班服饰”)有所不同。这种服饰不仅百姓可穿,汉族的官吏也同样可以穿。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卿墓壁画。戴交脚幞头或局脚幞头、穿襦裤的鞍马仆从


                  IP属地:重庆9楼2006-08-17 13:55
                  回复
                    辽代南班服饰之一(图)



                    辽代南班服饰 1971年在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村里发现的辽墓,是一座汉族男子的墓葬。墓主是一个辽王朝的官吏。在他的陵寝四周的墙壁上,画满了各色人物,大多为汉族装束:男子或束发髻,或戴幞头,通穿圆领长袍;妇女梳髻,髻上插有发饰,耳垂挂有耳饰,身穿窄袖短襦,下穿曳地长裙,在腰的左侧,还垂有一条绶带,带上打有一结。据记载这种服饰,在辽代被称为“汉服”,也称“南班服饰”。它与契丹族的“国服”(或称“北班服饰”)有所不同。这种服饰不仅百姓可穿,汉族的官吏也同样可以穿。本图为戴幞头、穿袍服的汉族男子(河北出土壁画)及梳髻、穿襦裙的汉族妇女(河北出土壁画)。


                    IP属地:重庆10楼2006-08-17 13:55
                    回复
                      辽代南班服饰之二(图)



                      服饰不仅百姓可穿,汉族的官吏也同样可以穿。腰带有蹀躞带,本为胡制。带间有环,用作佩挂各种随身应用的物件,如弓、箭、算囊、刀、砺石等之类。在其它民族也有用蹀躞带的。此图为金饰蹀躞带(辽宁辽墓出土实物)


                      IP属地:重庆11楼2006-08-17 13:57
                      回复
                        辽代铠甲及戎服(图)




                        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在短期内很快强盛,主要是吸收采纳中原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及社会制度,自然也包括军绒服饰。在铠甲方面,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戎服。本图为辽代武士的铠甲和戎服复原图。


                        IP属地:重庆12楼2006-08-17 13:59
                        回复
                          极富游牧民族气息的辽代玉器




                          龙、凤、鱼、摩蝎形玉佩


                          IP属地:重庆13楼2006-08-17 14:01
                          回复
                            鱼形盒玉


                            IP属地:重庆14楼2006-08-17 14:02
                            回复
                              工具形玉佩


                               
                              《契丹国志》卷二十一记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甘州、沙州、凉州,以上诸国三年次遣使.约四百佘人,至契丹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天工开物》云:“凡玉入中国,贵重用者尽出于阗葱岭。”辽代玉器原料的来源,可能是以进贡或通过商业贸易,来自西域诸国。


                              IP属地:重庆15楼2006-08-17 14: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