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480,476贴子:4,203,796

古代步骑操演实战阵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贴中国古代资料,懒于无谓争论。


1楼2011-10-17 13:25回复


    冲三阵之图


    3楼2011-10-17 13:39
    回复



      4楼2011-10-17 13:42
      回复

        俞大猷对阵队之法最简洁切身的说明


        5楼2011-10-22 14:33
        回复
          上面俞大猷的话和下面伍法都出自茅元仪武备志



          6楼2011-10-22 14:41
          回复
            以下是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首·二、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里对阵队之法的说明,其中强调了古今的同一(不是统一,而是道理数理相同)关系。较令人惊奇的是,他也预测了自己以后在北方练兵布阵的方法,这也说明其军事思想的继承和连贯性:
            或问曰:子所撰,抑南北可通施之於今日耶?抑水陆可兼用否耶?无乃觅形索景,未免使人有读父书之忧。
            光曰:如束伍之法,号令之宜,鼓舞之机,赏罚之信,不惟无南北水陆,更无古今;其节制、分数、形名,万世一道,南北可通也。
            若夫阵势之制,特因浙江一方之地形,倭贼出没之情状,以形措图,以熟愚民分合之势,以教畎亩初用之官,随敌转化。苟用之异地,是诚难免父书之忧也,不敢统为夸诞以误阅者,故特备说于左。
            夫倭性疑,疑则迟。兵临之时,我若进而有制,彼若先不预闻,便不就合,我得易于分布。余数年百战,但见诸贼据高临险,坐持我师,只至日暮,乘我惰气冲出,或于收兵错杂乘而追之,又能用乘锐气盛以初锋;又其盔上饰以金银牛角之状,五色长丝,类如神鬼,以骇士气;多执明镜,善磨刀枪,日中闪闪,以夺士目。故我兵持久,便为所怯。余所著操练图令内,切切分详退兵之法,谆谆面谕鸳鸯阵势速战之条者,良以此也。
            若夫北方原旷,地形既殊,敌马动以数万,众寡亦异,驰如风雨,进不能止,岂可以此用之者耶?
            或曰:必如何而可?
            余曰:北方之事,须革车二千,练骥万余,甲兵数万,必兴十万之师,如卫公之法而不泥其迹,乃可收功尺寸,出塞千里,少报国恩之万一也。
            或又问:其法何如?
            余曰:十万之才,非余所及,但当别有十万作用,长叹而作。


            7楼2011-10-22 14:47
            回复
              鸳鸯阵首先是束伍之法,其次是兵器的搭配和更多人数的布阵。所以戚继光到北方后没有完全弃用鸳鸯阵的形式,因为这包含最基本的束伍之法。所不同的是,北方大阵多是方阵(营)、两列直阵、两列横队,这是地形决定的。在之前的江南,以鸳鸯阵为基础的阵法多是一头当正、两翼包抄、一尾接应,兵多时还有伏兵、扎老营。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北方平原为主,敌人又是骑兵,步兵对之实施两翼包抄,几乎是空想。当然,北方也有较险峻的山区密林,但毕竟不像浙江福建那样普遍而且与居民地相紧密。


              8楼2011-10-22 14:58
              回复
                七、操分合说
                南服之地,水田畦径,至或青草萦纡,途路宽者不过五尺,小者一尺,仅容侧足,皆水田茂禾,深稻难行,三五人即塞。往往用兵,千数百人密相蚁附,一路而行,一遇败衄,前后拥迫蹂践,落田中者复为田港水泥所阻,往往失事甚大,盖由不知分合故耳。然径多路纷,须分兵数道,大张其疑,照号令,如有路若干,则分若干枝,务尽占其路,使我之众疏而不断,密而不杂,单行牌后各赤下体。遇贼,则正面径上者牌立不动,为对敌正战;赤体者下出田中,分合变化,出入伸缩,令各以便,俱不羁禀于中军,听随前队官长弛张。若进止大规,统於中军之总号令,各兵又听各部之令,庶得分合之法。分营式另具。
                八、对敌说
                我兵所以屡败,有三:素无节制,一也;未见敌而先走,二也;既无营壁可恃,人胆先怯,卒皆野战,即使胜之不足以当贼更番,终於败溃,不胜亦无所奔依,故奔北长往,所谓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三也。今照前营已定,如贼来冲,或二三人,或五六人,我兵俱伏旗息鼓,器械俱偃肃不动;待彼冲到六七步内,亦不动,贼必退去。渐益前来,如加至百十以上,炮手照依对敌次第,俱随牌立於濠岸高土之上,如今打放,空者复装,饱者续放,放者方装,装者又发。如此,则虽终日,炮放不乏,必无放尽而无炮之失。弩射手坐於岸土之下,亦如今间名准射,射者后续亦不歇竭。再至十步之内,方才长牌听鼓堵墙而进,枪刀短棍夹牌而入,大营相应金鼓火炬,此节制正战也。战间翼击以分其力,游伏以疑其专,出奇以乘其众,更番妙处,俱在临时制变,将所自出。


                9楼2011-10-22 15:03
                回复
                  《武备志·阵练制·编步兵》,笔者对照,茅元仪在书中所录当出于《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即戚继光晚年在南方最终作):


                  注意其中提到的“井田内政”,是指周朝井田制与军制的关系和齐国管仲内政教法,是先周时期兵民合一、文武同途的特征,武备志有录,历代史书、兵书都有提到。


                  11楼2011-10-22 15:24
                  回复
                    在古今伍法对照参详后,再贴与戚继光同时齐名、且交流极深的俞大猷对阵法变化的简洁说法:


                    笔者评:俞大猷文章兵法承于福建闽学易学派,武技学于李良钦等人,论文笔力自然没多少好挑剔的。只是活心活法一词,对于古代中国绝大多数人是文盲的状况(尤以武夫为甚),未免要求过高。不似戚继光,死死咬住鸳鸯阵这种基层编伍,往上编制多不过三五,大将只十,阵法阵图都简单易懂。


                    13楼2011-10-22 15:46
                    回复



                      


                      14楼2011-10-22 15:51
                      回复


                        


                        15楼2011-10-22 15:53
                        回复
                          以下是笔者对司马法中涉及行军布阵全过程的辑录,与原文顺序有差,因原文的框架与此不同:
                          称众因地,因敌,令阵,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因,是谓战参。
                          轻车轻徒,弓矢固御,是谓大军。密静多内力,是谓固阵。因是进退,是谓多力。
                          凡阵,行惟疏,战惟密,兵惟杂。
                          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
                          右兵,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
                          迭战则久,皆战则强。
                          凡战之道:等道义,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察名实,立进俯,坐进跪,畏则密,危则坐。远者视之则不畏,迩者勿视则不散。位,下左右,下甲,坐,誓徐行之。位逮徒甲,筹以轻重,振马躁,徒甲畏亦密之。跪坐、坐伏则膝行,而宽誓之。起噪,鼓而进,则以铎止子。衔枚誓,糗坐,膝行而推之。执戮禁顾,噪以先之;若畏太盛,则勿戮杀,示以颜色告之以所生,循省其职。
                          军旅以舒为主,舒则民力足。虽交兵致刃,徒不驱,车不驰,逐奔不逾列,是以不乱。军旅之固,不失行列之政,不绝人马之力,迟速不过诫命。
                          


                          16楼2011-10-22 16:03
                          回复
                            今天且到此


                            17楼2011-10-22 16:04
                            回复
                              前面先贴伍法到阵队的关系,后贴周礼、司马法这些春秋战国的军制战阵资料,是要说明古代中国军事的基础的一贯性。这个基础从科学上说,首先就是空间感,而其空间感又以方位感为首,故而有五方四面乃至四面八方,八方就对应古代的井田制。位于中间的“一”就对应主将所握的中军,即“握奇”、“握机”,也即主将控制的机动部队、总预备队。
                              本来,按照古兵法,特别是资料充沛的唐李靖、宋、明戚继光及俞大猷等人的说法,我应该把这种军事思想架构的产生时期直接推上黄帝、伏羲氏时代,但是现代的众多西nu肯定批评缺少证据。故而,这次也最早只从先周时期开始,因为文献基本够,而且当代的考古发掘也在不断地证实。
                              之所以贴很多戚继光、俞大猷的论述,是因为他们是全面继承古兵法并用之实践的将领,无论如何,都没有逻辑能说他们胡说。而且,他们看到的古文献资料比今人多(俞大猷是闽学、戚继光是武举),又都是军官世家,所缺的是当代考古发掘资料。
                              


                              24楼2011-10-23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