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远在云南省有一支蒙古族部落,对他们非常陌生,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与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有什么区别,会不会说蒙语,一直是个问号。8月5日,中国移动·民族之旅神州行采访团记者来到了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采访,多年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服装变了
走进兴蒙蒙古族乡,到处都能看到穿着蒙古族服饰的群众。蒙古族妇女杨飞丽告诉记者,她穿的蒙古族服饰叫做“三叠水”,由三件衣褂组成,花边图案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族的款式,但蒙古袍特色未变,领子和袖口与北方蒙古袍的领子和袖子很相似,她说,这与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方式有关系,这里四季如春,没有大草原,而且种水稻,蒙古族长袍很不适应,所以变成了目前的这种款式。杨飞丽说,这里的人日常都穿手工做的蒙古袍,自己就专门作这种“三叠水”的蒙古袍,过去主要是乡里人买,现在还有外地人买,一年做民族服饰能赚七、八千元。
语言变了
走进乡政府,乡人大主任王进军迎了过来,记者主动上前问候:“他赛因白奴。”王进军主任愣了一下,好像是没听懂,很不好意思地用汉语说:我们听不懂。采访中了解到,兴蒙乡总人口5527人,其中蒙古族5352人,占总人口的96.83%。但这里的蒙古人早已不用内蒙古的蒙古族通用的蒙古语言了,而是用自己本省独有的蒙古族语言交流思想。
王进军告诉记者,元代蒙乡人仍说北方的蒙古语,后来蒙乡人与当地白、彝等民族通婚,便融入了部分白、彝、汉族的语言,慢慢演变成了蒙、彝、汉语合为一体的独自特色的兴蒙蒙古族语言。据了解,蒙乡也增派学员到内蒙古学习蒙古语,也聘请内蒙古的老师到蒙乡教蒙古语,但很难与当地民族兄弟交流沟通,蒙古语言文字没有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现在这里没有一所蒙古语言学校。
生产方式变了
在750年沧桑中,这里的蒙古人以杞麓湖为依托,完成了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向杞麓湖渔民的转变,又从渔民又转化为现在的农民,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在这里看不到大草原、看不见牛和羊,而粮食、油菜、蔬菜、烤烟种植及生猪养殖早已成为兴蒙乡农业的主体。现在全乡人均总收入1万多元,户户改了新楼房、部分家庭购买了小轿车,全乡已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唯一不变的是民族感情
“咱的蒙古,咱的蒙古,咱的咱的,咱咱的!咱的蒙古,咱的蒙古,是草原,是草原!”正如这首世代流传于兴蒙蒙古族750年的民歌一样,兴蒙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草原,草原也从来没有忘记在云南生根繁衍的子孙。
在兴蒙乡采访,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民族感情。在乡政府广场上有骏马雕像,还有敬奉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的“三圣宫”。750年来,蒙乡人始终把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尊为圣人,三圣宫就是纪念兴蒙蒙古族的这三位始祖。在族内,他们始终坚持“蒙古勒”、“蒙古瓦”的称谓,始终坚持穿戴自己独特的蒙古族服装,用自己独有的蒙古族语言交流思想。乡人大主任王进军队记者说:我虽然没有到过内蒙古草原,但一直把草原当成自己的根。你们跋涉1万多里来到云南通海,给我们带来了深厚的故乡情。我在遥远的云南祝福内蒙古自治区60岁生日,祝福内蒙古成立的地方——乌兰浩特,祝福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
兴蒙乡政府。
兴蒙乡政府门前的骏马雕塑。
当地的蒙古族妇女。
敬奉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的“三圣宫”。
成吉思汗。
蒙哥。
忽必烈。
服装变了
走进兴蒙蒙古族乡,到处都能看到穿着蒙古族服饰的群众。蒙古族妇女杨飞丽告诉记者,她穿的蒙古族服饰叫做“三叠水”,由三件衣褂组成,花边图案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族的款式,但蒙古袍特色未变,领子和袖口与北方蒙古袍的领子和袖子很相似,她说,这与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方式有关系,这里四季如春,没有大草原,而且种水稻,蒙古族长袍很不适应,所以变成了目前的这种款式。杨飞丽说,这里的人日常都穿手工做的蒙古袍,自己就专门作这种“三叠水”的蒙古袍,过去主要是乡里人买,现在还有外地人买,一年做民族服饰能赚七、八千元。
语言变了
走进乡政府,乡人大主任王进军迎了过来,记者主动上前问候:“他赛因白奴。”王进军主任愣了一下,好像是没听懂,很不好意思地用汉语说:我们听不懂。采访中了解到,兴蒙乡总人口5527人,其中蒙古族5352人,占总人口的96.83%。但这里的蒙古人早已不用内蒙古的蒙古族通用的蒙古语言了,而是用自己本省独有的蒙古族语言交流思想。
王进军告诉记者,元代蒙乡人仍说北方的蒙古语,后来蒙乡人与当地白、彝等民族通婚,便融入了部分白、彝、汉族的语言,慢慢演变成了蒙、彝、汉语合为一体的独自特色的兴蒙蒙古族语言。据了解,蒙乡也增派学员到内蒙古学习蒙古语,也聘请内蒙古的老师到蒙乡教蒙古语,但很难与当地民族兄弟交流沟通,蒙古语言文字没有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现在这里没有一所蒙古语言学校。
生产方式变了
在750年沧桑中,这里的蒙古人以杞麓湖为依托,完成了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向杞麓湖渔民的转变,又从渔民又转化为现在的农民,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在这里看不到大草原、看不见牛和羊,而粮食、油菜、蔬菜、烤烟种植及生猪养殖早已成为兴蒙乡农业的主体。现在全乡人均总收入1万多元,户户改了新楼房、部分家庭购买了小轿车,全乡已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唯一不变的是民族感情
“咱的蒙古,咱的蒙古,咱的咱的,咱咱的!咱的蒙古,咱的蒙古,是草原,是草原!”正如这首世代流传于兴蒙蒙古族750年的民歌一样,兴蒙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草原,草原也从来没有忘记在云南生根繁衍的子孙。
在兴蒙乡采访,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民族感情。在乡政府广场上有骏马雕像,还有敬奉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的“三圣宫”。750年来,蒙乡人始终把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尊为圣人,三圣宫就是纪念兴蒙蒙古族的这三位始祖。在族内,他们始终坚持“蒙古勒”、“蒙古瓦”的称谓,始终坚持穿戴自己独特的蒙古族服装,用自己独有的蒙古族语言交流思想。乡人大主任王进军队记者说:我虽然没有到过内蒙古草原,但一直把草原当成自己的根。你们跋涉1万多里来到云南通海,给我们带来了深厚的故乡情。我在遥远的云南祝福内蒙古自治区60岁生日,祝福内蒙古成立的地方——乌兰浩特,祝福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
兴蒙乡政府。
兴蒙乡政府门前的骏马雕塑。
当地的蒙古族妇女。
敬奉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的“三圣宫”。
成吉思汗。
蒙哥。
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