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道教吧 关注:145贴子:1,003
  • 2回复贴,共1

中国道教与和谐世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李冲晖道长
宗教是民族文化的支柱,是形成民族的重要自然力。中国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若从东汉汉安元年(142)祖天师张道陵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及《太上三五都功》诸品经箓,正式创立道教算起,迄今已有1865年的历史。
  中国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以“尊道贵德”教义为核心,强调重生贵命、济世利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追求身心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核心价值观念以及人类生存必须处理好的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基本关系的行为方式。所以,研究中国道教的基本教义理论基础,对当今世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以“道”为本体的顺生理论
  “道”是中国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道德经》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是什么东西?按照上引的内容,概括地说:“道”是空虚无形无声浑然一体的东西,它在恍恍惚惚中包含着形象实物,它极为精微,自行往复,最为真实可信,而且用之不竭。它是“万物之宗”、“天下之母”。《道德经》进一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说:“道”作为“万物之宗”、“天下之母”,是依靠自己内部的力量自然发展,由无形到有形,由单一到繁多,从而衍生出千差万别的大千世界的。“道”衍生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道”的自化过程中的显现。因此,“道”是宇宙世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本源、存在的依据、统一的本体。
  关于“道”与“物”的关系,《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王弼注云:“物生而后畜,畜而后形,形而后成。何由而生?道也;何由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势也。唯因也,故能无物而不形;唯势也,故能无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则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及之,亦至道也;随其所因,故各有称焉。”又曰:“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尊,失之则害,不得不贵也”。“由”,即由来、来源。物由道生,道寓于物,物有万千,至道唯一。万物得道之体而成形,故道呈现于万物之中便是德了。物是有形象的,名以定形是可以称名的;道则虚无混成,无形,是不可称名的。故《道德经》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之化物,“随其所因,故各有称焉”。所以道与德(物)的关系,是由一而多、由全而分、由隐而显的关系,宇宙万物,从无生无识的非生物,到有生无识的生物,再到有生有识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都是“道法自然”的化生、显现。
  道教大德和道家经典,对于《道德经》的道化思想和顺生天地万物的过程,都有精辟的演绎和描述。五代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谭峭(字景升,南唐时福建泉州人)在其《化书》中就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又说:“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而顾盼化揖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车辂,车辂化宫室,宫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势不可竭,其去也力不可拔。”还说:“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太上老君开天经》对“无形大道”创造宇宙万物的过程从未有天地之时的自然空玄,到世界始分的洪元之时至于万劫,再到混元之后的百成,继之始有天地万物受一气而生的太初,都作了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IP属地:江苏1楼2011-11-08 22:37回复
       三、建德而抱一,及之家国天下的途径
      道教徒修炼本着“尊道贵德”的教旨,重生贵命以追求个体生命的逍遥自在、长生成仙为第一目标,有人说这是个人主义的,其实不然。道教徒不仅追求个人生命的身心和谐,而且从以道为本、道法自然的基本理念出发,也追求社会和谐、自然和谐,把追求生命身心和谐作为第一诉求,只不过是强调从我做起,以身作则罢了。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云:“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清魏源《老子本义》对此段有如下诠释:“天下之物,建于外者,外物得而拔之;抱于外者,外物得而脱之;恃外有之固者,其固终不可恃也。若夫建德而抱一者,建之于心,抱之于内,初无建抱之形;苟我不自拔且脱,谁得而拔脱之乎?盖非徒固之于一时,并且固之于后世。世之建抱者,以智术邀结,则假于外者非己有;圣人惟修其一身之德,则足于内者无所假于外,故其真也。取人人所同具者,而独全之。夫谁不在所建所抱之中乎?推而及之家国天下,亦不过此德之所余,以长之、丰之、普之而已,一德之外无余事,一真之外无余修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同孔子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精神是相通的。学道、修炼首先是用于自己身上,而“世之建抱者”则与“圣人”不同:前者“以智术邀结”,是假于外而非己有;后者“惟修其一身之德”,乃足于内无所假于外。故前者之修道其德非真,其根不固,易于拔脱;后者之修道其德乃真,其根乃固,即使身后仍可相传不绝。道教本着先修己,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度人济世的原则,以己所修推而及之家国天下,实现社会和谐、自然和谐。
      道教从创教开始就有一个以医传道,借医宏道的好传统。道教徒重生贵命追求长生成仙,但把度人济世及之家国天下也看作是自己的使命。早期道教一开始就把“治身长寿”和“治国太平”视为一体,把天人关系视为一体,始终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看作统一于道的整体。《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即自我、社会、自然,同法于自然之道,道是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之一。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的道教,最为充分地体现中华民族的这一核心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在浩瀚的道教经典中,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作和谐社会楷模的仙境描绘,可谓比比皆是。作为道教最高经典的《道德经》,其社会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反对压迫、反对战争,提倡社会公平;要建构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居乐业、自适其乐、恬静和美的和谐社会。《道德经》主张通过“七反”“三无”实现“玄同”世界。所谓“七反”就是反战争、反压迫、反重税、反干涉、反奢侈、反贫富不均、反少数人霸占社会财富;所谓“三无”就是无欲、无为、无事,也就是遵循大道,返朴归真。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就以“太平”命名。何谓“太平”?“太者,大也:言其积大于天,无有大于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又说:“太者,大也;平者,正也。”这就是说:“太平”就是普世的公正、公平。《太平经》为建构“万世太平”的和谐世界,提出了以道气为核心的太平理论体系:道(也叫“一”)——元气——三气(太阴、太阳、中和)——太和——太平世界,而且还具体提出了实现“万世太平”的条件和措施。
      道教追求的和谐世界,不仅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教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世界万物,人与自然,皆相辅相成,依赖共生,人应该顺应天理自然,与自己生存的环境保持和谐。《太平经》说:“夫天以要真道生物,乃下及六畜禽兽。夫四时五行,乃天地之真要道也,天地之神宝也,天地之藏气也。六畜禽兽皆怀之以为性,草木得之然后生长。若天下施具要道焉,安能相生哉?”在道教众多的戒律中,有大量正确对待天地人类、动植物生态环境以“戒杀生”为大戒的戒律,把“戒杀生”作为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不得杀伤一切物命”、“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花草”、“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竭水泽”、“不得渔猎伤煞众生”、“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等等,这许许多多的戒律,规范了道教徒“守仁不杀”行为,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起了积极作用。
    


    IP属地:江苏3楼2011-11-08 22:37
    回复
      受教了


      IP属地:广西6楼2018-01-11 16: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