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之乱”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也许只有当事人们知道了,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相关材料能真实反映该问题的真相么?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证的……
对该问题发生时间记载比较接近的史籍,应该属魏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一书以及南朝人裴松之对其的注解。“魏延之乱”发生于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而陈寿的老师谯周是成都方面第一个前往五丈原为蜀汉人民爱戴的丞相奔丧的官吏,属于“魏延之乱”的亲身经历者,故所提供给陈寿关于这段历史的材料,要么绝对真实的,要么就必然是一个朝中上下合计好了的阴谋……
公元234年农历八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作为这次“北伐军”的总指挥,丞相诸葛亮的临终部署是:“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当然,这个部署是否真实,也许只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三人知道了……)而当作为“北伐军临时总指挥”的杨仪委派费祎前去对魏延宣布这一命令时,魏延是不服的,自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费祎作为“丞相党”的一员,肯定不会同意魏延的这一意见,便找了一岔子逃回了大军的主营。杨仪等人便继续遵从诸葛亮“临终遗嘱”的“第二套方案”,撇下魏延先行撤退。可是魏延闻讯,不但先行撤退,还“所过烧绝阁道”。然后,杨仪、魏延双方开始相互诽谤对方“谋反”,结果,满朝文武尽皆怀疑魏延的居心,力保杨仪。最后魏延在众叛亲离中被杀。而所谓的“获利者”杨仪结果因为一句含有歧义的“反动言论”而免职流放,到最后被捕自杀……
看完这段,我们不禁要问:魏延真是反贼么?倘若真是,他为什么要退回蜀汉,而不投降曹魏,充当司马懿的马前卒呢?(那样还比回汉中还“快捷一些”)倘若不是,他又为什么要烧掉大军的后路,还参奏杨仪“谋反”呢?有人说,这不是魏延的谋反,而是杨、魏之间私怨的升级。杨仪后来踩魏延的脑袋就是证明。这一点我同意,但是事情倘若真的这么简单,就不会出现满朝文武尽保杨仪,抛弃魏延这样的怪事了……
蜀汉的立国之本是什么?“先军政治体系”,这一点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中已经点明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蜀汉身处“危急存亡之秋”,要怎么样才能存活呢?“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就是唯一的办法.这也就确定了蜀汉“先军政治体系”,这一体系的优势是,军队在国家中的位置直接决定了其绝对的权威,只要军队支持的,在整个国家里,也必须支持。但这也是一个问题,军队支持的对象是谁就变得格外的重要,因而掌握兵权的位置也就成为了众人眼中最重要的职位。
魏延是什么人?诸葛亮身后唯一的开国大将了。就惯例而言,魏延就应该掌握兵权,从而成为蜀汉的下一任“一把手”是很有可能的,并非真如诸葛亮遗言中所言,想让蒋琬、费祎上位,就能上位的,还的看那十几万蜀汉子弟兵肯不肯哩!所以,魏延必须死,而且必须死得罪大恶极,才能服众!所以,不明白权术之争的魏延,因为“疑似谋反罪”被杀,还被连诛了三族,以示魏延的“罪大恶极”。
而杨仪的问题,同样如此。虽说和魏延不是一条道上的,但也是刘大耳和阿亮的心腹。(蒋琬还在江州当书吏时,杨仪已经是尚书了)连陈寿自己的记载都是杨仪的能力、资历、辛劳和功劳都远在蒋琬之上,所以杨仪会对自己的“中军师”一职忿忿不平,这是很正常的,就像有人为李严向诸葛亮勒索的行为作合理化的解释一样,难道杨仪就该畏畏缩缩的在没有北伐战争的时代,当一个无用的“中军师”么?这明显不可能!结果杨仪还是因为一句产生了歧义的“反动言论”被免职流放。至于杨仪后来的“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真的是上书么?一个被免职的废退官吏有资格上书么?以我小人之见,估计是杨仪写信给朝中曾经的同僚或朋友(当然,写给费祎是不可能了,估计是写给了蒋琬),澄清那句“反动言论”的真正意思,很可能还涉及到了魏延案的一些内幕,刺伤了朝臣们的痛处,所以才会有“遂下郡收仪。仪自杀……”一事,可能因为杨仪这才明白他的同僚们的真正意图,在失望和叹息中从容自尽……
总结一下,所谓的“魏延之乱”,就是一次“丞相党”对政敌的“清除运动”,只有将魏延、杨仪这样的“前浪”,推上沙滩,蒋琬。、费祎这样的“后浪”才有出头之日。“魏延之乱”可以说是“前蜀汉时代”的结束和“后蜀汉时代”的开始,诸葛亮、魏延死后,蜀汉的开国大臣能说上话的就根本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蒋琬、费祎、姜维这样的后即之人,将蜀汉的历史翻开了走向衰落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