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学期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给学生讲解人教版的《论语》选读本,因此得以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品读研究了《论语》一书。
孔门弟子优秀者颇多,曾皙便是其中之一。因为他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体现了孔子“礼治”的最高理想,所以深受孔子的赞赏。
他的儿子曾参在除瓜的时候,不小心转断了瓜的根。他大发雷霆,举起一根大棍向曾参打去,曾参摔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醒过来。他高兴地站起来,走到父亲面前问道:“我得罪了父亲,您用力打我,不知您是否受伤?”退回自己房中,他弹琴唱歌,让父亲听见,知道自己身体没有受到损伤。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很是生气。他告诉弟子们说:”如果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认为无罪,托人向孔子请教。孔子对来人说:“昔日舜侍奉父亲,父亲使唤他,他总是在父亲身边;父亲要杀他,却找不到他。父亲轻轻打他,他就站在那里忍受;父亲用大棍打他,他就逃跑。因此他的父亲没有背上不义之父的罪名,而他自己也没有失去为人之子的孝心。如今曾参侍奉父亲,把身体交给暴怒的父亲,父亲要打死他,他也不回避。他如果真的死了就会陷父亲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又说“你是天子之民,杀天子之民,又会犯多大的罪?”曾参听了以后恍然大悟,深感“参罪大矣!”于是登门向孔子谢罪。
《孟丽君》讲元代才女孟丽君因父亲遭奸人诬陷,她连夜逃脱,后设法为父亲昭雪的故事。当奸臣认定孟丽君潜逃有罪时,此刻女扮男装已中状元并在朝廷担任丞相的孟丽君当即说了一段:“从前有一孔门弟子,名唤曾参。他父母用小棒打他就捱着,大棒打他就逃走。父母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答道小棒打不会受伤,大棒打可使夭亡,倘若把儿子打死,岂不是加重了父母的过错啊?如今冤狱可谓大棒,如若孟丽君不逃走,岂不是加重了朝廷的过错?”因为孟丽君有理有据,于是众大臣均赞孟丽君“逃得好”!
可见,这里将孔子讲的舜帝故事与曾子的故事混为一谈了。而孔子的主张与曾子的思想在这件事上本是截然不同的(曾子还是在孔子的教导后才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的)。而编剧却张冠李戴,认定是曾子的观点。
也许一些人不以为然。不过,我依然认为经典剧目(已上演三十余年,如今各大小剧团依然用这一剧本在舞台上演出)严谨不苟还是必须的,毕竟文学艺术影响着大众。
孔门弟子优秀者颇多,曾皙便是其中之一。因为他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体现了孔子“礼治”的最高理想,所以深受孔子的赞赏。

他的儿子曾参在除瓜的时候,不小心转断了瓜的根。他大发雷霆,举起一根大棍向曾参打去,曾参摔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醒过来。他高兴地站起来,走到父亲面前问道:“我得罪了父亲,您用力打我,不知您是否受伤?”退回自己房中,他弹琴唱歌,让父亲听见,知道自己身体没有受到损伤。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很是生气。他告诉弟子们说:”如果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认为无罪,托人向孔子请教。孔子对来人说:“昔日舜侍奉父亲,父亲使唤他,他总是在父亲身边;父亲要杀他,却找不到他。父亲轻轻打他,他就站在那里忍受;父亲用大棍打他,他就逃跑。因此他的父亲没有背上不义之父的罪名,而他自己也没有失去为人之子的孝心。如今曾参侍奉父亲,把身体交给暴怒的父亲,父亲要打死他,他也不回避。他如果真的死了就会陷父亲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又说“你是天子之民,杀天子之民,又会犯多大的罪?”曾参听了以后恍然大悟,深感“参罪大矣!”于是登门向孔子谢罪。
《孟丽君》讲元代才女孟丽君因父亲遭奸人诬陷,她连夜逃脱,后设法为父亲昭雪的故事。当奸臣认定孟丽君潜逃有罪时,此刻女扮男装已中状元并在朝廷担任丞相的孟丽君当即说了一段:“从前有一孔门弟子,名唤曾参。他父母用小棒打他就捱着,大棒打他就逃走。父母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答道小棒打不会受伤,大棒打可使夭亡,倘若把儿子打死,岂不是加重了父母的过错啊?如今冤狱可谓大棒,如若孟丽君不逃走,岂不是加重了朝廷的过错?”因为孟丽君有理有据,于是众大臣均赞孟丽君“逃得好”!
可见,这里将孔子讲的舜帝故事与曾子的故事混为一谈了。而孔子的主张与曾子的思想在这件事上本是截然不同的(曾子还是在孔子的教导后才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的)。而编剧却张冠李戴,认定是曾子的观点。
也许一些人不以为然。不过,我依然认为经典剧目(已上演三十余年,如今各大小剧团依然用这一剧本在舞台上演出)严谨不苟还是必须的,毕竟文学艺术影响着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