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此佛教经目然与佛教有一定关系者,计10种。
1、《恩意经大集》。据《释氏要览》卷中,以父母恩、众生恩、国主恩、三宝恩为“四恩”;又以父母恩、师长恩、国主恩、施主恩为“四恩”。查《西游记》第100回回末诗,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句,或作者据“四恩”说而造此佛经。
2、《礼真如经》。据《宗教大辞典》“真如”条曰:“意为事物的真实状况,真实性质。”“《大乘起信论》把先天具有佛教全部功德而又永恒不变的‘真心’当做‘真如’,‘一心’即是‘真如’,又名‘如来藏’、‘如来法身’。”则此经亦不可谓之无本。
3、《三论别经》。佛教称《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三部佛经为“三论”。隋吉藏撰有《三论玄义》。中国佛教三论宗即因主要研习“三论”而得名。
4、《五龙经》。正统佛教典籍未见著录此经。据《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及《续资治通鉴》卷四十九,均记宋人王则以“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为口号反叛,“习《五龙》、《滴泪》等经及图谶诸书”。宋曾巩《隆平集》卷二十、李攸《宋朝事实》卷十六亦记载,王则“所习妖书,有《五龙经》、《滴泪经》。”则此《五龙经》虽为伪经,然与佛教亦有一定关系。
5、《宝常经》。据《十方千五百佛名经》有“宝常佛”。《佛学大辞典》“宝手菩萨”条下注云:“又名宝常。”
6、《僧只经》。查《佛学大辞典》“僧只部”条曰:“摩诃僧只部之略,译言大众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于窟外为之者。此窟内之结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结集名大众部。此二部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灭后百年顷,于优婆毱多下,自律藏上分五部,其中之一,有大众部。”故此《僧只经》,似可理解为与上座部对立的僧只部(即大众部)的经典。
7、《宝威经》。据《华严经》、《大宝积经》等,有“宝威力菩萨”、“宝威德菩萨”。《贤劫经》卷七云:“大力如来所生土地,城名宝威。”又云:贤力如来,“父名宝威”。又《佛名经》卷一、《南无诸佛要集经》卷七有“南无宝威德佛”。《五千五百佛名神咒》卷八、《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有“南无宝威如来”等。
8、《正律文经》。《佛学大辞典》“三藏”条曰:“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宗教大辞典》“律”条曰:“佛教对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谓能制伏诸恶,故名。”此所谓“正律文”大概即指“禁戒”类经典。
9、10、《起(启)斋经》、《揭斋经》。《开元释教录》著录《正斋经》、《持斋经》、《斋经》、《菩萨受斋经》、《菩萨正斋经》、《八关斋经》、《尼犍斋经》、《生西方斋经》、《法本斋经》等。《法苑珠林》卷一百六提及《佛说斋经》,卷一百九提及《菩萨受斋经》。《大正大藏经目录》有《斋经》、《八关斋经》和《菩萨受斋经》。《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有“中阿含晡利多品持斋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