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07,085贴子:993,628,568

火星了吗【转】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7首诗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看的 你们看了就告诉我 我就不贴了


IP属地:河北1楼2012-02-08 20:51回复
    37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伯虎)的经典诗作。《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IP属地:河北2楼2012-02-08 20:51
    回复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IP属地:河北3楼2012-02-08 20:52
      回复
        长姿势了……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2-08 20:53
        回复
          3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IP属地:河北5楼2012-02-08 20:54
          回复
            目测第一静夜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2-02-08 20:55
            回复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IP属地:河北7楼2012-02-08 20:55
              回复
                33《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IP属地:河北8楼2012-02-08 20:57
                回复
                  说好的春晓呢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2-08 20:58
                  回复
                    3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IP属地:河北10楼2012-02-08 20:58
                    回复
                      3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 (701—762年),生于公元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这首《月下独酌》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IP属地:河北13楼2012-02-08 21:00
                      回复
                        能在d8看到唐诗 难不成天真亮了?


                        14楼2012-02-08 21:00
                        回复
                          30.《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IP属地:河北15楼2012-02-08 21:01
                          回复
                            一边看 一边贴的
                            下一个真亮


                            IP属地:河北16楼2012-02-08 21:02
                            回复
                              MARK


                              17楼2012-02-08 2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