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一个本不应该落后的地方,却真实的落后着。
汕尾地区是广东惟一一个红色**老区,虽然地处珠三角东岸和潮汕地区两大民营经济繁荣带之间,汕尾的经济却长期在全省倒数之列,建市22年落后21年,最近十几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善,上市企业至今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汕尾发展经济的条件不可谓不好:有海岸线,有港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临海的小片平原可供发展工业区,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距离香港和深圳都很近,有区位优势;汕尾人也很会做生意,深圳市农产品市场几乎都是陆丰人的天下,奇怪的是汕尾本地经济却发展异常缓慢,基层矛盾激化,社会崩裂。
那么,坐拥如此便利条件的汕尾究竟为什么落后于人呢?不再落后的路又在哪里?
最落后的沿海城市
虽然身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汕尾却尴尬地被媒体称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带上的“陷落”一环。
3月12日凌晨,北方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但在汕尾城区通港路口,一溜排开十多个大排档里灯火通明,前来吃宵夜的人们络绎不绝。狭窄的街道里,两轮摩托车和经过改装的拉客三轮摩托车轰着油门来回穿梭。
“老三文鱼档”在这里一家已经打烊的药店门前,一辆改装的报废机动三轮车就是做饭的餐车。
在汕尾街头,一些位置好的打烊的店铺门前空地,都被专门做宵夜生意的人占据了。这里几乎不存在占道经营的概念,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占据了半条人行道,甚至半边机动车道的摊点,而机动车也可以在画着禁停标线的路段随意停车。
排行老三、刚满42岁的海丰人张保国,做这个生意已经10年了。他租住在距离自己摆摊的地方200多米的一栋居民楼里,与太太一起照看生意,两个孩子则交给母亲照看。
“汕尾物价不低。”张保国说,他和太太每天忙碌也不过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这导致他们一直无法在汕尾买一所自己的房子。
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这是留守在汕尾的青壮年们普遍面临的人生难题。
央视《欢乐中国行》总导演孙滨在汕尾呆了一些时日后,在其博客里写道:“来到这里后才明白……,(汕尾)尽管沿海尽管被称为城市,但怎么看怎么不像广东的地盘,其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起珠三角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处在珠三角东岸和潮汕地区两大民营经济繁荣带之间,汕尾有临海平原可供发展工业,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距离香港只有80多海里,距离深圳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汕尾的地理位置不可谓不好,条件不可谓不充分。报章曾说“海陆丰的地理位置起码可以让内地超过一百个市长羡慕不已”。
今日的汕尾虽然距离珠三角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仅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却是冰火两重天。建市22年,汕尾是GDP 连续21年都位列广东全省倒数第一、人均GDP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级市,多项指标连年垫底,上市企业仍未实现零突破。虽然身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汕尾却尴尬地被媒体称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带上的“陷落”一环。
当然,对于汕尾建市22年,GDP连续21年垫底,学界有不同看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前副校长、巡视员陈鸿宇教授认为,汕尾人口只有500万左右,地域只有5271平方公里,人口总量和地域面积在广东21个地级市里是最小的,因此,其GDP总量排名比较滞后有客观上的原因。但是,汕尾总体经济发展滞后,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差距非常大确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何况,汕尾历史上也有过辉煌时期。
曾经梦里“小香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汕尾已有1万多人口(含渔民),其财政收入占了海丰全县的三分之二,有“小香港”之称。可惜,无数辉煌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今日汕尾给人的印象只有落后与破败。
汕尾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濒临红海湾,毗邻港澳,属亚热带海洋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海陆资源丰饶;汕尾有过“南海物丰”的记载。
汕尾地区是广东惟一一个红色**老区,虽然地处珠三角东岸和潮汕地区两大民营经济繁荣带之间,汕尾的经济却长期在全省倒数之列,建市22年落后21年,最近十几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善,上市企业至今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汕尾发展经济的条件不可谓不好:有海岸线,有港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临海的小片平原可供发展工业区,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距离香港和深圳都很近,有区位优势;汕尾人也很会做生意,深圳市农产品市场几乎都是陆丰人的天下,奇怪的是汕尾本地经济却发展异常缓慢,基层矛盾激化,社会崩裂。
那么,坐拥如此便利条件的汕尾究竟为什么落后于人呢?不再落后的路又在哪里?
最落后的沿海城市
虽然身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汕尾却尴尬地被媒体称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带上的“陷落”一环。
3月12日凌晨,北方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但在汕尾城区通港路口,一溜排开十多个大排档里灯火通明,前来吃宵夜的人们络绎不绝。狭窄的街道里,两轮摩托车和经过改装的拉客三轮摩托车轰着油门来回穿梭。
“老三文鱼档”在这里一家已经打烊的药店门前,一辆改装的报废机动三轮车就是做饭的餐车。
在汕尾街头,一些位置好的打烊的店铺门前空地,都被专门做宵夜生意的人占据了。这里几乎不存在占道经营的概念,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占据了半条人行道,甚至半边机动车道的摊点,而机动车也可以在画着禁停标线的路段随意停车。
排行老三、刚满42岁的海丰人张保国,做这个生意已经10年了。他租住在距离自己摆摊的地方200多米的一栋居民楼里,与太太一起照看生意,两个孩子则交给母亲照看。
“汕尾物价不低。”张保国说,他和太太每天忙碌也不过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这导致他们一直无法在汕尾买一所自己的房子。
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这是留守在汕尾的青壮年们普遍面临的人生难题。
央视《欢乐中国行》总导演孙滨在汕尾呆了一些时日后,在其博客里写道:“来到这里后才明白……,(汕尾)尽管沿海尽管被称为城市,但怎么看怎么不像广东的地盘,其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起珠三角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处在珠三角东岸和潮汕地区两大民营经济繁荣带之间,汕尾有临海平原可供发展工业,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距离香港只有80多海里,距离深圳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汕尾的地理位置不可谓不好,条件不可谓不充分。报章曾说“海陆丰的地理位置起码可以让内地超过一百个市长羡慕不已”。
今日的汕尾虽然距离珠三角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仅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却是冰火两重天。建市22年,汕尾是GDP 连续21年都位列广东全省倒数第一、人均GDP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级市,多项指标连年垫底,上市企业仍未实现零突破。虽然身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汕尾却尴尬地被媒体称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带上的“陷落”一环。
当然,对于汕尾建市22年,GDP连续21年垫底,学界有不同看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前副校长、巡视员陈鸿宇教授认为,汕尾人口只有500万左右,地域只有5271平方公里,人口总量和地域面积在广东21个地级市里是最小的,因此,其GDP总量排名比较滞后有客观上的原因。但是,汕尾总体经济发展滞后,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差距非常大确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何况,汕尾历史上也有过辉煌时期。
曾经梦里“小香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汕尾已有1万多人口(含渔民),其财政收入占了海丰全县的三分之二,有“小香港”之称。可惜,无数辉煌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今日汕尾给人的印象只有落后与破败。
汕尾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濒临红海湾,毗邻港澳,属亚热带海洋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海陆资源丰饶;汕尾有过“南海物丰”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