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歧路灯》看十八世纪河南方言词汇
张生汉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歧路灯》是清人李绿园(1707 - 1790)“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 1 ] 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这部著作不仅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又是研究十八世纪河南方言的不可多得的语言学资料。全书一共写了二百多个人物,有官宦、士绅、幕僚、书办、清客、帮闲、皂吏、兵丁、商贾、市贩、赌徒、游棍、庸医、腐儒、媒婆、相士、戏子、土娼、尼姑、师婆以及土财主、人贩子、刀笔师爷、牙行经纪、江湖骗子、赌场打手等等,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2 ] 。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对河南方言的精妙之处把握极好,大量的地道的俗言俚语在他手里挥洒自如;尤其是作者在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显得很有功力,不论何类人物,他总能依据其身份、年貌和性格特点对他们的言谈话语进行精心的描摹,有时甚至连人物的乡音口语也尽力模拟,致使其语气口吻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总之,语汇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口语化程度高是《歧路灯》语言的主要特色。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一部洋洋60 余万言的《歧路灯》,大体上反映了十八世纪河南话的实际面貌。要了解十八世纪北方方言的基本特征就不能不了解当时的河南话,要了解十八世纪的河南话就不能不研究《歧路灯》的语言。作为一种宝贵的蕴含丰富的“语言学资料”[ 3 ] 《, 歧路灯》所反映出来的十八世纪河南话,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它那鲜明的区域性色彩,一是其突出的时代特征。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下面让我们以词汇为例谈一谈。现在的河南人读着二百年以前的河南人用当时的河南话写的发生在河南省会的故事,觉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主要来自读者对自己所熟识的河南方言的认同。的确,从《歧路灯》我们知道,现在河南话里的不少词语,两个世纪以前就这么说、这么用,而且意义基本未变。例如:
亻廷(tǐng) 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躺。 只见[4 ]公子在一张华栎木罗汉床上亻廷着,似睡不睡光景。(343)
董 搞,闹腾。多含贬义。 这事多亏我到,若叫你们胡董起来,才弄的不成事哩。(256)
捞 牵,拉。 这宋禄小厮儿们,更要上会,早把车捞在胡同口等候。(22)
引 带,领。 春暖花开,我好引着孩子们园里做活。(375)
搐(chū) 扎束,系。 小的是错搐了别人的带子。(290)
膺 充当(某一类角色) ,做(某种身份的人) 。 他在我手里膺了好几年秀才,后来拔贡出去了。(39)
嫌择 厌恶而不愿交往,嫌弃。 绍闻初心,也还有嫌择之意,及到酒酣,也就倾心下交起来。(306)
萦记 牵挂,挂记。 久后也像娄宅的少爷榜上有名,也不枉大爷归天时的一片萦记。(336)
擘画 教,教诲,开导。 这是鞋铺子哩,我爹揽上来,我妈擘画我叫扎小针脚。(793)
黄昏 夜晚,晚上。 (夏逢若) 却望见一团明火,自城隍庙后小路迎面而来,心中忖道:“好了! 好了! 这一定是卖元霄汤圆担子,不则是馄饨、粉汤挑儿,黄昏做完生意回去。我还怕啥哩。”(668)
类似的还可以举出很多来。另外,熟语如:“解心焦”(等于说解闷) 、“热剩饭”(重复别人的话或照搬别人的做法) 、“小敲打”(等于说小打小闹) 、“啥牌名儿”(啥名堂,啥名目) 、“喝晚汤”(即吃晚饭) 、“干研墨儿”(光口头上承诺或说好听话,并不见实际行动。多用于拿钱物施惠的场合) 、“刚帮硬证”(铁一般无可辩驳的证据) 、“石板上钉钉”(比喻一定而不可更改,不能变动) 等等,都还活在如今普通百姓的口语中。
张生汉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歧路灯》是清人李绿园(1707 - 1790)“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 1 ] 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这部著作不仅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又是研究十八世纪河南方言的不可多得的语言学资料。全书一共写了二百多个人物,有官宦、士绅、幕僚、书办、清客、帮闲、皂吏、兵丁、商贾、市贩、赌徒、游棍、庸医、腐儒、媒婆、相士、戏子、土娼、尼姑、师婆以及土财主、人贩子、刀笔师爷、牙行经纪、江湖骗子、赌场打手等等,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2 ] 。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对河南方言的精妙之处把握极好,大量的地道的俗言俚语在他手里挥洒自如;尤其是作者在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显得很有功力,不论何类人物,他总能依据其身份、年貌和性格特点对他们的言谈话语进行精心的描摹,有时甚至连人物的乡音口语也尽力模拟,致使其语气口吻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总之,语汇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口语化程度高是《歧路灯》语言的主要特色。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一部洋洋60 余万言的《歧路灯》,大体上反映了十八世纪河南话的实际面貌。要了解十八世纪北方方言的基本特征就不能不了解当时的河南话,要了解十八世纪的河南话就不能不研究《歧路灯》的语言。作为一种宝贵的蕴含丰富的“语言学资料”[ 3 ] 《, 歧路灯》所反映出来的十八世纪河南话,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它那鲜明的区域性色彩,一是其突出的时代特征。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下面让我们以词汇为例谈一谈。现在的河南人读着二百年以前的河南人用当时的河南话写的发生在河南省会的故事,觉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主要来自读者对自己所熟识的河南方言的认同。的确,从《歧路灯》我们知道,现在河南话里的不少词语,两个世纪以前就这么说、这么用,而且意义基本未变。例如:
亻廷(tǐng) 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躺。 只见[4 ]公子在一张华栎木罗汉床上亻廷着,似睡不睡光景。(343)
董 搞,闹腾。多含贬义。 这事多亏我到,若叫你们胡董起来,才弄的不成事哩。(256)
捞 牵,拉。 这宋禄小厮儿们,更要上会,早把车捞在胡同口等候。(22)
引 带,领。 春暖花开,我好引着孩子们园里做活。(375)
搐(chū) 扎束,系。 小的是错搐了别人的带子。(290)
膺 充当(某一类角色) ,做(某种身份的人) 。 他在我手里膺了好几年秀才,后来拔贡出去了。(39)
嫌择 厌恶而不愿交往,嫌弃。 绍闻初心,也还有嫌择之意,及到酒酣,也就倾心下交起来。(306)
萦记 牵挂,挂记。 久后也像娄宅的少爷榜上有名,也不枉大爷归天时的一片萦记。(336)
擘画 教,教诲,开导。 这是鞋铺子哩,我爹揽上来,我妈擘画我叫扎小针脚。(793)
黄昏 夜晚,晚上。 (夏逢若) 却望见一团明火,自城隍庙后小路迎面而来,心中忖道:“好了! 好了! 这一定是卖元霄汤圆担子,不则是馄饨、粉汤挑儿,黄昏做完生意回去。我还怕啥哩。”(668)
类似的还可以举出很多来。另外,熟语如:“解心焦”(等于说解闷) 、“热剩饭”(重复别人的话或照搬别人的做法) 、“小敲打”(等于说小打小闹) 、“啥牌名儿”(啥名堂,啥名目) 、“喝晚汤”(即吃晚饭) 、“干研墨儿”(光口头上承诺或说好听话,并不见实际行动。多用于拿钱物施惠的场合) 、“刚帮硬证”(铁一般无可辩驳的证据) 、“石板上钉钉”(比喻一定而不可更改,不能变动) 等等,都还活在如今普通百姓的口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