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那朵尘埃里开出的花
类型:杂文 作者:枯荷雨声 2007-1-13 发表于 红袖添香
“倘使与你分开,我将只是萎谢了”,也不晓得如何就又碰上了这话,便止不住伤口的疼痛由表及里的蔓延开来,想当初说这话时,张爱玲该不晓得最后她是要与胡兰成分手的吧,如果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便是萎谢了,她是否还会义无反顾地去爱呢?
或许还是会的,要么她也便不是她了,这个依从自己内心的女子,又怎会因他的背弃而否决自己倾心之恋呢。他是汉奸也好,是负心汉也罢,都是自己曾用生命去爱的那个人,那么落难之时,又怎会冷眼旁观。那么孤傲的一个女子,肯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内心滚烫的热情又岂是寻常人能明了的,道义不过是披给他人的嫁衣裳,听从内心的召唤,才是张爱玲这样的女子去做的。
读她的时候,还是懵懂年少的花般季节,记得父亲说,小女孩还是不要读张爱玲的书好,于是从他的书架上把她的书统统锁进了箱子里,不读她我倒并未有遗憾,因那时有太多的书让我翻阅,一个民国女子的书是难以让我有兴趣的,倒是父亲的举动让我颇为好奇。
心中存了这样的心思,又怎可放过到手的机会。许是父亲忘记了,许是故意而为,他再次离开家去远方工作的时候,把钥匙放在了书架上,这样,我偷读“禁书”的日子到来了。
箱子里放着许多父亲禁止那时我阅读的书,而我却只先挑了这张爱玲的书来,一读之下,便是中毒终身。现在仔细想来,她的书年少的女孩确实不该读的,如若我这样读成一个痴狂之人,孤寂淡漠之人,并没有什么好的。
倘若第一本是《倾城之恋》,或者也就仅仅止于欣赏,偏偏读的却是那“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的《金锁记》,从此沉溺于她的文字难以自拔。
文字的毒药莫过于此,她深入你的骨髓,让你欲罢不能,只能任由其摆弄乱了你的心性,总还是那话,书还是少读为好,性情总不会因你读了多少的书就如何好起来,却可能因你读了很多的书而变得坏起来,书能乱性,这原也该是真理罢。这是潜移默化的,是不自觉地对文字的妥协直至投降。从前我是不承认,人怎会成了文字的奴隶,若此那么文字便该是彻底放弃的,却又不肯这么放弃,偏要自己心甘情愿去被她所左右。
大抵人都说张爱玲的文字有惊艳之感,惊艳这词用给张爱玲多少是庸俗了,却转念思之,她不正是那大俗至雅的女子吗。胡兰成在他的《今生今世之民国女子》中说:我常时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做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种艳法,惊亦不是那种惊法。
且不论这胡兰成存了多少的真情真意在此文中,只这句话,想来张爱玲曾那般爱过此人,也并不枉然。只看那些文字的名,就让人觉着一份稀罕:《流言》,《张看》,《沉香屑》,《琉璃瓦》,《花凋》。这几年看时下那些不着边际的书名看得有几分厌倦了,人的思维与创造力萎缩到这样的田地,也难怪张爱玲会说:我们下一代同我们比较起来,损失的比收获得多。例如:他们不能欣赏《红楼梦》。
端着咖啡,捧一本张爱玲的书,这怕是所谓的小资罢,怨不得人们把她奉为了小资的经典。小资是什么,其实我现在也未可知。曾有朋友说,小资就是当身上还剩一块钱的时候,也要吃的有品位。这让我不自觉地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来:他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是否小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是否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张爱玲,一如她文字中描述的:她生命里顶完美的一瞬,与其让别人给它加了一个不堪的尾巴,不如她自己早早结束了它,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于是她牢牢地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就连死也便是绝然而去的自杀,唯一的遗憾怕也就是那胡兰成了。想来,我也并不是对的,胡兰成之于她未尝不算得是圆满,因这段爱情,张爱玲有了她文学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两年,而这两年恰恰是与胡兰成在一起的。之后的传奇,谁又能说,脱离得了这段红尘中滚滚而来的爱恨情仇。
类型:杂文 作者:枯荷雨声 2007-1-13 发表于 红袖添香
“倘使与你分开,我将只是萎谢了”,也不晓得如何就又碰上了这话,便止不住伤口的疼痛由表及里的蔓延开来,想当初说这话时,张爱玲该不晓得最后她是要与胡兰成分手的吧,如果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便是萎谢了,她是否还会义无反顾地去爱呢?
或许还是会的,要么她也便不是她了,这个依从自己内心的女子,又怎会因他的背弃而否决自己倾心之恋呢。他是汉奸也好,是负心汉也罢,都是自己曾用生命去爱的那个人,那么落难之时,又怎会冷眼旁观。那么孤傲的一个女子,肯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内心滚烫的热情又岂是寻常人能明了的,道义不过是披给他人的嫁衣裳,听从内心的召唤,才是张爱玲这样的女子去做的。
读她的时候,还是懵懂年少的花般季节,记得父亲说,小女孩还是不要读张爱玲的书好,于是从他的书架上把她的书统统锁进了箱子里,不读她我倒并未有遗憾,因那时有太多的书让我翻阅,一个民国女子的书是难以让我有兴趣的,倒是父亲的举动让我颇为好奇。
心中存了这样的心思,又怎可放过到手的机会。许是父亲忘记了,许是故意而为,他再次离开家去远方工作的时候,把钥匙放在了书架上,这样,我偷读“禁书”的日子到来了。
箱子里放着许多父亲禁止那时我阅读的书,而我却只先挑了这张爱玲的书来,一读之下,便是中毒终身。现在仔细想来,她的书年少的女孩确实不该读的,如若我这样读成一个痴狂之人,孤寂淡漠之人,并没有什么好的。
倘若第一本是《倾城之恋》,或者也就仅仅止于欣赏,偏偏读的却是那“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的《金锁记》,从此沉溺于她的文字难以自拔。
文字的毒药莫过于此,她深入你的骨髓,让你欲罢不能,只能任由其摆弄乱了你的心性,总还是那话,书还是少读为好,性情总不会因你读了多少的书就如何好起来,却可能因你读了很多的书而变得坏起来,书能乱性,这原也该是真理罢。这是潜移默化的,是不自觉地对文字的妥协直至投降。从前我是不承认,人怎会成了文字的奴隶,若此那么文字便该是彻底放弃的,却又不肯这么放弃,偏要自己心甘情愿去被她所左右。
大抵人都说张爱玲的文字有惊艳之感,惊艳这词用给张爱玲多少是庸俗了,却转念思之,她不正是那大俗至雅的女子吗。胡兰成在他的《今生今世之民国女子》中说:我常时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做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种艳法,惊亦不是那种惊法。
且不论这胡兰成存了多少的真情真意在此文中,只这句话,想来张爱玲曾那般爱过此人,也并不枉然。只看那些文字的名,就让人觉着一份稀罕:《流言》,《张看》,《沉香屑》,《琉璃瓦》,《花凋》。这几年看时下那些不着边际的书名看得有几分厌倦了,人的思维与创造力萎缩到这样的田地,也难怪张爱玲会说:我们下一代同我们比较起来,损失的比收获得多。例如:他们不能欣赏《红楼梦》。
端着咖啡,捧一本张爱玲的书,这怕是所谓的小资罢,怨不得人们把她奉为了小资的经典。小资是什么,其实我现在也未可知。曾有朋友说,小资就是当身上还剩一块钱的时候,也要吃的有品位。这让我不自觉地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来:他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是否小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是否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张爱玲,一如她文字中描述的:她生命里顶完美的一瞬,与其让别人给它加了一个不堪的尾巴,不如她自己早早结束了它,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于是她牢牢地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就连死也便是绝然而去的自杀,唯一的遗憾怕也就是那胡兰成了。想来,我也并不是对的,胡兰成之于她未尝不算得是圆满,因这段爱情,张爱玲有了她文学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两年,而这两年恰恰是与胡兰成在一起的。之后的传奇,谁又能说,脱离得了这段红尘中滚滚而来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