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吧 关注:5,992贴子:66,257
  • 2回复贴,共1

我和鲁迅的巧合《(修)另一种类平民,品三国曹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和鲁迅的巧合《(修)另一种类平民,品三国曹操》
                       


    注明:我答应过一个人,写完此文后赠送。后来听说那人叫李梦雷。只是一个我看着顺眼的人,连名字都是听旁人说的,也没有什么的瓜葛。只是履行一句承诺罢了。在我不知道现在去处的情况下,各位谁见过这个人,把这篇文章的网址告诉她就行了,我这里先谢过了。《另一种类平民,品三国曹操》
 
       (2007年01月10日夜晚发现)看来,在盲目反对一切封建礼教的思潮中,说不定鲁迅就是第一个为“孔子原意的,(不同于被权势们污秽扭曲的伪礼教的,)仁义礼智信之中的真正的礼教”翻案平反的人!
           2007年01月10日下午发现)如此看来,在孔融孝与不孝这个问题上,鲁迅果然和我英雄所见略同。哈哈哈哈。在孔融孝与不孝这个问题上,如果说鲁迅给读者们展现的,是(更加偏向于)宫阙里带有泥土的栋梁,那么我给读者们展现的,就是(更加偏向于)宫阙地基与地基之中的泥土了。又或许鲁迅的栋梁与我的地基,最终都会化作泥土——静候那,沉没了日头的——彩霞。

    鲁迅说:“ 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曹操想杀他,便不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把他杀了。”我看鲁迅只是认为曹操“不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搞‘一言堂’,给孔融扣上“不孝之名”的大帽子打倒老孔。但扣上大帽子就真的不孝吗?不一定。觉得对于孔融孝与不孝的问题、鲁迅那时、并没有发表自己的定论;不对不对,2007年01月10日下午,我仔细检查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之后,发现了鲁迅认为孔融不是不孝,而是有孝的定论。于是我来举例例证,鲁迅说:“但实在曹操司马昭(又)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鲁迅也是老实人之一)以为(类似曹操的古代专权者所伪装、所扭曲的‘封建伪礼教’、曹操司马昭借用不孝之名害贤之类的恶行)如此利用,(才是真正的)亵黩了礼教,(于是老实人)不平之极,(可是却又拿这种恶人没办法)无计可施,(于是)激而变成(被压迫得索性)不谈礼教,(被压迫得)不信(这伪装的)礼教,甚至于(“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言)”地)反对(华丽而不实在的表面)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老实人其中包含了鲁迅和孔融)的本心(孔融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祖先孔子的本来原意的仁义礼智信之中的真正的孝,等等礼教)礼教,(把真礼)当作(良知)宝贝,比曹操司马昭(‘封建伪礼教’之流)们要迂执(对祖先的仁德敬重执珍)得多。”


IP属地:北京1楼2007-02-05 19:17回复
    在孔融孝与不孝这个问题上,如果说鲁迅给读者们展现的,是(更加偏向于)宫阙里带有泥土的栋梁,那么我给读者们展现的,就是(更加偏向于)宫阙地基与地基之中的泥土了。又或许鲁迅的栋梁与我的地基,最终都会化作泥土——静候那,沉没了日头的——彩霞。
    ++++++++++++++++++++++++++++++
     07.01.10夜晚发现,我当初发现这一点的时候还沾沾自喜,没想到鲁迅早就发现了。这时我感到了惭愧,为自己那时的沾沾自喜而惭愧。但是同时又感到惊异,真是又一次、碰撞的巧合。
     《上下五千年》中谈到:“晋安帝死去,刘裕认为时机成熟,就派人劝说刚刚即位的晋恭帝让位。公元420年,刘裕即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这就是宋武帝。东晋王朝在南方统治了一百零四年,到这时候灭亡了。”那么刘裕是怎样“劝说”晋恭帝让位的呢?《宋书》卷二、本纪第二,武帝中记载:“及刘氏致禅,实尧是法(想当年、曹氏家族逼迫刘氏家族让位。“高仓这个小子哪儿去了?”用电影《追捕》里的话说:高仓不是跳下去了吗。);《宋书》接着记载:“有魏告终,亦宪兹典。”(当年司马家族逼迫曹氏家族让位。用电影《追捕》里的话说:堂塔也跳下去了。)”所以电影《追捕》里说:现在该你跳了,你倒是跳哦,你怎么不跳了?现在该轮到你们司马家族被逼让位了。曹氏逼迫汉朝,司马氏逼迫魏朝,刘氏又逼迫晋朝。这说明了什么?
     这就是说,原本理应堂堂正正的靠自己打天下,你莫要偷奸耍滑!先人有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遭到的痛楚,你就不要把这痛苦强加到别人的身上。魏、晋、宋,军官连续地篡位、反复地谋篡,这难道不是中华历史给我们留下来的、鲜明的教训么?------曹操肆虐的株连九族,杀得又何止是孕妇。你曹操不想让自己的后代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地杀害、那你就仁慈点,给身怀有孕的汉帝妻子留条活路哇?曹操你不想曹家子孙被司马家族所逼迫胁迫,那你自己就不要奸猾地利用和胁迫汉帝呀?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的子孙,并没有都被别人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几率却比较高。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报复几率。因为天下人一旦知道了他们干了这样的缺德事,那么人们对曹操的后代、黑吃黑的想法也就出现的比较多了。所以,以不正当手段、巧取豪夺的曹操,被后人以恶报恶的几率是比较高的。2007年01月10日,我补充说明一下。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这里(07.01.10夜晚)刚刚发现,鲁迅早已看到了汉、魏、晋、的灭亡“略同”地出自于谋“篡”之“乱”。我当初发现这一点的时候还沾沾自喜,没想到鲁迅早就发现了。这时我感到惭愧了,为自己那时的沾沾自喜而惭愧。但是同时又感到惊异,真是又一次、碰撞的巧合。唉,是《另一种类平民,品三国曹操》把我和鲁迅绑到一块儿的,真是既无奈,又无辜。无奈得令我惭愧,无辜得令人心碎。哈哈哈哈哈哈哈。沉默,沉默,还是沉默。
    +++++++++++++++++++++++++++++

     我的头文字的处理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如果有字音字义错误的地方请提醒。

     《另一种类平民,品三国曹操》


    IP属地:北京4楼2007-02-05 19:18
    回复
      精力有限,忙于繁事,如没及时回复你,还望读者原谅。谢谢。
      发帖字数限制太累。后文请看
      修改补充在国学网http://bbs.guoxue.com/viewtopic.php?t=432078


      IP属地:北京5楼2007-02-05 19: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