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吧 关注:73贴子:391
  • 14回复贴,共1

《引力的奥秘,万有引力新解》挑战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力的奥秘,万有引力新解》挑战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摘要:本文是一篇研究引力和引力场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是——引力、引力场、磁场,电磁场,产生原理和相互关系,以及物体在引力场中的受力情况;重力、反重力的研究和社会价值;行星受引力场的影响和运行方式。
一、经典引力理论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不过在他的著作中从来没有提及引力产生的原因。
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认为,引力是大质量物体(比如太阳)使空间产生的弯曲,就像你在平展的桌布上放一个重物,使桌布产生凹陷。
我也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磁铁为何能吸引物体),很小的时候,最好玩儿的玩具,磁铁(喇叭上拆下来的),总是能吸住一些铁块,很是有趣。起笔始于半年前,历时6个月,初稿完成,所有的问题皆有了一个答案,是对是错还需要大家来验证,本文仅仅是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之上主要针对引力所作的理论性研究,力图用通俗的语言解开引力之谜!
二、美妙的引力画卷:
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小石子,泛起层层的涟漪。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如果把九大行星公转面抽象的看作是水平面,那么引力就是太阳泛起的层层涟漪。不断的向空间延伸,引力场“涟漪”也不断的衰减,消亡,一直到物体不在受到其影响。
这里太阳是溅起水波(引力场)的“石子”,赋予水(空间)之能量,如果空间是平静的“水”,那么引力就是赋予它“水波”的能量。其实,真正如同同心水波样的应该是磁场和电磁场;我并非是说空间就是引力传播的介质,空间也并非如同水波那样产生形变,空间只是引力场存在的一个场所。
引力场好比是大质量物体(天体)所产生的能量场引起的空间涟漪。引力是物质产生的能量的一种空间传递和表现形式。就如同水波和声音同样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的太阳系引力场抽象的比喻就是一副泛起层层涟漪的水波,九大行星就在这水波中环绕太阳旋转。(大质量物体)不同的物质元素组成,不同的质量,引力场能量的大小,形态,会有所不同。
这是一幅引力场的完美画卷,实际上会有所差异,比如行星的椭圆轨道,水星进动现象,都是引力场的不完美的表现,后面会做详细的解释。
三、引力的产生原理以及和电磁场的关系
不论我们看得见也好,看不见也罢,引力的的确确是存在的,如果没有引力的作用,那还真是一件大麻烦……下面就详细阐述我对引力产生原理的一些认识。
首先引力是由有质量的物体产生,物体(物质)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所有元素的基本单位,原子又是由原子核(质子、中子)以及环绕其高速旋转的电子(带负电)组成,那么引力的产生就和原子不无关系了。引力是原子结构物质产生的一种能量场,这种物质即为引力源。引力产生的原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产生的能量场。(是否和原子核有关不得而知)
引力是一个很小的力,只有当物质的质量足够大,产生的引力足够强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的到。
地球有磁场,也有引力场,既然引力场和磁场可以共生,必然有他们之间的联系。
引力、磁场、电磁场的形成——引力场和磁场、电磁场,是一种相同的能量场;磁场,电磁场,是能量场的不同表现转化形式。都是起源于原子核内电子(携带电场)的绕核高速运动,以及原子的自旋,产生的能量场。携带电场的电子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别产生引力场,磁场,电磁场。注:也有可能是电子的绕原子核的高速运动产生引力,自旋产生磁场,总之是和电子运动密切相关。



1楼2012-07-10 15:20回复
    铁、镍等金属元素在置身于铁磁场的范围内(或给其绕一圈导线通电),其元素每个原子内部电子产生磁矩(自旋磁矩、轨道磁矩),既自旋高度一致,运动轨道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产生“铁磁场”。
    铜、铝等金属导体在电压、电流(通电)的作用下,其元素中每个原子内部的电子同样产生高度一致的磁矩(自旋磁矩、轨道磁矩)从而产生“电磁场”。当这些外部作用全部消失,自由电子从新恢复“自由”,那么它所表现的就只有微弱的引力场。
    磁场、电磁场,也应划入引力场的范畴,因为他们都有吸引物体的能力。
    引力场是个能量场,我们一直把它当作是对物体的作用力,当作一种有方向的力来对待。
    引力、磁场、电磁场就像一个万花筒,“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电子的不同运动(包括旋转)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花样的能量场。
    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以三种形式存在,高温下以水蒸汽的形式,常温下(0~100度)以液体水的形式存在,低温下又以冰的形式存在。引力(物质能量的基本表现形式)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分别是引力(引力场)、磁力(磁场)、电磁力(电磁场)、甚至电磁波。引力就像水一样,在不同的条件下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规律。
    引力和热量:引力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到的能量,热量也是一种能量,我们能感受到的能量,燃起一堆篝火,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铺面而来的热量;而引力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没有引力的作用,那这个世界还真是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引力定律,计算公式:关于物体间引力的大小,计算公式,我认为万有引力定律已经很接近现实了,其计算应和物体的质量,距离,还有物体的元素(原子量)有关,比如金属,铜,铁,不同元素,相同的质量,相同的距离,引力大小有微小的差异, 或许将来可以用仪器测量,但是不容易计算出准确结果,与其用数学公式计算出不准确的结果,不如用先进的仪器进行实地测量。
    五、自由电子、电荷、磁场、电磁场、引力场、相互作用的原理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百度上的资料——“电荷electric charge ,带正负电的基本粒子,称为电荷,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皮毛摩擦后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比如都是正,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也就是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传统理论认为静止的电荷产生静电场;“静止”就是不动,不动如何排斥吸引呢?我认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因为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产生的,至于如何动?是电子的“谐振”,还是“自旋”?这我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不同的“谐振”或不同的“自旋”方向,产生了不同的静电场。两个正旋(顺时针)或负旋(逆时针)的电荷相互排斥,一个正旋一个负旋的电荷相互吸引;或者两个谐振频率相同的电荷(组成正电荷)相互排斥,两个谐振不同的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电子也好,电荷也罢,它们携带的能量到底为何物?我认为有可能是这种基本粒子的高速自旋(或谐振)产生的能量场;让一个规则的金属物体,比如球体或圆盘在真空中高速自转,应能产生类似电子电荷的能量场,自转方向不同,能量会产生不同的排斥或吸引。物体在一定温度下(绝对零度)电阻接近零,此时物体称为超导体。超导体的超导现象可能和金属在很低温度下电子自旋和运行轨迹被“冻结”有关,如能在常温下使金属原子能电子轨道(自旋)被“冻结”应能生产出常温超导体。铜、铝等导体通过电流,会产生电磁场。当两条导体的电流方向一致时,他们所产生的电磁场相互排斥;电流方向相反时,所产生的电磁场相互吸引。电磁场的方向可以用安培右手定则来判断。前面说过,电磁场的产生和方向也是电子自旋磁矩高度一致产生的,当两条导体内的电子运动轨迹一致时,也就是电流方向一致时,电磁场相互排斥。虽然电磁场是看不见的,但它的确是存在,它也会遵循一些自然法则和规律。这里有两个齿轮,相互咬合在一起(我家里的轧面机),当其中一个齿轮顺时针旋转的时候,就会带动另一个齿轮逆时针旋转;你想让两个齿轮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那么他们就互不相容了,也就是排斥。现在有两个金属圆球,可以用两个小电机分别带动他们快速旋转,将圆球同时放入静止的水中,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他们同时顺时针旋转,此时圆球的快速旋转也带动了周围的水流做相同的运动,可以看到两个小球产生的漩涡水流是有点相互排斥的,如果让两个小球旋转方向不同,那么他们产生的漩涡水流会相互融合,也就是吸引。引力、电磁场、甚至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我想他们也会遵守自然界的法则,而且这些能量场对方向性特别敏感。电磁场,磁场,理论上并非一个均匀的能量场,应有类似于水波的波峰和波谷,波峰为能量场最强的部分,波谷能量弱,不是谐振波,而是横波。波峰等于组成该物质的原子核内电子的层数。常用于导体的铜Cu为4,铝Al为3,磁性物质铁Mn、钴Co、镍Ni都为4层电子。


    2楼2012-07-10 15:20
    收起回复
      另外,磁力线(磁场)方向即为电子旋转方向。
      六、太阳系引力场如何影响行星的运行
      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太阳为恒星,所在中心位置,其余九大行星环绕其在一个平面内(黄道面)做椭圆轨道运行。我们的太阳系中九大行星,早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在太阳的引力场涟漪中静静的环绕。
      地球…以及其他星球在太阳系中的环绕运动,其能量应该来源自恒星太阳的引力场,太阳的自旋,….影响了太阳系的引力场。我们的太阳系中,恒星太阳的组成成份是:氢约占71%, 氦约占27%, 其它元素占2%。氢原子原子核质子数是1,和外电子数也是1。氦元素原子核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2,具备产生引力的条件。太阳引力场如同平静的水面(空间),投入的一颗石子(太阳)产生的涟漪,太阳内部的高压,是引力变得如此有规律的内在原因。太阳的引力场是不断产生的,所以这个涟漪也是由中心不断的向外扩散,由于太阳自转,也会带动空间引力场的转动,形成了一个涡旋引力场。 太阳质量占了太阳系的99.86%,其他行星只占很小一部分,我认为其他九大行星环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能量来自太阳自旋形成的涡旋引力场。行星之间引力场,可以在水中同时投入两颗石子,产生两个涟漪,来观察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开始是相互排斥的,然后逐渐的消融,融合到一起。行星之间的引力场可能会有相互的排斥作用,就比如电场,磁场有吸引物体的作用,不能说两个电场,磁场就一定会相互吸引!但是太阳太大了,太阳系引力场完全包容其他行星的引力,那么其他行星在太阳如此广阔胸怀的引力场中只能做俘虏了,行星的自转和高速运行,会抵消太阳引力场的吸引作用。假设银河系中有两个质量相等的行星,只是他们的物质组成不同,那么他们的引力场大小(强度)也会不同,简单的以引力和质量成正比是有局限性的。 黑洞引力场——有人问黑洞的引力场,这个问题还真是没研究过,经过几天的思考,我认为黑洞的引力场的确比较特殊,其所产生的引力场比恒星要大的多,也更加的紧密,吸引力更大,以致光都无法逃脱,仅此而已。 水星进动的特殊性——水星,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九大行星中最小的行星,并且是太阳系中运行最快的星球。这里,只研究水星的一个奇怪的运行特点,那就是水星进动;引用中国一个古来的成语来解释水星的这种怪异的运行方式;让我们来“刻舟求剑”,我们把水星轨道看作一个圆圈,分成360度(逆时针),水星公转周期是88天,太阳自转是27天(赤道处),现在假设水星在太阳近日点处,我们将此处水星轨道标记为A1(0度),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太阳表面)标记为B1(0度),当水星环绕太阳转动一周,回到位置A1的地方,那么太阳已经自转了3.26圈,太阳标记B1的位置目前是水星轨道的93.6度,可见A1和B1已经无法相对应了,刻舟无法得到剑了。那么水星相对于太阳此刻的位置,引力场和原来相对于A2的位置高度一致么?地球在赤道和南北两极引力场强度还不一样,就算同是赤道附近,引力场也有微小的差异,何况太阳那么大,我们凭什么把太阳想象的那么完美?太阳引力场的不均衡,太阳的自转,应是造成水星进动的主要原因!因为水星离太阳最近,其环绕太阳的周期最短,所以其进动就比较明显了。 太阳系就像一个大“表” ,黄道面是表盘,太阳是那定盘的“星”,九大行星是表针,九大行星每一时刻都有自己不同的位置,周而复始的运转,太阳巨大的引力场就是给予这些“表针”运转的能量所在。
      开普勒第一定律:“每一颗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为何行星围绕太阳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而不是一个圆形?主要考虑一点,那就是太阳并非静止不动,除了自转它还环绕银河系高速移动,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速度为250公里/秒,这么快的速度,足以让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跟不上太阳的步伐。太阳向“前进”的时候,其它行星向后跑,凭什么认为此时他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近?一个向前,一个向后,轨道自然就是椭圆了。如果太阳系是静止的,那么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轨道应该是圆形。形象化比喻,一个球体在水中自转的同时还在向前移动,那么带动的水波自然会形成一个椭圆形(引力场)。
      


      3楼2012-07-10 15:20
      回复
        如果广义相对论是对的,假设有两个大质量的物体,质量完全相等,一个太阳,一个黑洞,太阳体积要大的多,黑洞体积小的多,不知道他们谁的引力更大,或者说谁的空间曲率更大。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都是“完美”的引力理论,过度依赖数学公式了,忽略了物理学的观察。我们真的了解引力么?
        七、地球磁场产生原理的研究
        地球磁场是如何产生的,目前有很多学说, 1、永磁体学说;2、内部电流学说;3、电荷旋转学说;4、压电效应学说;5、旋磁效应学说;6、温差电学说;7、发电机学说;8、旋转体效应学说;9磁力线扭结学说;10霍尔效应学说;11、电磁感应学说。
        首先要考虑和磁场关系密切一个因素,那就是居里点(居里温度),磁性材料达到某一温度磁性消失,这个温度称为居里温度。铁元素的居里温度是 1043度,镍元素的居里温度是 631度
        地球磁场的产生:地球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内地核,地核的组成主要是铁、镍元素,半径为3480千米,密度12.9/立方厘米,温度约是4000~6000度,很显然超过了组成地核的物质铁、镍的居里温度,所以应该不会产生磁性。但是有一点,外地核的压力高达136万个大气压,内地核更是高达360万个大气压。所以我认为地球磁场的产生是因为含有大量的磁性物质铁、镍,以及内部超高的压力。高温使其失去磁性,而高压又使其恢复磁性,并且更强,类似电压使导体产生电磁场。地球磁场的产生原理——高压磁效应学说。
        磁性物质在达到一定温度便失去磁性,这个温度临界点叫做“居里点”,磁性在高温下消失,也许(假设)在高压下又可恢复,并且随着压力的增高磁场强度随之增大(有待验证)。
        关于磁偏角,这应该和地核的构成有关,理论上认为外地核为熔融的液态,内地核为固态,随着地球的自转,内外地核之间也会发生一些移动,形成磁偏角,甚至某些时刻磁极还会来个大翻转。根据现有的理论进行推理——假设地核为一固态磁性金属球体,外核为熔融状液态岩浆,地球在不断的自转,此时因为外核液态的原因,外核和内核自转并非完全同步,而是有微小的差异,内核自西向东绕地球竖轴旋转的同时,还会有极小的自北向南绕横轴旋转,这就形成了南北极不断移动并在一定时期完全调转的现象,这可能需要几万年的时间来完成。也许什么时候地球外核的岩浆绝对冷却下来,成为固体形态,那么地球磁场也将会固定下来。此时地震也许不会在发生;
        地震的发生--
        地震有没有时间和地点顺序以及规律?我认为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地震的规律大多数很可能相反,是自东向西发生和发展。因为地球特殊的构造,内地核和地幔、地壳之间被一层熔融的外地核(岩浆)所隔开,整个地球的自转变得并不是非常协同,有可能因此产生了地球板块的漂移的主要原因,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假设外地核的熔岩层完全“冻结”失去能量,那么整个地球将变得更加协调。地球板块将不再漂移,地震也将逐渐的消失和不再发生。
        据说鸟类可以看到地球磁场,已知很多动物都可以感受到磁场变化,比如蜜蜂、海龟…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轨道卫星可以监测地球引力场和磁场的变化,以此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八、引力(重力)、反重力的研究和社会价值。
        深入研究引力以及引力场,有助于将来研发成功反重力系统,为人类走向宇航时代奠定基础。
        反重力系统研发成功的意义:英国科幻小说作者威尔斯在1901年发表的科幻作品《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中描述了“反重力”,能够屏蔽重力影响,使宇宙飞船飞向月球,反重力已经成为人类一个多世纪的梦想。有消息说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正在研究一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可能在将来某一天彻底改变一个世纪来的推进技术。波音公司进行的反重力研究概括起来就是该公司一个名为“先进空间推进技术重力研究(GRASP)”的项目。
        《简氏防务周刊》获得的一份有关文件阐述了波音公司认为该项目获得成功的重大意义。文件中写道:“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航空航天事业。”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世界。汽车、火车、轮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统,都能通过“无推进剂推进”一种从重力场中获取能量的模式来驱动,人类将会走向真正的星际探索时代。
        作者:灰太狼
        18931132六一七
        aodesai@foxmail.com
        ------------------------------------------------------------------------------------------------------
        首先感谢您看到最后!难道您就不想说点什么吗?请留下您宝贵的墨宝,您对我的文章和理论的看法;欢迎大家转发您的博客,欢迎记者朋友转发到其他杂质,谢谢~
        本文虽内容不多,却用了我20年时间思考,三年写作,每一个问题都要经过“冥思苦想”,才能“茅塞顿开”,引力的产生原理,地球磁场的产生原理,我想目前科学界都是一个谜团吧?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科学的兴趣。
        筹建反重力研究实验室,寻求赞助公司!!
        18931132六一七 杨泽江
        aodesai@foxmail.com
        


        4楼2012-07-10 15:20
        回复

          三、引力的产生原理以及和电磁场的关系
            不论我们看得见也好,看不见也罢,引力的的确确是存在的,如果没有引力的作用,那还真是一件大麻烦……下面就详细阐述我对引力产生原理的一些认识。
          首先引力是由有质量的物体产生,物体(物质)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所有元素的基本单位,原子又是由原子核(质子、中子)以及环绕其高速旋转的电子(带负电)组成,那么引力的产生就和原子不无关系了。引力是原子结构物质产生的一种能量场,这种物质即为引力源。引力产生的原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产生的能量场。(是否和原子核有关不得而知)
          引力是一个很小的力,只有当物质的质量足够大,产生的引力足够强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的到。 地球有磁场,也有引力场,既然引力场和磁场可以共生,必然有他们之间的联系。
            引力、磁场、电磁场的形成——引力场和磁场、电磁场,是一种相同的能量场;磁场,电磁场,是能量场的不同表现转化形式。都是起源于原子核内电子(携带电场)的绕核高速运动,以及电子的自旋,产生的能量场。携带电荷的电子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别产生引力场,磁场,电磁场。注:也有可能是电子的绕原子核的高速运动产生引力,自旋产生磁场,总之电子的运动是产生引力的主要原因。
            这里以三个金属元素为例,先看“铁”元素,铁原子结构及电子排列为 +26,2、8、14、2,故铁原子可以产生4层引力层;再以铜元素为例,铜元素 +29,2、8、18、1,故铜原子也可产生4层引力层;铝元素的原子结构为 +13,2、8、3,所以铝元素可以产生3层引力层。这三个金属元素产生的引力场形态和核外电子运行轨迹相一致,并且根据原子内电子层次产生相应强弱的引力层。金属“铜”和“铝”是最常见的导体,当给他们通电的时候会产生电磁场,这个大家都知道,可谁知道金属铜会产生4层电磁场,而铝只有三层电磁场呢?
            铁、镍等金属元素在置身于铁磁场的范围内(或给其绕一圈导线通电),其元素每个原子内部电子产生磁矩(自旋磁矩、轨道磁矩),既自旋高度一致,运动轨道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产生“铁磁场”。
            金属物质,比如铜、铝等导体在电压、电流(通电)的作用下,其元素中每个原子内部的电子同样产生高度一致的磁矩(自旋磁矩、轨道磁矩)从而产生“电磁场”。当这些外部作用全部消失,自由电子从新恢复“自由”,那么它所表现的就只有微弱的引力场。
            电磁波,一个规律变化的电磁场而已,我认为电磁波也是来自电子的运动产生的能量扩散和能量轨迹,变化的电磁场引起的能量向空间进行扩散。
            引力作用其实就是有质量的物体在引力场中的受力作用,是物体由引力场能量小的地方向引力场能量大的地方移动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的理论认为“引力场”和“电磁场”都是带电荷的电子运动产生的能量场,是电子不同运动方式产生的能量扩散和能量轨迹,他们是一种相同性质不同形态的能量场。
            “统一场论”:上个世纪科学家一直试图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的关系统一起来,这样的理论称之为“统一场论”。不过一直没有能成功,据说爱因斯坦后半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引力场是个能量场,我们一直把它当作是对物体的作用力,当作一种有方向的力来对待,既物体向引力源靠近的力。有质量的物体不一定都产生引力场,不论其是否会产生引力,不论物体是否产生引力场,只要它在地球这样的星体周围,只要它在引力场的范围内,都会受到引力场的作用。看起来这就像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引力一样。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说某种物质可以屏蔽引力场,这就说明引力具有很强的穿透作用,但是太阳引力场是否能穿透地球这样直径的行星,还值得怀疑,我倾向于认为引力的穿透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地球这样直径的星体,引力作用可能只作用于星体的一定范围内。
            引力、磁场、电磁场就像一个万花筒,“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电子的不同运动(包括旋转)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花样的能量场。
            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以三种形式存在,高温下以水蒸汽的形式,常温下(0~100度)以液体水的形式存在,低温下又以冰的形式存在。引力(物质能量的基本表现形式)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分别是引力(引力场)、磁力(磁场)、电磁力(电磁场)、甚至电磁波。引力就像水一样,在不同的条件下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规律。是电子不同运动方式产生的能量扩散和能量轨迹,他们是一种相同性质不同形态的能量场。


          7楼2012-08-05 10:43
          回复

            五、磁场、电磁场的分层结构
              物理小实验,磁铁产生的磁场分层结构,用磁铁在沙堆里吸附一些铁屑,然后将铁屑放置到一张硬纸板上(或玻璃),接着用磁铁(普通铁氧体磁铁)在下面晃动,可以看到纸板上面的铁屑随着磁铁的晃动有规律的排列成圆环状,而且分成几个层次,说明磁铁产生的磁场并非均匀的能量场,而是分层圆形结构,分的层数和每层磁力强弱和磁铁的原子内电子结构密切相关,在此实验中铁氧体磁铁磁场分布为四层,和他的原子结构中电子排布相符合,其元素原子内电子数最多的那层形成的磁场强度最强。
              钕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2、8、18、22、8、2 ;此实验换用磁力较强的钕磁铁,可见铁屑分成6个圆圈分布,由此可证明其磁场结构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一致。
              电磁场实验:金属元素铜原子结构为:+29,2、8、18、1,核外电子排布为4层,当给铜导体通电时可在其周围空间产生4层环状磁力层;铝元素的原子结构为 +13,2、8、3,核外电子排布为3层,所以当给铝导体通电时可以产生3层环状磁力层,由于铝元素核外电子数较少,层数较少,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的磁场弱于铜元素,其他金属元素同于此规则。综述,电磁场的产生和组成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密切相关,金属导体通电后产生电磁场的层数(磁层)和组成该金属(包括合金)的原子核外最多电子层数成正比!!(比如铜铝合金,那么产生的电磁场层数以原子含电子层最多的铜金属成正比)。金属“铜”和“铝”是最常见的导体,在给他们通电的时候会产生电磁场,其电磁场形态和元素内电子排布密切相关。
              查阅过很多资料,尚未有提出过磁场和电磁场分布层数和组成该金属的原子核内电子排布层数成正比的研究观点。两块磁铁的发现申请诺贝尔物理学奖不介意吧?
              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此实验可侧面证明磁场、电磁场,都是带负电荷的电子运动产生的能量场。是电子不同运动方式产生的能量扩散和能量轨迹,他们是一种相同性质不同形态的能量场。我相信磁场、电磁场的分层形态和电子排布密切相关。
              实际应用:通过改变电子的运动轨迹,也许能制造出反重力装置来。在发电机磁感应线圈导体中加入一些所含电子数多的元素(某些合金材料),或可制造出高性能的发电机和电动机来。
            六、太阳系引力场如何影响行星的运行
              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为恒星,所在中心位置,其余八大行星环绕其在一个平面内(黄道面)做椭圆轨道运行。我们的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早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在太阳的引力场涟漪中静静的环绕。地球…以及其他星球在太阳系中的环绕运动,其能量来源自恒星太阳的引力场,太阳的自旋,….影响了太阳系的引力场。
              假设太阳是水中的一个大球体,引力是水(引力为太阳所产生),八大行星点缀在水中不同位置,太阳的自旋带动了水的自旋,水的自旋又带动八大行星的绕太阳这个球体的转动,这就是抽象的太阳系运行原理。地球、以及其太阳系八大星球在太阳系中的环绕运动,其能量来源自恒星太阳的引力场,太阳的自旋,由内到外的带动并影响了太阳系的引力场。
              我们的太阳系中,恒星太阳的组成成份是:氢约占71%, 氦约占27%, 其它元素占2%。氢原子原子核质子数是1,和外电子数也是1。氦元素原子核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2,元素结构相对单一,所以恒星太阳的引力场是比较“规范”的。太阳引力场如同平静的水面(空间),投入的一颗石子(太阳)产生的涟漪,太阳内部的高压,是引力变得如此有规律的内在原因。太阳的引力场是不断产生的,所以这个涟漪也是由中心不断的向外扩散,由于太阳自转,也会带动空间引力场的转动,形成了一个旋转的引力场。
              太阳质量占了太阳系的99.86%,其他行星只占很小一部分,我认为其他八大行星环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产生来自太阳自旋带动其产生的引力场随之也会发生转动,就像水中的球体自转带动水也随着转动一样的道理。行星之间引力场,可以在水中同时投入两颗石子,产生两个涟漪,来观察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开始是相互排斥的,然后逐渐的消融,融合到一起。行星之间的引力场可能会有相互的排斥作用,就比如电场,磁场有吸引物体的作用,不能说两个电场,磁场就一定会相互吸引!但是太阳太大了,太阳系引力场完全包容其他行星的引力,那么其他行星在太阳如此广阔胸怀的引力场中只能做俘虏了,太阳的引力场范围非常非常大,其他八大行星引力场和太阳引力场范围相比不值一提,完全被太阳引力场包容,只有被动跟随的份儿了。
            


            8楼2012-08-05 10:44
            回复

                关于光,光是直线行进的,我们的恒星太阳背后的恒星发出的光源,通过我们的恒星引力场之时会发生偏折现象,我不认为光是因为沿着弯曲的时空依然在走直线,而是受到引力场的作用而被吸引,使其直线传递发生了弯曲而已。
                假设银河系中有两个质量相等的行星,只是他们的物质组成不同,那么他们的引力场大小(强度)也会不同,简单的以引力和质量成正比是有局限性的。
                黑洞引力场:这个问题应该先证实黑洞是否存在,假设黑洞是存在的,那么这个另类的天体引力场的确比较特殊,其所产生的引力场比恒星要大的多,也更加的紧密,吸引力更大,以致光都无法逃脱,仅此而已。黑洞的构造尚不明确,所以其产生的引力目前无法判断。
                水星进动的特殊性——水星,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九大行星中最小的行星,并且是太阳系中运行最快的星球。这里,只研究水星的一个奇怪的运行特点,那就是水星进动;引用中国一个古来的成语来解释水星的这种怪异的运行方式;让我们来“刻舟求剑”,我们把水星轨道看作一个圆圈,分成360度(逆时针),水星公转周期是88天,太阳自转是27天(赤道处),现在假设水星在太阳近日点处,我们将此处水星轨道标记为A1(0度),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太阳表面)标记为B1(0度),当水星环绕太阳转动一周,回到位置A1的地方,那么太阳已经自转了3.26圈,太阳标记B1的位置目前是水星轨道的93.6度,可见A1和B1已经无法相对应了,刻舟无法得到剑了。那么水星相对于太阳此刻的位置,引力场和原来相对于A2的位置高度一致么?地球在赤道和南北两极引力场强度还不一样,就算同是赤道附近,引力场也有微小的差异,何况太阳那么大,我们凭什么把太阳想象的那么完美?太阳引力场的不均衡,太阳的自转,应是造成水星进动的主要原因!因为水星离太阳最近,其环绕太阳的周期最短,所以其进动就比较明显了。
                太阳系就像一个大“表” ,黄道面是表盘,太阳是那定盘的“星”,九大行星是表针,九大行星每一时刻都有自己不同的位置,周而复始的运转,太阳巨大的引力场就是给予这些“表针”运转的能量所在。
                开普勒第一定律:“每一颗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为何行星围绕太阳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而不是一个圆形?主要考虑一点,那就是太阳并非静止不动,除了自转它还环绕银河系高速移动,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速度为250公里/秒,这么快的速度,足以让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跟不上太阳的步伐。太阳向“前进”的时候,其它行星向后跑,凭什么认为此时他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近?一个向前,一个向后,轨道自然就是椭圆了。如果太阳系是静止的,那么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轨道应该是圆形。形象化比喻,一个球体在水中自转的同时还在向前移动,那么带动的水波自然会形成一个椭圆形(引力场)。
              


              9楼2012-08-05 10:44
              回复


                IP属地:重庆11楼2013-09-04 10:08
                回复
                  很有意思~~
                      ------人生的两大悲剧:万念俱灰&踌躇满志。很可惜我两样都占据了


                  IP属地:重庆12楼2013-10-10 22:33
                  回复
                    楼主辛苦了,我说两点,第一:在原子层面原子核无论质量体积都占了绝对地位,而楼主只考虑电子是不对的。引力,斥力与夸克有关。第二引力穿透性,如果在地球外侧的火木土被地球挡了,就会逃逸吗?前文还说引力不会被屏蔽,后面又忘了?第三,冥王星已被开除出行星之列了。仍是八大行星。要挑战爱因斯坦还要努力啊。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10-19 23:21
                    回复
                      另不能小看数学,也许数才是世界的本质。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10-19 23:24
                      回复
                        我们看到铁屑在磁铁作用下形成有规率的一圈圈的,那是因为铁屑太大在磁力线方向上排成了队伍,但磁场是没有层极的,它随距离变大而减弱,这个变化是连续的。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10-20 19:29
                        回复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一。有一种东西叫做“中子星”。就是星体失去了所有的电子,剩下的中子无间隙的集合体。中子星的引力也极大。旋转的速度也就每秒几十到几百圈。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快。那它的引力是从何而来。
                          二。电子的运动形式,没人真正见过,现在只是推测。电子还有一个特性,空间不唯一,也就是说,同一时刻电子既在A点又在B点。你说的那种绕转联动性站不住。
                          三。熵 按照你说的,熵一定会阻止其运动发展规律。


                          IP属地:陕西16楼2013-11-13 1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