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璇玑图诗】——空前绝后的回文连环诗】
为才女兼美女的苏蕙所作
苏蕙 ,字若兰,前秦始平人,生长于一个当地的一个富实人家,她肤色细腻,明眸 皓齿,举止娴雅,完全象一个江南女子一样秀美。她不管屋外纷飞的战火,一心沉醉于 诗词歌赋之中,性情与当时热衷于玩枪弄刀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 也就全部寄托在诗文之中。她的诗文辞句清雅,情感浓郁,表达方式往往又玄秘莫测, 所以她的才华几乎就没人重视,她从未遇到过一个能与她谈诗论文的知音。由此一来, 便形成了一种自怨自艾,孤芳自赏的心态,恰恰就象一株空谷中的幽兰。到了婚嫁的年龄,她毫无选择地嫁给了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出阁前,满心期盼能遇 上一位知情可意的夫婿,谁知这窦滔将军,生来一介武夫,骑马射箭、玩弄刀枪倒是十 分在行,而对苏蕙,除了喜欢她的美貌外,至于什幺文才诗意,他可是一点也无法欣赏。 苏蕙大失所望,因而也愈加地落落寡欢,还不时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发上一通脾气。 窦滔起初还算依顺着她,觉得漂亮的妻子,偶尔发发脾气也就宽容算了,可后来他 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作了偏房。这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 对她宠爱不已。苏蕙看到赵妾那副媚态,心里自然窝心,不由得拿出正室的身份叱责她。 赵妾不敢与她直面对抗,就不时地在窦滔耳边数落苏蕙的不是,窦滔对妻子也就越来越 冷淡了。
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当时苏蕙正为赵妾的事情生气,赌气说不去。这话正中赵阳台下怀,她极力怂恿窦滔,说苏蕙不去就不必勉强。于 是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了。苏蕙独自守在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到寂寞难耐。丈夫在身边时,不太能感 觉出他的多少好处来,现在一离开,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真是一日夫妻百日思啊! 她不由得有些悔恨当初的负气了。悔恨之余,她便夜以继日地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一天,她心不在焉地把 玩着一只精巧的小茶壶,壶身上绕着圈刻了一圈字——“可以清心也”,她玩着玩着, 忽然发现这五个字不论从那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一句颇有意趣的话。于是灵感顿至, 她设想可以利用这种巧妙的文字现象,来构成一些奇特的诗。 这时,她正有满腔的幽思和深情想有抒发,现在又找到了这种奇巧的表达方法,于是废寝忘食地进行构思。构思既成,她又费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把诗织在锦缎上,这副 锦缎长宽都是八寸,上面织有八百四十一个字,分成二十九行,每行也恰是二十九字, 每个字纵横对齐;这些文字五彩相间,纵横反复都成章句,里面藏着无数首各种体裁的 诗,诗意多为倾诉她的思念之情。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 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 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当然,其中也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 深邃而不变。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知其中 有何含意,可对诗文不甚通解的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 的一片深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旁人询问其故,窦滔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我家的语言,不是我家的人,莫能解之。” 当即,窦滔派遣了一批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自此,夫妻恩爱日深,窦滔也渐渐跟着苏蕙学习诗词,两人常常一同流连于诗词的海洋中。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 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 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 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 无法分辨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 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总计八百四十一字,没有标点的“璇玑图”这八百四十一个字排成的“文字方阵”,竟然能衍化出数以千计的各种诗体的诗来,读法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们要想彻底读懂,纵使花上几年工夫,也不是 人人能做到的;而当初苏蕙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不但构思好,还要织在锦缎上,靠的除 了她的一腔深情外,也绝对少不了她的绝世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