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城50周年系列:平顶山铁路五十年(1)
上个世纪60年代,在北京工作的李光华回平顶山探亲。他买的车票是北京至申楼西(现西站街北端),行李托运单的目的地却是申楼站(原址在平东站与东工人镇之间)。刚开始,李光华没在意这个细节上的出入,在火车上和一位乘客攀谈时才从对方口中得知,申楼和申楼西不是一个地方,中间还差几公里呢,要
是到申楼西下车再到申楼取行李就麻烦了。列车在申楼停靠时,李光华抓紧时间下车改办了托运手续。
再后来,随着我市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李光华就很少走申楼西站了,更多地是从平顶山火车站上、下车。不过到现在,他给晚辈讲这件事时还会说,申楼才是平顶山最早的火车站。
从上世纪50年代的申楼车站,到新世纪的平顶山东站,短短50个春秋,平顶山铁路的发展不仅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兴起,还记载了许多普通人的聚散离合。
孟宝线结束平顶山无铁路历史
平顶山铁路的发展始于横贯我市的孟宝铁路线。
据平顶山东站站长邓凤祥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平顶山煤炭资源的发现,建设煤炭基地和原煤外运的问题也摆在了建设者的面前。孟宝线东起京广铁路孟庙车站810公里加210米(京广铁路里程)处,西至宝丰车站与焦柳铁路接轨处。全长99.2公里,总延长159.9公里,营业里程100.3公里。
修建孟宝线不仅是为了解决我市煤矿煤炭外运问题,另一个目的是使京广铁路与当时要修建的焦柳铁路联成网络。此段铁路分三个阶段修建:
第一阶段是修建孟平支线。即孟庙至平顶山东(原申楼),线路里程为63.31公里。1955年,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开始勘探设计孟平铁路线。原设计方案为自京广铁路临颍车站接轨,在施工定测时发现临平支线将穿过治淮分洪区,路堤易浸水,且修建大桥多,遂放弃原方案,考虑自孟庙车站接轨,经仲李、裴城、丁营、前聂至平顶山。该线路沿线地势平坦低洼,线路方向顺直,较原方案理想得多。1956年4月,铁道部第四、五两个工程局开始施工兴修孟平线。次年3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平顶山第一条铁路竣工,7月1日交付运营。7月16日8:05和13:45,分别从申楼站和漯河站开出了304次和303次混合列车,正式结束了平顶山无铁路的历史。
第二阶段是修建平宝线。实际上是自孟平线51公里处的田庄接轨,经平顶山至宝丰,全长50.96公里。该线还可自宝丰向东与当时的平顶山矿务局矿区铁路相连,有利于矿区原煤外运,解决申楼车站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平宝线于1958年10月开工,在进行桥涵和部分土方施工后,因国家投资压缩,于次年10月停工。
1960年11月,矿区煤炭亟待外运,申楼车站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平宝线又恢复施工。1961年10月再次停工。1962年12月再度复工。直到1963年6月,这条线路才得以通车。
第三阶段是修建平宝联络线。从孟平支线57.2公里处接轨,向西至宝丰,全长39.2公里。其中,从接轨处开始28.4公里为新建线路,其余10.8公里为矿区既有铁路连接而成。同时另建了一条并行线作矿区线。这条线路于1969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由铁道部第四工程局五处承建。1970年3月接轨,1971年11月开始运营并与原孟平支线合并为孟宝线。
至此,经过14年的努力,贯穿平顶山的重要铁路线孟宝线全线竣工,为平顶山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个世纪60年代,在北京工作的李光华回平顶山探亲。他买的车票是北京至申楼西(现西站街北端),行李托运单的目的地却是申楼站(原址在平东站与东工人镇之间)。刚开始,李光华没在意这个细节上的出入,在火车上和一位乘客攀谈时才从对方口中得知,申楼和申楼西不是一个地方,中间还差几公里呢,要
是到申楼西下车再到申楼取行李就麻烦了。列车在申楼停靠时,李光华抓紧时间下车改办了托运手续。
再后来,随着我市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李光华就很少走申楼西站了,更多地是从平顶山火车站上、下车。不过到现在,他给晚辈讲这件事时还会说,申楼才是平顶山最早的火车站。
从上世纪50年代的申楼车站,到新世纪的平顶山东站,短短50个春秋,平顶山铁路的发展不仅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兴起,还记载了许多普通人的聚散离合。
孟宝线结束平顶山无铁路历史
平顶山铁路的发展始于横贯我市的孟宝铁路线。
据平顶山东站站长邓凤祥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平顶山煤炭资源的发现,建设煤炭基地和原煤外运的问题也摆在了建设者的面前。孟宝线东起京广铁路孟庙车站810公里加210米(京广铁路里程)处,西至宝丰车站与焦柳铁路接轨处。全长99.2公里,总延长159.9公里,营业里程100.3公里。
修建孟宝线不仅是为了解决我市煤矿煤炭外运问题,另一个目的是使京广铁路与当时要修建的焦柳铁路联成网络。此段铁路分三个阶段修建:
第一阶段是修建孟平支线。即孟庙至平顶山东(原申楼),线路里程为63.31公里。1955年,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开始勘探设计孟平铁路线。原设计方案为自京广铁路临颍车站接轨,在施工定测时发现临平支线将穿过治淮分洪区,路堤易浸水,且修建大桥多,遂放弃原方案,考虑自孟庙车站接轨,经仲李、裴城、丁营、前聂至平顶山。该线路沿线地势平坦低洼,线路方向顺直,较原方案理想得多。1956年4月,铁道部第四、五两个工程局开始施工兴修孟平线。次年3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平顶山第一条铁路竣工,7月1日交付运营。7月16日8:05和13:45,分别从申楼站和漯河站开出了304次和303次混合列车,正式结束了平顶山无铁路的历史。
第二阶段是修建平宝线。实际上是自孟平线51公里处的田庄接轨,经平顶山至宝丰,全长50.96公里。该线还可自宝丰向东与当时的平顶山矿务局矿区铁路相连,有利于矿区原煤外运,解决申楼车站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平宝线于1958年10月开工,在进行桥涵和部分土方施工后,因国家投资压缩,于次年10月停工。
1960年11月,矿区煤炭亟待外运,申楼车站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平宝线又恢复施工。1961年10月再次停工。1962年12月再度复工。直到1963年6月,这条线路才得以通车。
第三阶段是修建平宝联络线。从孟平支线57.2公里处接轨,向西至宝丰,全长39.2公里。其中,从接轨处开始28.4公里为新建线路,其余10.8公里为矿区既有铁路连接而成。同时另建了一条并行线作矿区线。这条线路于1969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由铁道部第四工程局五处承建。1970年3月接轨,1971年11月开始运营并与原孟平支线合并为孟宝线。
至此,经过14年的努力,贯穿平顶山的重要铁路线孟宝线全线竣工,为平顶山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