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佛家吧 关注:41贴子:739
  • 1回复贴,共1

历史上的佛教与道教的辩论记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定义。这里所说的“佛道大辩论”,应该是指佛、道双方遵从帝王统治者的召集,会辩于朝堂大殿的情况。在帝王垂鉴判断的同时,有时由朝臣儒士作裁判,断定胜负。这种御座前的诘难辩论,近则关乎一身之荣辱,远则关乎一教之盛衰,所以常常十分激烈。类似于这样的辩论,较为重大的算来应该有14次。
另外还有一些佛道之间在御前的讲论,有的带有讲道的性质,目的是让统治者了解佛、道两教的教义。有的也会比较双方优劣,但规模影响不足。有的属于应景祈祷一类,如因帝王寿诞、祈雨祈雪等邀请佛道双方前来讲论,这些也是发生于朝堂之上的议论。如果要把这些全都算上的话,历史上佛、道殿前共论的总次数应该在30次以上。
以下是历史上有过记载且影响较大的14次佛道大辩论。
1、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朝廷召集清通观道士姜斌与融觉寺僧人昙无最对论佛、道二教先后。姜斌引《老子开天经》,言佛为老子侍者。昙无最引《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等,谓佛生于老子之前,以驳姜斌无理之说。据传昙无最驳倒了姜斌的论据,又证明《开天经》系伪造。孝明帝怒姜斌以《老子开天经》之伪书来虚妄惑众,拟处以死刑,西域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苦谏乃止,方得以赦免,改配徙马邑。
2、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文宣帝敕召沙门与道士对辩,道教辩败,敕道士削发为僧,遂使齐境“国无两信”。
关于这场辩论,佛教典籍《集古今佛道论衡》记载了一个较为神奇的故事。大意是:九月,文宣帝下召,佛、道双方的宗师十几人上殿辩论,道教一方以金陵道人陆修静为代表,佛教一方以上统法师为代表。起初,陆修静的弟子祝诸作法,竟使僧人们的衣物或飞或转、在梁木上或横或竖,参辩的高僧们没学过方术,默然无一能对。朝臣士子起初以为陆修静的弟子获胜,在场道士也都欢呼雀跃,高谈自夸,称“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此时文宣帝命上统法师与陆修静比试,上统回话称:“方术小伎俗儒耻之,况出家人也?然天命令拒,岂得无言?可令最下坐僧对之”。即命在最末座的一位法名叫昙显的和尚出列比试,这位昙显别人不认识,只有上统法师知其深量,私下结交。昙显现场喝得酩酊大醉,“昂兀而坐”。两名待者扶昙显上台,昙显笑称:“刚才我饮酒大醉,耳中听到:佛门现一,道方当现二,此话当真?”道士说:“当真”。昙显即翘足而立,说:“我已现一,卿可现二”。道士们却做不到。昙显又说:“刚才祝诸道长让衣物飞扬起来,现在让我再试试吧?”叫人再取来禅师的衣服,让道士们再次做法,这回任凭诸道士一齐奋发祝祷,但是衣服却一动不动。文宣帝命令把衣服拿上来,但是十几个人都拉不动。昙显又叫把衣服放在梁木上,又让道士们念咒,但仍无一应验。道士们相顾无赖,却仍辩称自己高强,说:“佛家自号为内,内则小也,诏我道家为外,外则大也”。昙显应声曰:“若然则天子处内,定小百官矣”。陆修静与其门人都缄口无言了。此时帝已明曲直。
当然,《集古今佛道论衡》作为佛教典籍,所陈述的过程倒底真实性如何,也是令人质疑的,但并不影响这场辩论的胜负。
3、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武帝集百官、道士、沙门、名儒2000余人,讨论释、老,皇帝御正殿,判定以儒教为先,佛教为后,道教最上。
4、北周武帝建德二年(公元573年),十二月,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辩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居后。另说始定出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居后的位次,但由于名僧僧昄、僧猛、静蔼、道积等人奋起抗争,而未能实现。次年五月,周武帝再次召集大臣、名僧、高道进行辩论,在会上佛、道两家斗争非常激烈。据传佛门智炫力挫道方张宾,周武帝为道教护短,斥佛教不净,智炫答道:“道教不净尤甚。”。上述三次辩论在北周武帝组织的多次佛、道、儒三教辩论会中较具代表性,据传自卫元嵩上书“省寺减僧”以来,武帝未能即决,遂自天和至建德中,曾七次令争辩三教先后,一说为八次。武帝本只想罢斥佛教,但在辩论中道教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因此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僧猛亲自诣阙,陈不可排佛者十八条,以非难道教;静蔼法师谒帝,亦论辩不屈,终被逐出宫中而自杀焉;宜州道积见其不纳谏言,与同志七人,相率饿死。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12-08-16 20:20回复
    受教


    5楼2013-01-14 1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