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曹操的这两句诗咏出他连年南征北讨的军旅生活,他的几个儿子都曾随他行军征战,其中最勇敢善战的是任城王曹彰。
曹操曾问诸子所好,曹彰的回答是“好为将”。曹操又问他应如何为将?他回答说“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说得曹操高兴得大笑。后来曹操曾于公元二一八年命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去代郡平乌丸叛乱。他果然能身先士卒,英勇战斗,终获胜利。曹操诸子中以诗闻名的曹植,也能领兵战斗。
当公元二一九年曹仁的军队被蜀将关羽围困时,曹操曾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率军去救曹仁,可惜行前他哥哥曹丕暗算他,逼他饮酒大醉,以致不能见曹操面授机宜,使曹操收回成命。在《北堂书钞》中,至今保留有曹植于曹操逝世后上送魏文帝曹丕的《先帝赐臣铠表》,表文中说明当时天下已定,战事减少,故此将过去作战时用的铠甲上交,那些铠甲都是曹操生前赐给他的。原文:
“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公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付铠曹自理。”
表文中列举了四种铠甲,还有战马所披马铠一领,这是了解魏晋时期铠甲的重要史料。由于曹植身份较高,铠甲又系曹操亲赐,因此都是当时较稀有和较珍贵的铠甲,它们到了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发展成军队中大量装备的铠甲类型,其中以两当铠和明光铠最值得注意。
两当铠的得名,是因为它的外貌类似当时衣服中的两当(裤档)。东汉时《释名》一书中对两当的解释是“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再看两当铠的特征,正是前面是当胸的胸甲,背后是当背的背甲,两侧腋下相通,在两肩处用带将胸甲和背甲扣连。
这类铠甲长仅及腰,两臂挥舞方便,因此极适于骑兵使用。两当铠的雏形在西汉时已出现,但胸、背的护甲在腋下连缀一起,结构也简单,只用丝织的带子系结。真正的两当铠,是在三国时才出现的,铠甲制作精致,用革带以铰具前后扣连。在《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另一则曹植表文,又表明当时两当铠是优于一般铠甲的,原文说:“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两当铠排列在前,但数量比一般铠甲少得多,似仅有一与十之比。表明这种新型的优质铠甲虽已装备军队,但还较名贵,因而数量有限。
曹操曾问诸子所好,曹彰的回答是“好为将”。曹操又问他应如何为将?他回答说“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说得曹操高兴得大笑。后来曹操曾于公元二一八年命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去代郡平乌丸叛乱。他果然能身先士卒,英勇战斗,终获胜利。曹操诸子中以诗闻名的曹植,也能领兵战斗。
当公元二一九年曹仁的军队被蜀将关羽围困时,曹操曾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率军去救曹仁,可惜行前他哥哥曹丕暗算他,逼他饮酒大醉,以致不能见曹操面授机宜,使曹操收回成命。在《北堂书钞》中,至今保留有曹植于曹操逝世后上送魏文帝曹丕的《先帝赐臣铠表》,表文中说明当时天下已定,战事减少,故此将过去作战时用的铠甲上交,那些铠甲都是曹操生前赐给他的。原文:
“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公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付铠曹自理。”
表文中列举了四种铠甲,还有战马所披马铠一领,这是了解魏晋时期铠甲的重要史料。由于曹植身份较高,铠甲又系曹操亲赐,因此都是当时较稀有和较珍贵的铠甲,它们到了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发展成军队中大量装备的铠甲类型,其中以两当铠和明光铠最值得注意。
两当铠的得名,是因为它的外貌类似当时衣服中的两当(裤档)。东汉时《释名》一书中对两当的解释是“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再看两当铠的特征,正是前面是当胸的胸甲,背后是当背的背甲,两侧腋下相通,在两肩处用带将胸甲和背甲扣连。
这类铠甲长仅及腰,两臂挥舞方便,因此极适于骑兵使用。两当铠的雏形在西汉时已出现,但胸、背的护甲在腋下连缀一起,结构也简单,只用丝织的带子系结。真正的两当铠,是在三国时才出现的,铠甲制作精致,用革带以铰具前后扣连。在《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另一则曹植表文,又表明当时两当铠是优于一般铠甲的,原文说:“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两当铠排列在前,但数量比一般铠甲少得多,似仅有一与十之比。表明这种新型的优质铠甲虽已装备军队,但还较名贵,因而数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