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东铁路及关内铁路的修筑,大量关内移民纷纷沿铁路线北上,进入北满地区,大多分布在松花江沿岸,使松花江沿岸人口增加,土地得到垦辟,农业生产及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刺激了松花江航运业的发展,使松花江沿岸各码头的粮谷输送额大大增加。在粮谷转运和销售过程中,各港口逐渐繁荣起来,佳木斯、汤原、鹤岗、富锦、宾州、巴彦、通河、克山、木兰、伯都讷、呼兰、阿城、双城、依兰等松花江沿岸的码头因粮食集散数量不断增多,流通
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粮食集散市场。以佳木斯、富锦、呼兰为例,佳木斯由于位于松花江下游右岸,周围是广阔的三江平原,因此它发挥了联结松花江下游腹地的核心中转港的功能,使粮食转运成为佳木斯码头的主要业务,周围桦川、汤原、鹤岗、双鸭山等地的粮食纷纷由此集散转运。1910 年,这里“昔日荒地已辟,商贾穿梭冶,镇内有商业网点30 余户,其中大多是粮栈、油坊、面粉厂,初步形成为一个以经营粮食业为主的大型粮食集散中心。1927-1930 年,佳木斯港的粮食出口额分别为86916
吨、124514 吨、134785 吨、122072 吨,[4]247沿江一带粮栈成群,佳木斯逐渐发展成为松花江下游一带的地区性的粮食集散中心。富锦地处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腹地,境内河流密布,土质肥沃。随着移民的渐次集聚,三江平原农业迅速发展,境内专业大粮栈纷纷出现,如公茂长、公茂德、德顺兴、庆泰永、长源盛等。20 年代以后,富锦港每年出口粮食约4 万吨,[4]274境内设立了三处大规模的机制面粉厂,使富锦的粮产和油米加工业在松花江下游一带久负盛名,所生产面粉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还大量销往哈尔滨和俄国的伯力等城市。1930 年,富锦
每年向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各地出口小麦、面粉近万吨,[4]256富锦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佳木斯的松花江下游的一个重要粮食集散中心。呼兰位于呼兰河与松花江交汇处,清代以来一直是松花江中下游及北满地区首屈一指的粮食生产外销中心。中东铁路开通后,呼兰的外运粮食走水路两条路线,每年由此运至哈尔滨的粮食达1.3 亿公斤,城内还设立了广和祥、万祥和、福成兴等粮食运送店,在对青山、北团林子等地设有分店,粮食生意极为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