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盛典初集》,120卷,清王原祁等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武英殿刻本。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框23.4 ×17cm。 第41、42两卷为连环版画插图,双面连式,共148页,总长约50米,为版画中之罕见巨构。其稿本初由宋骏业所创,继由王原祁、冷枚等重加修润完成,著名刻工朱圭将其全部刻成版画,详尽描述了康熙五十二年玄烨六旬寿辰时从神武门至畅春园的盛大祝寿场面,对研究康熙晚期北京的建筑、街道、市景、民俗、服饰等较有价值。
下面通过《万寿盛典初集》版画略窥康熙晚期北京的旗民女子装束。
该套版画中的旗人女子基本皆着“袍褂”,“袍褂”为清代男子和八旗女子的正装(穿袍褂有可能是为了表现“万寿庆典”的隆重),由大襟右衽、马蹄袖端的袍和罩穿于外的对襟、平袖端的外褂组成。图中外褂略短于袍,为女款特征。
明末清初人叶梦珠《阅世编》:“顺治初,见满装妇女,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如汉装包头之制,而加饰于上,京师效之,外省则未也。”指的大概就是这种头型。也见于一些清代前期的旗装女子画像。
这群旗人女子的外褂有八团龙纹或云龙纹,戴项圈,可能是宗室女眷,包头上缀有似金凤首饰,亦见于清前期容像
民(汉)人女子着装几乎都为袄裙,上为长款立领袄,大部似为对襟式(从同时期其它绘画来看,细节可能为领缀金属子母扣,开襟处缀系带),也有的看上去可能是大襟右衽式,左右开衩,衣袖稍宽(有的略窄),下着马面裙,裙下多露出膝裤与小脚鞋。头顶梳髻,后脑拖“燕尾”,额部围包头、前部打结,髻上戴冠子,冠上有梁状装饰,亦有不围包头及不戴冠子而髻外露者。
下面通过《万寿盛典初集》版画略窥康熙晚期北京的旗民女子装束。
该套版画中的旗人女子基本皆着“袍褂”,“袍褂”为清代男子和八旗女子的正装(穿袍褂有可能是为了表现“万寿庆典”的隆重),由大襟右衽、马蹄袖端的袍和罩穿于外的对襟、平袖端的外褂组成。图中外褂略短于袍,为女款特征。
明末清初人叶梦珠《阅世编》:“顺治初,见满装妇女,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如汉装包头之制,而加饰于上,京师效之,外省则未也。”指的大概就是这种头型。也见于一些清代前期的旗装女子画像。
这群旗人女子的外褂有八团龙纹或云龙纹,戴项圈,可能是宗室女眷,包头上缀有似金凤首饰,亦见于清前期容像
民(汉)人女子着装几乎都为袄裙,上为长款立领袄,大部似为对襟式(从同时期其它绘画来看,细节可能为领缀金属子母扣,开襟处缀系带),也有的看上去可能是大襟右衽式,左右开衩,衣袖稍宽(有的略窄),下着马面裙,裙下多露出膝裤与小脚鞋。头顶梳髻,后脑拖“燕尾”,额部围包头、前部打结,髻上戴冠子,冠上有梁状装饰,亦有不围包头及不戴冠子而髻外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