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生活吧 关注:213贴子:1,655
  • 0回复贴,共1

兹事体大,不可造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
日期:2012-11-26
在《无后为大》一书的自序中,作者写道:“这可是一条人命,我们一生中没有什么抉择会比这个重大,尤其不容忽视的一点在于,它是不可逆的。生或不生,都是值得尊重的天赋人权,重要的是,想清楚先……兹事体大,不可造次。”众多读者的反馈表明,书中的某些句子确实引起了他们的深思与共鸣——
●你是否发现,这个时代万物迅疾,惟有头脑被远远丢在身后。即使许多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也不愿意亲自用头脑仔细想想,生育究竟意味着什么。真是应验了美国大作家索尔·贝娄的那句话:“胆怯的智慧还在犹豫的时候,勇敢的无知已经行动了。”
●我们看到的“无私”,只是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的自我欲求的转换而已。基于这样的信念,对于“自私”一词,我从来不当作人格指控。生与不生都不是什么无私之举,区别仅仅在于,不生是绿色的、无公害的自私,生则未必。
●中国传统文化里,子女被当作私有之物,是凭借父母的恩德存在的。中国人潜意识里有一条强横的逻辑——这生命是我们创造的,而且付出那么多,我们当然得要求所有权,要求回报。
●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控制欲无可避免,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直面它,而不是以“母(父)爱无私”自欺并欺人。
●人对自我欲求的满足具有多样性,其中不乏精神层面的欲求以及间接获取方式,从心理学分析,那些甘愿为子女吃苦受累的家长,兑换的无非是一种精神满足,或潜意识里把子女生命等同于自身,既然如此,多么巨大的付出都不好意思称为牺牲吧。
●中国人生育之后的剧本大体如此:更深地迷失自我,并将人生价值附着于晚辈,令后者无法真实体验活着。我们所标榜的亲情即使不算虚妄,至少难言清澈。
●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一个生命经由你降临,他不该被视为你的财产,不该被视为你的作品,也不该被视为你生命的一部分;相互之间无须感谢,你们仅仅是造物主安排的亲密伙伴。基于这样的认知,两代人之间的情感才不至于被玷污和扭曲,真正美好的代际关系才成为可能。
●人生的首要任务在于自我实现,把希望转到下一代其实意味着逃避。中国人通常不重视自身发展,而转向对下一代“望子成龙”,结果形成多次、低质量的恶性循环。
●繁衍确为本能,但是,我没见哪个动植物与后代谈条件:你因我而来,必须什么都听我的,将来还有义务赡养我。如你所知,人却会这么做,而且理直气壮。要生的时候你就强调人的动物性,向孩子要求顺从和回报的时候你就强调人的社会性,便宜都被你占了。
●追究人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重要吗——是否喜欢活着,享受活着。一个“凑合活着”的人,是否还适合把新人类推介到此种人生之中?
●生活中,我看到一些解释不清的情感,一些父母愿意为孩子倾尽毕生的积蓄,却不会俯身倾听孩子的意愿;他们可以像斑鸠那样危难时刻冒死解救孩子,日常生活却在对孩子动用暴力。我想,不尊重对方真正的利益与意愿,那就连爱的边儿都沾不上。
●尊重孩子不是恩赐,而是做出生育选择后必须履行的职责,正如著名哲学家康德所言:“未经他本人同意而将其带入这个人间,而且通过别人负有责任的自由意志把他安排在人间。这种行为加给父母一项责任——尽他们力所能及——要满足他们子女的需要。”
●回首往事,我相信“以爱的名义伤害”不仅确有其事,而且是最道貌岸然的、最令人齿冷的伤害。
●当我们觉得深爱孩子,其实很可能爱上的是自己的投射,也包含了对真实之我的某种厌弃。
●这真是一个讨厌的悖论——人若是不爱自己,又有多大的可能爱孩子?如若深爱自己,又愿意为孩子让渡多少自爱?
●当一个社会的机制总是在鼓励钻营,鼓励倾轧,鼓励作恶,良币被劣币驱逐,那么降生于斯只能意味着灾难。
●大体上,我认同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的理论,即生育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行为……随着物质充裕、个性解放带来的生活方式巨变,以及生育的投入产出的愈发不对等,丁克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选择。无论你欣赏它的洒脱还是鄙夷它的冷血,都难以逆转人类发展的潮流。


1楼2012-11-28 20: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