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围城》,我看过很多遍,时间久了,也记不得自己看出新意来没,一时又想拿出来翻翻。
我看书没什么强烈的代入感,颇有些“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冷漠旁观状态。而有些人看书时总能把自己代入其中,自己成了“方鸿渐”,自己成了“孙柔嘉”……回头还禁不住想问别人:你觉得自己是书中的“谁”?
老实说,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尴尬,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书中的“谁”,只不过人生中遭遇的各种窘境又总是这般雷同,常令自己唏嘘。
《一个女人的史诗》看完时,曾在朋友里引起小小讨论热潮,大家关注的点是:如果你是田苏菲,你愿意飞蛾扑火般爱一个不爱你的人吗?
当时有两种看法:
一、愿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永远将他绑在身边,纵然他不爱自己,那也是赢了
二、不愿意,冷暴力何其残酷,精神上承受不了
我记得自己持第一种看法,我有把自己代入其中吗?似乎有,似乎没有。只不过,我也希望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但自觉无法做到田苏菲那样的纯粹,我从来希望我的付出得到同等甚至更多的回报,所以我想那也只能是田苏菲一个人的“史诗”,旁人无法也许不屑复制。
有一首歌叫《为你写诗》,我每次听到都想发笑。大一时,我看过一本小说,貌似叫《关关雎鸠》,写得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爱情故事。里面有这么个才子,让我印象深刻,他很喜欢写诗,写情诗,他前前后后为他暗恋的女生们写了许多情诗,却没有一首敢寄出去,只好在宿舍一遍遍深情地大声朗读,室友不堪其扰……很囧的人,却是很可悲的事。我稍稍将自己代入其中,都想流泪。我常觉得求不得是件痛苦万分的事,于是我以为求不得的那些人和事,都自动被我舍弃了。比之于他,貌似洒脱,却同样可悲。
我看书没什么强烈的代入感,颇有些“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冷漠旁观状态。而有些人看书时总能把自己代入其中,自己成了“方鸿渐”,自己成了“孙柔嘉”……回头还禁不住想问别人:你觉得自己是书中的“谁”?
老实说,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尴尬,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书中的“谁”,只不过人生中遭遇的各种窘境又总是这般雷同,常令自己唏嘘。
《一个女人的史诗》看完时,曾在朋友里引起小小讨论热潮,大家关注的点是:如果你是田苏菲,你愿意飞蛾扑火般爱一个不爱你的人吗?
当时有两种看法:
一、愿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永远将他绑在身边,纵然他不爱自己,那也是赢了
二、不愿意,冷暴力何其残酷,精神上承受不了
我记得自己持第一种看法,我有把自己代入其中吗?似乎有,似乎没有。只不过,我也希望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但自觉无法做到田苏菲那样的纯粹,我从来希望我的付出得到同等甚至更多的回报,所以我想那也只能是田苏菲一个人的“史诗”,旁人无法也许不屑复制。
有一首歌叫《为你写诗》,我每次听到都想发笑。大一时,我看过一本小说,貌似叫《关关雎鸠》,写得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爱情故事。里面有这么个才子,让我印象深刻,他很喜欢写诗,写情诗,他前前后后为他暗恋的女生们写了许多情诗,却没有一首敢寄出去,只好在宿舍一遍遍深情地大声朗读,室友不堪其扰……很囧的人,却是很可悲的事。我稍稍将自己代入其中,都想流泪。我常觉得求不得是件痛苦万分的事,于是我以为求不得的那些人和事,都自动被我舍弃了。比之于他,貌似洒脱,却同样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