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吧 关注:867,824贴子:9,077,114
  • 17回复贴,共1

觉书法的妙处:烦闷时,纸张铺开、笔落心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样的纸笔,一样的墨砚,写出来字却是大相径庭。书法于我,仅仅是看上去很美。小时贪玩,总是草草了事,荒废无成。及至年岁渐长,才觉书法的妙处:烦闷时纸张铺开、笔落心安。“风烟俱静,天山共色”,若将山色换作笔墨也是一样的吧。一杆狼毫、一砚墨香,日子像穿堂的风,拂去浮躁,留下清朗和宁静。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03-05 14:58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03-05 14:58
    回复
      书法中,喜欢行书。
      感觉很是洒脱。起笔收笔,颇有一泻千里之势,却又不恣意放纵。关键处,力挽狂澜,一笔带过、云淡风轻。疾与迟、动与静,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方寸间另有一份天地。
      友一直研习书法,于挥毫藏锋中,找寻适合自己的风格。喜欢看他写字——饱蘸浓墨之后,将笔尖轻轻点上一点清水,一下笔,水墨交融,千变万化。他的字一定排不在最好,但一点一捺,一撇一顿中,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急功近利、喧嚣浮躁的年代,能够做到静心守势,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真真是难能可贵。
      对书法知之甚少,不敢肆意妄言。却凭直觉认为,好的行书,往往是由心意合一而成。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是羲之与友人雅士聚会于兰亭,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兴之所至,提笔挥毫,一气呵成之作。序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二十个“之”字,起止分明,各有风骨,竟无一雷同。《祭侄稿》是一篇祭文,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因心情悲愤难忍,字间行气,随情而变,或连绵盘结,或戛然而断,墨迹涂抹之处,令人触目惊心。
      字,犹如人。米芾的行书有狂草的气势,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墨色深浅浓淡,极尽变化。赵佶的行书瘦而劲,秀而润,舒展劲挺,疏朗从容。赵孟頫的行书笔致飘逸,婉转流美,风骨内含,神采飞扬,尽得魏晋风流遗韵。那天,偶然看到他的《赤壁赋》,莫名喜欢,竟萌发习字之心。
      听过两种说法。一说,习写行书之前,必须先练楷书。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形不浮滑,体不支离。就像小孩学走路一样,先走稳,再学跑。又一说,书法史上,是先有行书而后有楷书,楷书鼎盛于唐,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人,行书却卓有成就。跨过楷书直攻行草,也未尝不可。
      观书法大家日历。十二个月,每月配一幅字。或端然,或劲逸,似一帘山水潺潺于眼前,又似雨敲松子,雪落竹林。袖里乾坤,尽显风骨飒然,更有一种意境上的美感和孤清。艳羡ing
      迟迟没有动笔,担心半途而废。那天,与友闲聊,论及书法。他说,研习书法的根本,是怡悦身心。临池尽墨,退笔成冢,固然也有意义,但容易使书法失去乐趣。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心随意至,意在笔先,已经足矣!
      一瞬间,豁然开朗——不为书法而书法,不为物性所累,明窗净几,笔墨纸砚,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亦是人生一乐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03-05 15:02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3-03-05 15:02
        回复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心随意至,意在笔先,已经足矣!


          5楼2013-03-05 15:22
          收起回复
            《老子》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习字之“学”,对于书写的技法,应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积累起来; 而习字之“道”,当掌握了足够的对于书写的技法的理解,又必须从多到少,从有到无把它消化掉,从而使有法变为无法。但此时的“无法”已不再是没有规矩的无法,而是从心欲不逾矩的无法,所以是“无法而法,乃为万法。”也即东坡之“书,无意于佳乃佳也。”
            重拾碑帖,读帖习字,通过“为学日增”来巩固技法,争取慢慢地再通过“为学日损”来消化技法。
            古人之字,有力有法故有神。古人之法,真是力大于身而丝毫不乱用,眼高于顶明于目而不丝毫乱下,乃作得此等字,所以遒练之至而出精神,疏散之极而更浑沦。
            与古与师为徒,书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即此是学。
            ——为学日益 身心相安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3-03-05 15: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