忨岁而愒日吧 关注:33贴子:4,461
  • 7回复贴,共1

美好生活的向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过分相信逻辑的功效,无疑是多年狭隘的生活带来的最大的幻觉之一。
许多善的事物均出自于非逻辑,它如此根深蒂固的植根于感性的热情中、语言中、宗教中 ,以及赋予生命以价值的一切事物中,以至于人们如果不去损害这些美好事物 ,就无法将其拔除。
一旦成长到 要追问生活意义的年龄,就会发现,生活的所有现实的方面,都会归结于痛苦和无意义的挣扎,只有死亡是确定而最符合逻辑的,但也是最不愿意面对的,因为死亡来得太容易。
反而是我们肆无忌惮浪费掉的时光最值得回忆的。
如果要从这样的铺张中去挖掘意义,真是再反逻辑不过。
事情的非理性也因此不能成为反对它存在的理由,相反的是这事存在的条件。
在理性中生活太久的人,或是强迫自己贴上理性标签的人,因为他们对逻辑的迷信,或是对主观情感表达能力不足时,会夸大逻辑的功效,这使他在与人交流之时,总是能做出专家的样子,而无法接受自己在其他方面永远只能是外行这个现实。
这样的人如果有很多让人不得不敬畏的虚名,会让跟他交流的人感到难受,如果你把这难受归因于自己的无知,从而产生莫名其妙的压力,那么,他便能够继续用他贫乏的思维和语言,同已经被削弱了气焰的你进行交流,即便最后是平分秋色,你也会觉得你输了。
  相信你可以从身边找到这样的即将30岁或是已到中年的男人。
  为什么说男人?因为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少的犯这样的错误,因她们本质是感性的。但是感性也有它自己的弱点。
女性因此对平和的、有规律的、快乐和谐的生活和交往方式有天生的爱好。
她们因此更容易堕入平静生活的陷阱。
如果你在自己生活的地平线上没有坚实平稳 的线条,就像山峦、森林的线条那样,你的内心意志本身就会变得不安、涣散、贪婪起来,就像为人津津乐道的小市民的天性那样:没有幸福,也不给人幸福。这就是你的生活状态。
而“平静的生活”这样美好的事物因为它太符合逻辑而容易崩溃。
而感性的人往往会心存侥幸,认为自己会是能避开崩溃的幸运者。如此,逻辑与非逻辑又纠缠起来。正如男人与女人之间永不完结的争吵。
男人如若能避开逻辑陷阱,他不需要女人;而女人如果能避开非逻辑陷阱,她将不需要男人。所以我眼中的异性相处,就是存在于天然的互补之中。
如果你要说生理上的需求和意义,我只能说在我眼中一切别的东西都是短暂的,相互关系中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交谈中。
而单单放于一个个体之上,他的逻辑与非逻辑如若不能达成和解,那么他将不可避免的变成一个他自己眼中的怪人或者他人眼中一个庸俗的小市民,结局都是逝于被排挤而他单方面觉得精神孤独之中。
当然,对孤独的恐惧,又要归结于逻辑陷阱中了——只有孤独能成就真正的才能。
他狭隘的思想让他感觉他是竖立于人性之上的,把人性的面目阐述得如此清晰带有艺术性却又不晦涩难懂,于时下流行的批判——“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就生活在人群之中,却将我们看得如此透彻。
有人认定他是悲观的,可当他在虚无的光环笼罩下大快朵颐时,他却忘记了自己的悲观,忘记了他的孤独,也许真的有人是太清楚,太明白了,以至于他是孤独的,而更多的人是没有人思想能达到他臆想中自己的高度,所以他是孤独的。
最后以惶然录中我很喜欢的一段话作结——
生活的一条法则,就是我们能够而且必须向每一个人学习。要弄懂生活中好些重大的事情,就得向骗子和匪徒学习;而哲学是从傻子那里捡来的;真正的坚忍之课是我们碰巧从一些碰巧坚忍过的人那里得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取之不尽的东西。
在沉思中十分清醒的特定一瞬,比方在黄昏降临这样的时候,我在街上漫游四处张望,每一个人都给我提供新闻的片断,而每一幢房子都是传奇,每一个招贴都是建议。
我无声的行走是一次长长的交谈,我们所有的人,房子,石头,招贴以及天空,组成了一个伟大的亲密集群,在命运的队列中用词语的臂肘互相捅来抵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7-01 18:09回复
    关注:8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7-02 02: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