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985年我正读高二,非常想学点心理学,于是就来到书店,看到封面上印着“心理学”三个字的书,就顺手买一本回家。一番囫囵吞枣之后,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宽阔的窗子,透过它,可以管窥心理世界的奇妙。
转年我考进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正式学习教育心理学,也从老师那里领到一摞心理学教材。看着它们,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我那本启蒙书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于是把它从抽屉里面翻出来,再仔细看看前言,这才发现,那是一本中等师范专业心理学教材。
大凡编写教材,准确性排第一,至于可读性就不太讲究了,反正老师会在课堂上深入讲解。回想起来,就是这么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当年我居然象看小说一样读得津津有味,实在是心理学太吸引人了。
一晃毕业超过二十年,这次接到出版社布置的任务,要我为中学生写一本通俗心理学读物,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是的,关注心理世界的中学生从来都有,今天只会比当年多得多。而心理学这门学问与你自身的密切关系,也是很少有哪门专业比得上的。
可是,为什么教育部门不在中学阶段就把心理学列入基础课,与数、理、化、语、外并列呢?答案是心理学和那些学科相比,还远没有那么系统和成熟,不符合进入基础学科的要求。
现代科学产生以后,按照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各门学科依次成熟起来。最先成熟的是天文学,接下来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差不多每个世纪成熟一门基础学科。
至于心理学,虽然已经诞生了一个半世纪,但我想到21世纪中期能做到如今物理学那样严谨,就很不错了。或许你的儿子、孙子读中学的时候,心理学就会成为他的基础课。
成熟得晚,并非心理学家不如物理学家聪明,实在是心理现象的复杂程度远非物理现象可比。所以,如果你选择作一名心理学家,二十年后你会发现我的这本书也很陈旧,甚至有不少错误。这其实是好事情,说明心理学在飞速前进。
市面上心理学的通俗读物并不少见,下面这本书有哪些不同呢?首先,我会把过去二十年里心理学一些最新成果介绍给大家。比如,当年心理学教材讲到记忆时,只讲瞬间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现在心理学家重点研究前瞻性记忆——对于你即将要做什么事情的记忆。显然,这种记忆在工作和生活更为重要。
其次,过去二十年,心理学家陆续澄清了一些错误的结论或者研究方法。比如在我们的教材里,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还是正规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但在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的一个调查中,发现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和乱猜差不多。
再次,在这本小册子里,我不光要把心理学的轮廓描述给大家,把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大家,顺便还要讲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讲讲书里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将来你又能在这个领域做些什么。
把“鱼”和“渔”一起授给你,我正想这么做,希望我能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