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吧 关注:4,506贴子:53,882

抗战时中国军队轻兵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到轻兵器,说到民国的轻兵器,首先就要看民国的兵器工业民国建立后,各地兵工厂多成为各派系军阀争权夺利的重要工具。例如四川机器局,随着把持川政的军阀之更替,厂务之主办者也随之变换,工厂设备、产品、职工、管理等均大受影响。该厂曾被敌对军阀焚毁,也曾变为驻军军营。广州局也有被敌对军阀焚烧的经历。在此期间,北洋军阀继续扩建或新建了一批军事工厂,如1915年建立的河南巩县兵工厂、湖南兵丁厂,1919年扩建的沈阳兵工厂等。这些兵工厂中发展突出者有:湖北枪炮厂发展为颇具实力的汉阳兵工厂,其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曾是当时中国陆军的著名步枪;阎锡山所控制的山西兵工厂自1920年扩建以后,发展很快;而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控制下的沈阳兵工厂不断扩充,成为设备较全、规模不亚于汉阳的军工厂,但是它后来在九一八事变后陷入日军手中。北洋政府时期,兵器工业在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1913年统计,共有军工企业23个,分布于21个省,拥有工人28500人,资本1.28亿元(银元),分别占全国机械工业的60.7%和80.4%。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后,由于内战不已,军工投资更大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领土,规模较大的沈阳兵工厂等被日本人侵占。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关内军事工业方面的投资。30年代国民党政府所经营的军工企业分属多家政府部门管辖,其中主要有:兵工署系统的兵工厂10余家,军需署系统的被服、粮秣、炼钢、化工等企业l 6家,海军部系统的造船、飞机等企业和工程处10个单位;航空委员会所属的飞机修理厂3处。兵工厂中实力最强者有汉阳、巩县、济南、华阴、金陵、上海等六家,号称六大兵工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争形势所迫,后方兵器工业得到优先发展。这一时期后方兵器生产企业既有由战区内迁之兵工企业,如汉阳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济南兵工厂等,亦有新建之兵工企业,如兵工署第二十六、第三十一、第五十一、第五十二工厂等。这些兵器工厂多由兵工署管辖,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湘战略腹地。为了应付战争需要,在后方钢铁、机械、化学等行业,特别是资源委员会所属企业的支持下,后方兵器工业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较战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以步枪、重机枪为例,1945年时后方生产能力分别为1934年全国产量的3倍与10倍。《中华民国史》


1楼2013-07-29 21:49回复
    抗战时期厂累计生产步枪55万支左右。
    1928年太原兵工厂仿制成功日本38(明治38年,1905年)式步枪。抗战期间太原兵工厂西迁后生产了少量38式步枪,总产量约1万支。抗战时期生产的步枪主要是汉阳式和中正式。除此之外浙江铁厂还生产过4万多支77式步枪,77式步枪为仿造中正式步枪,外形略有不同。
    汉阳式:仿德国1888年式毛瑟步枪,1895年在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后期改为仿德国1898式毛瑟步枪,1944年停产。
    中正式:仿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1935年在巩县兵工厂开始生产。
    汉阳式与中正式步枪的历年产量如下历年产量如下:
    1937年:汉阳式15000支,中正式45000支,合计60000支
    1938年:汉阳式12000支,中正式38000支,合计50000支
    1939年:汉阳式41500支,中正式30000支,合计71500支
    1940年:汉阳式53814支,中正式20600支,合计74414支
    1941年:汉阳式31500支,中正式7000支,合计38500支
    1942年:汉阳式46600支,中正式17000支,合计63600支
    1943年:汉阳式33100支,中正式34000支,合计67100支
    1944年:汉阳式350支,中正式64500支,合计64850支
    1945年1-8月:中正式53000支
    抗战时期兵工厂生产的轻机枪有两种:仿瑞士启拉利式和仿捷克ZB26式。
    仿瑞士启拉利式轻机枪于1939年停产,从抗战爆发至1939年停产共生产约1900挺。
    ;捷克ZB26式轻机枪是捷克于1926年开始生产的,该枪弹匣位于枪身上方,在国产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见到这种机枪。1927年ZB26式轻机枪开始进入中国,到抗战爆发时已有多家兵工厂在仿制生产这种机枪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兵工厂累计生产轻机枪约4万挺,历年产量如下:
    1937-1938年:仿捷克ZB26式2000挺,仿瑞士启拉利式1600挺,合计3600挺
    1939年:仿捷克ZB26式892挺,仿瑞士启拉利式342挺,合计1234挺
    1940年:仿捷克ZB26式1324挺
    1941年:仿捷克ZB26式2440挺
    1942年:仿捷克ZB26式6000挺
    1943年:仿捷克ZB26式9391挺
    1944年:仿捷克ZB26式10900挺
    1945年1-8月:仿捷克ZB26式6000挺
    抗战时期兵工厂生产的重机枪有两种:24式和30节式。


    3楼2013-07-29 21:49
    收起回复
      4式重机枪:1888-1924年,金陵兵工厂仿制过多种版本的马克沁式重机枪。1934年德国向中国赠送MG08马克沁式重机枪的图纸,由金陵兵工厂进行仿制,于1935年仿制成功,命名为24(民国24年)式重机枪。
      30节重机枪:1921年10月10日汉阳兵工厂仿制成功美国勃朗宁M1917式重机枪(口径改为7.92毫米),正好是民国10年10月10日,顾命名为30节。抗战爆发后由于兵工厂搬迁等原因,30节重机枪的生产几度中断。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兵工厂累计生产重机枪约2万挺,历年产量如下:
      1937年:24式626挺
      1938年:24式1060挺
      1939年:24式1971挺
      1940年:24式2468挺,30节式514挺,合计2982挺
      1941年:24式1860挺,30节式520挺,合计2380挺
      1942年:24式1980挺,30节式310挺,合计2290挺
      1943年:24式2680挺,30节式260挺,合计2940挺
      1944年:24式2986挺
      1945年:24式3063挺,30节式1737挺,合计4800挺
      1934年汉阳兵工厂仿制成功日本大正10年(1921年)式掷弹筒,但产量很少没有正式装备部队。1938年底已迁往重庆的陕西第一兵工厂筹备处在大正10年式掷弹筒的基础上改进试制出新的掷弹筒,命名为27(民国27年)式掷弹筒,开始大量生产。掷弹筒可以看作是一种轻型简易迫击炮,口径一般为50毫米,和迫击炮相比省去了瞄准具和支架。由于没有瞄准具,只有经验丰富的士兵才能精确射击。1944年随着60毫米迫击炮的大量装备,停止了掷弹筒的生产,累计生产40909支。掷弹筒榴弹的停产稍晚一些,截止1945年8月累计生产掷弹筒榴弹约150万个。
      枪榴筒的生产情况与掷弹筒相似,虽然抗战前便开始生产,但产量很少。1939年兵工厂研制成功新的枪榴筒和枪榴弹,命名为28式枪榴筒和28式枪榴弹,与中正式步枪配套使用,截止1945年8月累计生产枪榴筒约6万支,枪榴弹约450万个。


      4楼2013-07-29 21:50
      回复
        抗战爆发前兵工厂能够生产82毫米迫击炮和150毫米迫击炮。抗战爆发后由于钢材短缺停止了150毫米迫击炮的生产,82毫米迫击炮的生产继续了下去。1940年兵工厂将库存的废旧150毫米迫击炮进行翻新改造,口径改为152毫米,命名为29式150迫击炮,翻造工作持续到1944年,具体数量不详。1942年兵工厂参照法国造60毫米迫击炮,试制出31式60毫米迫击炮。1944年兵工厂参照法国造120毫米迫击炮,试制出33式120毫米迫炮,1945年开始生产,当年生产94门。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兵工厂累计生产60毫米迫击炮约5000门,82毫米迫击炮约7500门,120毫米迫击炮约60门。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兵工厂累计生产迫击炮弹约550万发,其中大部份是82毫米弹。1944年迫击炮弹产量110万发,为战时最高峰。
        抗战时期历年迫击炮产量如下:
        1937年:82毫米迫击炮710门
        1938年:82毫米迫击炮1136门
        1939年:82毫米迫击炮960门
        1940年:82毫米迫击炮500门
        1941年:82毫米迫击炮760门
        1942年:82毫米迫击炮1381门,60毫米迫击炮200门
        1943年:82毫米迫击炮1140门,60毫米迫击炮1100门
        1944年:82毫米迫击炮1084门,60毫米迫击炮2000门
        1945年:82毫米迫击炮500门,60毫米迫击炮2870门,120毫米迫击炮94门
        抗战爆发前的兵工厂可以生产山野炮和榴弹炮,不过产量很少。抗战爆发后由于钢材短缺,干脆放弃了山野炮和榴弹炮的生产,集中力量生产需要材料较少的迫击炮。75毫米山野炮虽然停产了,但由于此前军队已经装备了大量的75毫米山野炮,因此75毫米山野炮弹的生产仍然继续了下去,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累计生产75毫米山野炮弹约42万发,最高年产量接近12万发(1943年)。
        1938年5月决定仿制德式37毫米战防炮,向德国定购所需技术资料,机器设备和钢材。由于交通受阻到货较晚而耽误了仿制工作,直到1941年才仿制成功,命名为30式37毫米战防炮,生产了94门后因钢材用完而被迫停产。1941年仿制成功20毫米高射炮弹,使用进口原材料生产,1943年因原材料供应中断而停产,累计生产约52万发。1944年仿制成功20毫米高射炮,共制造4门。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累计生产子弹约11亿发,平均每年1.3-1.4亿发,而战前的1936年子弹产量1.28亿发,由此可以看出,抗战时期子弹生产能力基本没有增长。
        抗战爆发后手榴弹产量有较大增长,1941年手榴弹产量505万个,达到战时最高峰。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累计生产手榴弹约2700万个这个资料来源不确定,不要喷


        5楼2013-07-29 21:50
        回复
          30兵工厂(原济南兵工厂),主产手榴弹和导火索等.38年搬迁至重庆开始生产,39年开始仿制日式50掷弹筒和50榴弹.从38年到45年共产手榴弹6523242枚.50掷弹筒及其弹药从39年到45年共产弹药1323243枚,掷弹筒40900个四川兵工厂,建于1867年.1939年改为50兵工厂分厂,全厂职工900人.41年7月开始生产60迫击炮弹,产量不详51/53兵工厂,39年筹备并向美国订购机械设备,计划为轻机枪专业生产厂,.但40年全套机械设备和图纸毁于日军轰炸(其时该厂尚未建成),到1941年6月,首批100挺机枪才出厂.42年1月与22兵工厂(专业制造瞄准设备和光学设备)合并改称53兵工厂.该厂为国军后期轻机枪第一厂和主要瞄准设备厂,最多时月产450挺轻机枪.至抗战胜利时,该厂共生产轻机枪15000挺,望远镜11480架,炮兵测距镜297架,迫击炮瞄准镜2608架,指南针27750个.44兵工厂,原中央修械所,36年成立于南京,37年搬迁衡阳并接收当地的湖南军械局设备,38年再迁贵州同时又接收贵州修械所(所谓嫡系就是一边跑一边吃...),39年1月在贵州复工.后来40年接受沅陵修炮厂,43年又接收桂林43厂.该厂产品以手枪和手枪子弹为主,并编组移动修理总队,在各个战区从事前线临时修理任务浙江铁工厂,1938年筹备,1939年5月投产.当时月产轻机枪75~100挺,步枪360支,子弹30W发,手榴弹6W枚.41年改编为军政部兵工署东南区第二分厂,42年因日军进犯迁移福建,44年后逐渐转产82迫击炮,月产10门,步枪生产则放弃(44年年产步枪才4800支,45年则停产.手榴弹产量也从44年的月产4W降低到45年的2.5W)山西兵工厂,阎锡山建立,产品从罐头到山炮,卓然有成(抗战前最高月产步枪1500支,重机枪30挺,轻机枪和冲锋枪各200挺,子弹为6.5口径).但抗战爆发后太原失守,4000台机器只有1/6运出,其余均被日军缴获.这些少数转移的机械后经过多次辗转,分散落户于各地.并以铁轨为原料,在乡宁生产步枪,在城固生产轻机枪,在孝义制造手枪,各厂均产手榴弹,并将子弹生产线改为7.92与中央军通用.最高月产量为步枪800支,轻机枪300挺,手枪数十支,手榴弹万枚


          7楼2013-07-29 21:51
          回复
            战时生产管理1939年时,除署本部及制造司、技术司及军械司之外,另设有兵工研究委员及购料委员会。虽然兵工署属于行政院,是行政机关,但管理人员均为军职,实行准军事管理。署内办公、起居、作息均以号音通知,各职员需著制服,署及司处均设有执行官。1939年5月,兵工署训令:”查本署前以抗战期间,兵工厂工人任务甚重,应按部颁工人待遇暂行规则第七条之规定,确定主人身份一律视为军属,俾得以军法管理。有以工人赶造军械供应前方需要,其任务实与作战士兵同样重大,不仅技术工人工作不宜间断,即普通工人之经训练者,亦不宜常常更换,致碍兵工制造,实应予以缓役。经拟具将各厂现有工人开列名册,呈部备案,以作缓役之根据1941年,重庆市国民兵团曾发出通知,要求各兵工厂内适合兵役男子,不服常备兵役者,应与他人一同参加训练,服国民兵役。军政部批示:“查该署各工厂技术普通工人,只要在编制以内,一律视为现役军人。”因此确认了兵工从业人员“现役军人”的身份即使非技术人员的叙及支薪方法,亦“照原敛陆军阶级成同陆军阶级,照陆军官任待遇支薪。1936年6月,兵工署为使各厂产品检查制度化,制订了“验收各兵工厂成品暂行办法大纲”。由技术司派成品检验员长期驻厂,负责检验各厂成品


            10楼2013-07-29 21:52
            回复
              http://baike.zhige.net/doc-view-13539由于手打很累,所以就发个百科,大家可以很全面的了解民国政府军工产业


              11楼2013-07-29 21:53
              回复
                以下将逐个介绍抗战时期轻兵器产品步枪手枪轻机枪/自动步枪重型机关枪弹药火炸药防化器材 军用光学器材


                12楼2013-07-29 21:53
                回复
                  国军陆军师组织十分庞大,轻兵器高达一万两千多件,但二十毫米以上武器则很少一般来说,国军的陆军师有19年师编制,21年陆军师编制,22年剿匪师编制,24年教道师编制,整理师编制,25年调整师编制具体来说,各种师编制的轻武器配给也不同24年整理师改动较大,将机枪连改为团级,并将迫击炮排改为连,改属团级。25年调整师又做调整,事实上,大多数陆军装备皆参照21年陆军师装备。1937年,国军统一师编制为陆军师。最基本的轻兵器装备可以参考陆军师营级。通常陆军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迫击炮排,步兵连由三个排组成,理想上每个步兵班有14人,除了步枪之外,装备一挺轻机枪


                  13楼2013-07-29 21:53
                  回复
                    战前1937年师编制装备人员 10,923步骑手枪 3,821掷弹筒 243轻机枪 274重机枪 54榴弹/野战山炮 16团营炮 301932年制陆军师轻武器编制表步枪 马枪 驳壳枪 手枪 轻机枪 重机枪 备注师司令部 54 21第旅司令部 15 5一第一团 1387 79 393 12 56 18旅第二团 1387 79 393 12 56 18特务排 42 3 2第二旅 2816 158 804 29 114 36补充团 1387 79 393 12 56 18炮兵团 42 698 539 10 2 山炮团有马枪806支 骑兵连 169 29 2通信兵营 149 104 2工兵营 440 98 1辎重兵营 132 68 1卫生队 23 8特务连 170 15 8探照排 11 17合计 7831 1394 2948 108 294 92步兵以步枪为主,步枪为主战武器。由于中国国防力薄弱,缺乏如炮兵、装甲及车辆的特种兵,中国的步兵继承了自古以来的传统,只有一把步枪、几个手榴弹和两条腿,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战斗功能。中国步兵师编制不大,一般为2至4团,每团3步兵营,每营三个步兵连,每连三排,每排三班,每班十至十四人。除军官、文书、伙夫、轻机枪射手等之外,均配置步枪。骑兵、炮兵、辎重兵等则主要配给马枪


                    14楼2013-07-29 21:54
                    收起回复
                      关于轻兵器,这里我要摘录《中国近代兵器工业》首先是我自己以前整理的关于国军步枪的诸元,但是被喷的体无完肤,不过还是很有价值三八式步枪 仿造型辽造十三式步枪仿毛瑟1907式步枪:元年式步枪,四年式步枪汉阳1888式步枪23年式步枪浙铁造七七式步枪粤造21年式步枪FN1930式步枪中正式步枪 毛瑟盒子炮骑枪毛瑟1898式步枪毛瑟k98k短步枪毛瑟1871式步枪毛瑟1884式步枪德制1888式步枪捷克造ZH 29半自动步枪捷克造VZ 98型步枪捷克造VZ 22型步枪捷克造Va 24型步枪意大利造1891型步枪(卡尔卡诺M1891)莫辛纳干1891式步枪莫辛纳干1891/30式步枪美国m1917式步枪m1917步枪短步枪型美国m1903a3式步枪美国m1卡宾枪美国伽蓝德半自动步枪 快利步枪斯太尔1888式直拉步枪这是我手头资料中所有能找到的步枪了,


                      15楼2013-07-29 21:58
                      回复
                        看得我头都晕了!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8-02 06:43
                        回复



                          19楼2013-08-06 20:52
                          收起回复
                            小板凳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8-19 1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