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尘心殇吧 关注:31贴子:1,130
  • 23回复贴,共1
诗词,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1楼2013-08-03 12:20回复
    古风(古绝)的写作章法
    此类诗体的典范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李白的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如王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绝可分五言、或七言。超过4句的此类诗体属于古风,古风可分五言、七言、长短句。
    1、平仄可不拘(和古风相似、古风句数不限、可以压仄声韵、一般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5言的叫“五古”七言的叫“七古”;也可作长短句的“古风”)可分五言、七言、但忌毫无顾忌的不拘平仄。例如“假日乘兴去故宫”“巍巍昆仑源何年”,前一诗句6个字都是仄音、后一句7个字全是平音,看起来挺好,也满有意境,但读起来就不上口(有快板书的影子);如前一句改为“假日呼朋看乾隆”、后一句为“巍巍昆仑誉世间”,两者对比好象意境多少打些折扣,但后者读起来,阴阳顿挫朗朗上口,须知诗词在“读”上是很有讲究的(不同于现代诗歌)。
    2、既为“古绝”(她和“五绝”“七绝”也称“律绝”不是一回事,不和韵律的绝句不能轻易挂上“X绝”的)一般每首四句。常见首句就用韵(也可不用韵),2、4必须用韵,一韵到底(一般压平韵,仄韵的也为数不少。例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等)。
    3、古风:超过4句的(每句字数可为5字、7字、或长短句,“词”除外)且不拘平仄、可以压仄声韵、也可中途换韵(但韵脚不能乱)的,一般归类为“古风”。
    例如崔颢的律化古风《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唐诗三百首》将该诗归为“七言律诗”是不严谨的。这首诗,虽是传世名篇,但就律诗格律而论,前四句多处不合律。即使有的字平仄可变通,仍不合律诗的句型。首联同声字相对,就是失对。颔联出句连用六个仄声,对句末尾连用三个平声,属于应避免的“三平调”。不合律句句型,就难免失对。后四句合乎平仄对粘的规则,尾联第五字作了允许的变通,基本上是合律的了。所以这首诗前半首是古体诗,后半首才是律诗。虽然这首诗很有名,写诗却不宜效法。严格讲应该算作“律化古风”范畴。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4楼2013-08-03 12:28
    回复
      古风的章法与转韵
      古风有短长、齐言与杂言、非律化与律化等分别,其章法仍然适用“起、承、转、结”。
      短篇古风如古绝,章法见《绝句的章法》。稍长的,可参考《律诗的章法》。
      中长篇古风,最宜于叙事,兼及写景、议论、抒情,其篇章结构方法在某些地方类似作文。起、承、转、结,各分一段或若干段,特别是转的部分变化波折较多,文字往往较长。写作时要注意层次、提顿、分合、伏应、过渡等,不离主题,一脉贯串,表达一个中心意思。
      以叙事为主的古风,可以按时间先后组织材料,必要时可以倒叙、补叙、插叙。例如杜甫《赠卫八处士》,从感慨人生聚散无定开始,与相见的悲喜交集,接着询问故旧情况,再细述卫八家庭及家人的热情款待,主客饮酒话旧,彼此感受,末叙暂聚复别,以感叹世事回应开头作结。先用“今夕”,再写“夜”,后说“明日”,以时间线索贯串,层次井然,有条不紊。首四句是起,“少壮--君子堂”六句是承,“昔别--故意长”十二句是转,末二句是结。
      韩愈《山石》,是记游山寺,叙事兼写景抒怀。全诗层次,是黄昏到寺、夜深宿寺、天明离寺三个时间的所见所闻。开端四句是起,点出山、寺、黄昏、新雨;“僧言--光入扉”六句是承,写夜宿;“天明--风生衣”六句是转,写离寺;后四句是结,感叹。前后呼应:“出入高下”应首句“山石荦确”,“无道路”应“行径微”;因“新雨足”,所以夜月清光入扉,山有烟霏,天明日出愈显得“山(花)红涧碧”,又才能“当流赤足”、“水声激激”。诗所写景物有光感、湿度和色调,浓淡相间,成为统一、和谐的画面。
      李白《蜀道难》,开头陡然而起,总提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强烈的感情咏叹,点出主题。“蚕丛--钩连”六句,说从远古以来,秦蜀就被崇山峻岭所阻断,由秦入蜀,太白崇山峻岭首当其冲,承上交待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原因。“上有--凋朱颜”十六句,极写蜀道山势的高危。上边是高峰插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下边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照应上文的不通人烟。又说黄鹤不得飞过,猿猴难以攀援,人自然更难通行,这是进一层写法。以上是虚写。接着实写人在蜀道行进的艰难。青泥岭百步九折,不仅迂回盘旋,更是高峻得可以上摸星辰,使人屏息抚胸,坐而长叹,不能继续行进。这是正写。行人步行目见,已如此艰难,耳听“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凄厉,荒凉,又令人骇异、悲愁,“凋朱颜”。这是旁衬,渲染环境气氛以烘托蜀道之难。“连峰--来哉”六句,再起一波,叙蜀道中最危险的地方,连峰接天,绝壁枯松倒挂,飞湍瀑流,转石雷鸣,更是惊险,反问远道之人为何而来,正意是说游人不宜去。这段既是承,以是转,是连接上下文的过渡处。“剑阁--早还家”十一句,写由秦地进入蜀中,所见剑阁地势的高峻,带起人的担忧,驻守者如不可靠,就可能产生祸患,暗讽当政者要警惕战乱,要善自用人,从而表露题旨。结句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是照应开头,又是全篇丰富内容的浓缩和升华,感人极深。清人沈德潜论章法:“歌行(铺张本事的古风)起步宜高唱而入,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以下随手波折,随步换形,苍苍莽莽中,自有灰线蛇踪,蛛丝马迹,使人眩其厅变,仍服其警严。至其收结处,纡徐而来者,防其平衍,须作斗健语以止之;一往峭折者防其气促,不妨作悠扬摇曳语以送之。不可以一格论。此论就符合李白此诗情况。结尾部分,由峭折转纡徐,最后是斗健语。《蜀道难》句法多变,参差错落,短至三言,长达十一字,常有多个平声仄声字连用,或平仄单字间用,有的纯用散文句式,如“上有六龙之高标”等,不拘一格,形式与内容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
      古风转韵,与诗的章法有密切关系。一般是在一层新的意思开始时转韵。一层意思里如有小的层次,也可以转韵。一个韵可以用于几个小的层次,有时也可跨越一个大的层次。常见转韵古风,在承、转、结时换韵。


      5楼2013-08-03 12:29
      回复
        例如高适《燕歌行》。这是一首入律古风,二十八句,五处四句一韵,一处八句一韵,近似七首绝句的组合。开头四句写主将奉命出生,是诗的起,用职韵。“chuang金--照狼山”四句,写出生途中的声势和敌方进犯的态势,是诗的承,换删韵。后边写战场情况,是诗的转,所以又换韵了。这一部分可分四个小的层次:“山川--犹歌舞”四句,写战斗惨烈而主将荒淫,用婺韵;“大漠--未解围”四句,写战争失利,未能解围,用微韵;“铁衣--空回首”四句,写征夫思妇久别远离之苦,用有韵;“边庭--传刁斗”四句,写边地征戍的艰苦,仍用有韵。诗的结尾四句,突出战士的忠勇,感叹没有像李广那样体恤士卒的好将军,换用文韵。
        李白《日出入行》,是一首不入律的古风,杂言体,二十句用了三韵,基本依照意思层次。首四句,说太阳升落是自然现象,不是神的力量,是诗的起;“其始--久徘徊”三句,说人非元气,不能与太阳一起长存,是诗的承。起、承都用灰韵。“草--皆自然”四句,深入一步,正面肯定草木荣枯、四时变化、万物兴衰生灭都属自然现象,“羲和--挥戈”五句,从反面批驳神话驱日、返日的不合情理,这两层意思都属于诗的转,前者用先韵,后者用歌韵。结尾四句,是得出结论,人不应逆道违天,我将顺应自然,融于大自然。这里可以换韵而没有换韵,仍用歌韵也是可以的,只是结的开始不那么分明罢了。
        李白《蜀道难》,从开头到“凋朱颜”一大部分,看来多次换韵,所用先、寒、删、元(“援”)韵,实际相当一个韵,因为在古体诗里,它们是可以通用的。真正换韵是从“连峰”句开始,换陌韵、灰韵,正是诗的承转过渡处。可见换韵和诗的结构层次有关。
        古风转韵,如用得好,可以使诗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增加美感;如用得不当,会使诗显得支离,不是浑然一体。
        古风转韵,一般是两句、四句、六句等偶数句一转。转韵时,无论七言诗或五言诗,一般一二句都要用韵,即首句要入韵。例如高适《燕歌行》,每四句换韵时,首句总是入韵,如五、六句韵脚是“关、间”,九、十句韵脚是“土、雨”。
        一首诗多次转韵,常是平仄韵交替使用,如高适《燕歌行》。这和律句平仄字相间的相同,使声调有变化而又和谐。但也有平韵转平韵、仄韵转仄韵的,多见于仿古的古风,如李白《日出入行》。
        转韵古风,少可以换一次韵,多可以达二三十次。换韵几次为好?密度如何安排,两句一换好或是更多的句一换好?换韵又该选择平仄韵中哪个韵,是响亮的或是幽微的?这些都无一定之规,主要看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效果。


        6楼2013-08-03 12:29
        回复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咏怀古迹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南行别第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细雨
          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
          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
          萧萧发彩凉。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
          山中黄叶飞。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11楼2013-08-03 12:35
          回复
            〖 简介 〗
              最早的中国诗歌并没有格律的限制,到了唐朝,由于以诗歌作为科举的手段,出现了对音韵句法的严格规定,称为格律。自此,中国古典诗词在形式上和艺术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诗词格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音调、用韵、章法。其中以音调最为重要。学习和了解诗词格律对我们的创作来说是很重要的。会用才能活用,不会用只能乱用。
              下面将需要了解的诗词格律常识总结在下面,这些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了。
              以下所说的诗词格律,只是学写旧体诗的人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但今天的学校教育已经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课程了,只有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会涉及其中一小部分东西,因此,您看了下面的介绍一时不明白是绝对正常的,而且您也不必要去深究它。
              重要说明:为了追求格律的严谨约束了您的灵感才是最不值得的。今天的人学写旧体诗,即不需要也没必要严格按照格律的约定的。即使在古代,优秀的骚人墨客也大胆冲破格律的束缚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变体”出来。


            12楼2013-08-03 12:36
            回复
              〖 名词 〗
              古体诗
                就是我们所说后面要说的“古风”。它产生最早,形式多变,没有规则的限制,比较自由。
              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诗余
                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
              〖 平仄 〗
                “平仄”是现代人写旧体诗的第一大障碍,但只要明白其规律,平仄也是不难掌握的。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以两句诗来做例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句)
              这两句诗中“无边”、“萧萧”、“长江”、“来”是平声,“落木”、“下”、“不尽”、“滚滚”则属仄声,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其中一个标准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你可能会说,不对呀,“不尽”的“不”字读第二声(阳平),应该是平声啊?没错,今天普通话来读,“不”字确实是平声字,但古代读音与今天有所不同,古音的“不”是属于另外一种声调——“入声”,古人将入声”归入“仄声”里面,所以,杜甫的这两句是是完全合乎“格律”的要求的。只是今天“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已分别变成其他三种声调,那怎么区分呢?不用区分,就按今天的读音,将“不”归入平声就可以了。不过,在有些方言中,如广东方言,还保留着大量的入声字,象“月”“一”“十”等,如果你能去分清楚的话,作为仄声使用也是可以的。入声字的特点,是发音短促,如此而已,南方人应该很轻易的分辨出来,但北方人就可能有些糊涂了。
                  平声字例:西、风、天、无、弓、安
                  仄声字例:远、剑、信、总、电、客
                  入声字例:出、业、设、速、入、杰
                再次强调,没法分辨入声字的朋友就按普通话中的发音来用好了,反正我们写近体诗又不是给古人看的。
              〖 对仗 〗
                对仗是近体诗的重要因素,对于增强诗歌的整齐美和声律美极为重要。
                对仗的要求,相对的两句必须句式相同,词性一致,平仄根据体裁不同也要符合各自的规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几道)
                第一句,“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句式一致;
                第二句,“花”对“蓬”属名词植物对,“径”对“门”名词属器物对,“不曾”对“今始”,“缘”对“为”属人事对,“客”对“君”属人伦对,“扫”对“开”属动词对;
                第三句,“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属连绵词对。
                古人对“对仗”总结出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我会逐渐增加这方面的介绍。
              〖 谋篇 〗
                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如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起)
                  乡音无改鬓毛衰。 (承)
                  儿童相见不相识, (转)
                  笑问客从何处来。 (合)
              甚至一句之中也有“起承转合”的安排。如:“少小(起)离家(承)老大(转)回(合)”。
                当然,“起承转合”并非不易之法,形式毕竟要为内容服务。
                词的章法,因为体例繁多,变化各异,比较难以分清“起承转合”,所以前人论词,多从“过片”入手。词除小令之外,都是分片的,从上片过渡到下片就是“过片”,又叫“换头”。
                词的“过片”以衔接紧密、自然为要,以能翻出新意为上。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上下片意脉不断,下片更出新意。
              〖 句式 〗
                句式实际上并非诗词格律的内容,没有严格的约束,学者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句式是以句子的“意义单位”而言。
                五言句式以“二三式”最常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也有很复杂的句式,偶尔用之可起抑扬顿挫之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后庭花/一曲;(刘禹锡)
                  念/尔/独何之;(崔涂)
                七言句式以“四三式”最常见:
                  天外黑风/吹海里,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姜夔)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也有复杂的情况:
                   李将军/是/旧将军;(李商隐)
                   可怜/无定河边/骨;(陈陶)
                可见古人写是在句式上是不依成法、力求多变的,这一点才是我们学习“句式”的目的


              13楼2013-08-03 12:37
              回复
                到!好高端的样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13 0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