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装置013吧 关注:380贴子:18,086

【铁幕档案室】条顿骑士团的兴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惯例


IP属地:北京1楼2013-08-05 20:02回复
    原帖地址 http://www.clanlong.com/thread-35640-1-1.html
    一份写的不错的文 可以当个记录


    IP属地:北京2楼2013-08-05 20:03
    回复
      三楼本人
      原帖归原帖 本人可能也会在其中加些自己的批注就是了
      接下来开始正题


      IP属地:北京3楼2013-08-05 20:05
      回复
        说明一下 原文那个最终条顿骑士团臣属波兰 咱看的其他史料基本都不是这个说法 所以某铁自己结合其他资料更改一下就是了


        IP属地:北京7楼2013-08-05 20:20
        收起回复
          作为军事修会 条顿骑士团打过两次比较大的败仗
          一是楚德湖会战 自此之后骑士团再无东扩能力 二是坦能堡会战 自此骑士团开始四分五裂 过程咱就不多说了 史料实在太多 咱从其他角度分析分析


          IP属地:北京9楼2013-08-05 20:25
          回复
            骑士团的中央机构主要由全体骑士大会、行政议事会、总团长组成。其中总团长(The Grand Master)为最高首领,是领土最高所有主,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由选举产生,终身执政。团长下设五大“总管”组成行政议事会,辅助执政:大统领 (the grand commander)掌管土地、军事统领(the supreme marshal)是军队的指挥官、财政官(the treasurer)是财政首脑、慈惠院检察官(the supreme hospitaller)掌管宗教事务、军需官(the supreme draper)掌管军粮供应,后来又监管贸易往来。行政议事会每年只开一次例会,或者在特别情况下临时召集。
            骑士团在成立之初,成员由两个阶层构成:骑士兄弟会和教士兄弟会。骑士兄弟(Knight-brethren)严格遵守三项誓言:安贫、守贞、服从,而且必须帮助病弱并同异教徒作战。骑士兄弟披的黑十字白披风,平日进行严酷紧张的军事训练。他们生活方式简朴严格而且单调,“成员从团里领得一把宝剑、一块面包和一件旧袍,不能佩戴家族的纹章,不能与凡俗之人同住,不能常去奢华的城市,也不能单独骑马外出、读信或写信;每晚要被钟声叫醒四次去唱诗,白天去做四次祈祷,星期五要受到修道生活的训练,即使团长也没有权力给任何人休假……,如果一个成员有任何不端行为,就召开秘密团会,决定对其惩罚。”
            骑士兄弟是骑士团的核心力量。教士会兄弟(priest- brethren)和骑士会兄弟不同,他们没有三项誓言的约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给民众进行祈祷并从事一些宗教事务,他们为骑士和在医院的病患主持圣事,并作为随军牧师同骑士们一起出征。教士兄弟在普鲁士和立窝尼亚不能被选为团长、统领和副统领,但在德国可以被选为统领。后来,在这两个阶层之外又增加了第三个阶层——军士兄弟会(Sergeants, serving brothers),他们披着灰色,上面有三角十字架的较小斗篷,这表明了他们在骑士团的地位。
            骑士团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征服效率之高在当时来说令人惊讶,原因并不在人数的多寡。这一方面依赖于骑士们优良的装备、勇敢的精神、优秀的作战技能之外,另一方面也由于当地武装力量装备的低劣、防御技术的低下以及军队组织的涣散。
            在中世纪,由骑士组成的骑兵部队在战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往往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尽管许多学者对中世纪骑兵战斗力的优势提出质疑[注:里昂认为“ 骑兵在军事上从未胜过步兵”,巴赫拉赫认为,在中世纪的战役中骑兵并不是战术上的主导因素,因为没有弓箭手或其他步兵支持的情况下,骑兵的冲锋很少能够成功。(转引自《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与社会转型》)中世纪“在绝大多数战役中,徒步作战的人数都远远超出马背上作战的人数:5:1或6:1的比例在西方看起来是正常比例,而拜占庭人的这一比例则接近4:1”。],但是骑兵在中世纪许多著名的战役中仍是最终决定胜负的力量。
            在中世纪,每一名骑士在正式成为一名战士之前,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体格、打斗、骑马以及作战技能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往往从小就开始。因此,骑士们往往具有健壮的体格、娴熟的武艺,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勇敢豪迈的英勇精神。由这样的战士组成的部队,虽然组织纪律性可能不强,但战斗力是不可低估的。并不是每个骑士都可以参加骑士团,加入骑士团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这些要求和圣殿骑士团非常相似:必须是非常年轻(年满14岁),身体健康,没有身体缺陷,不能有债务或其他义务的拖累,而且必须是骑士的后代。对骑士出身的要求,保证了骑士兄弟们谙熟骑术、格斗等作战技巧,并且在早期,他们还要经过良好的训练,正因为如此,这些强壮、勇敢的年轻战士在对普鲁士、立窝尼亚的征服战斗中,才能够屡战屡胜。
            骑士团的部队主要是重装骑兵,其装备主要有长矛、剑,全身由厚重的盔甲保护,战马也披着铠甲,骑士骑在马上挥舞着武器,横冲直撞,威力无比。这些戴盔挂甲越马扬鞭的武士,每个人都可成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而每人都是一座活动的堡垒。与这样的敌人作战,武器低劣、身无片甲的异教徒几乎无任何取胜的希望。事实上,骑士团在成立之初,只有40名骑士加入;当巴拉克进入普鲁士的时候,他只是率领20名骑士和200多名战士:据《骑士团编年史》记载说,一次库尔姆城被围,守城部队曾3次派人去雷登求援,他们所要求的仅是1名骑士,而当10名骑士赶到时,城中人大喜过望。即使在骑士团到达颠峰时期,普鲁士和立窝尼亚的骑士一共也没有超过1000人,可见骑士在当时的战斗力是如何之高。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8-05 20:27
            回复
              另外一个对骑士团十分不利的因素来自骑士团内部:兵源的日益萎缩和离心力的日益加剧。兵源的日益萎缩主要由于对加入骑士团的条件更为严格,目的是要保持条顿骑士团为德国人的骑士团,而离心力的加剧则是由于权利下放和各省独立活动的结果。虽然骑士团在上半期,即阿尔腾博格(Dietrch von Altenburg,1335-1341)时期就严格规定了加入骑士团的规定,强调了骑士的出身,但是总团长可以对这样的规定灵活掌握,在必要的时候,他可以允许只要有贵族血统就可以加入。
              特别是尽管骑士团的成员绝大部分来自德国境内,但也有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非德语骑士,一直到14世纪晚期,还能找到来自意大利、瑞典、弗里西亚(Frisians)甚至法国、波兰和西班牙的骑士。但在15世纪的时候,这都成为了过去。
              首先,禁止国外骑士加入骑士团的呼声越来越高,1449年当卑森(Biesen)统领吸收一名瓦伦人 (Walloon)作为普鲁士条顿骑士团的成员时,总团长给他写信要他立即将这名骑士遣送回马斯特李赫特(Maastricht),并告诫他,骑士团是纯粹的德国骑士团,不能有非德语成员。其次,对即使是德国人加入骑士团也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要求加入者必须父母双方都是骑士出身,至少其祖父母为骑士出身。这样骑士团中的一大批成员——来自贵族的儿子、私生子以及有一半出生贵族一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而他们经常是战场上的重要战斗力量。骑士团内部离心力很早就开始出现了。立窝尼亚虽然是骑士团的一个省区,但由于它并没有和骑士团的其他领地相连,事实上却是半独立性的,开始的时候它的大团长每年要到总部述职,渐渐的发展到只是派自己的代表代替。再后来的发展更是到了立窝尼亚省、帝国各自招募自己的骑士兄弟,独立发展自己的事业。在坦能堡战役时,普鲁士的骑士团兄弟焦急地等待他们立窝尼亚的兄弟们的援助,但是援军却始终没有到达。
              另外,骑士团统治着普鲁士人、波兰人和日耳曼人,其中日耳曼人财多势重,即使在日耳曼人中,差异也很大。在普鲁士来自德国北部的法兰哥尼亚人和士瓦本人与来自德国南部的莱茵兰人和威斯特伐利亚人(Westphalians)几乎势不两立,萨克森人对士瓦本人百般挑剔,而士瓦本人对巴伐利亚人又不屑一顾。在立窝尼亚,威斯特伐利亚人又敌视莱茵兰人。“到了15世纪,这些积怨与不和变得危险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骑士团对敌人的抗击。”而且此时的骑士团兄弟己经没有了以往对信仰的坚定、宗教的热情和对总团长的忠诚。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攫取较好的职位,那些地位较高,有能力决定骑士升迁的官员经常网罗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编织自己的势力网,经常出现为了职位相互间争吵不休。骑士团成了一些特权人物牟取利益的机构。
              【某铁注:原文本段倒数第八行中,士瓦本(施瓦本)人,法兰哥尼西亚(法兰克尼西亚)人来自德国北部,而莱茵兰人和威斯特法利亚人来自德国南部。 而不是像原文所说“在普鲁士来自德国北部的法兰哥尼亚人和士瓦本人与来自德国南部的莱茵兰人和威斯特伐利亚人(Westphalians)几乎势不两立”。 】


              IP属地:北京12楼2013-08-05 20:30
              回复
                一个地区强权之所以一场战役失败就会导致完全的衰落乃至于崩溃,更重要的还在于经济的原因。军事力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实力,同时国家的统治不仅仅依靠军队的武力征伐和镇压,还必须要进行有序的管理和提供必要的服务。因此,除了军队之外,国家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管理、服务机构和队伍,以及和国家休戚相关的精神纽带。这其中经济的发展以及财政的使用尤为关键。
                中世纪的后期,欧洲各国经济有了长足进步,城市兴起、市场发达、经济繁荣,在这样的有利情况下,各国纷纷找到了自己新的依靠力量,并且开始建立自己的财政体系,发展本国的实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骑士团却没有能抓住这样的好时机,他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只有目光短浅、变本加厉的巧取豪夺,它没有承担起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应有的地区责任,因而也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尊重,相反,它成了闯入波罗的海地区的一个异端,一个有着武力后盾的经济机构和贸易同盟集团,一个危害社会秩序的、人人痛恨的侵略者。
                坦能堡战役的失败带给条顿骑士团最直接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骑士团丧失了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优势,由战略的进攻态势转为了防御态势,特别是战斗部队的大幅减员,更是骑士团在短时期无法弥补的。早期骑士团力量的一个主要源泉是精神资产,在那个时代几乎带有一种金钱价值:时刻准备忠诚作战的决心和骑士兄弟们的军事能力:大首领毫不费力地拥有的军事力量对同时代任何一位统治者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坦能堡战役之后,骑士团主力损失过半,迫使其不得不转而依靠雇佣军来扩充其军事力量,这无疑给骑士团带来极大的财政负担。二是骑士团被迫付给波兰一笔数额为600万格罗申的巨款[注:约合30万英镑,这相当于当时英国10年的财政收入],这使得骑士团币制崩溃,骑士团陷入了绝境。


                IP属地:北京14楼2013-08-05 20:33
                回复
                  突然发现这文的结构组织挺烂的 哪天争取改改得


                  IP属地:北京15楼2013-08-05 20:34
                  回复
                    骑士团的经济成就。
                      在经过了漫长黑暗的几个世纪的衰落萧条后,欧洲的经济逐步恢复并发展了起来,实际上这种发展到了十一世纪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一种令人惊羡的程度,以至于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布瓦松纳惊叹道“也许除了在我们自己的时代以外,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都还没有人想象过这样伟大的事业,并使它得到那么完满和成功的实现”。经济的发展依赖于饱受战乱、饥饿之苦的欧洲各阶层人民的辛勤劳作,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欧洲新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活动舞台。骑士团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在这种经济恢复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圣殿骑士团在法国开辟了大片的耕地,而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的成绩更加突出。
                    1230年,巴尔克率领骑士团支队首次到达普鲁士的时候,就将对普鲁士的征服和土地的开发结合起来。在骑士团征服之前的普鲁士,不仅盛行异教,居民愚昧、凶暴,而且生产、生活方式比起欧洲其他地区更加落后。“他们以渔猎为生,而且像所有的斯拉夫人一样,养蜂采蜜。他们住在环形村庄中,或者叫做‘圆村 ’。村庄都有围栏,以保护家畜过夜。除了一点可怜的农业和家畜饲养外,他们唯一的手工业就是亚麻纺织”。为了阻止当地人的反抗,骑士团把自己的城堡和设防城镇连成一系列的战线,在这些线内的安全地区广泛移民,以非常优惠的条件从帝国境内招募大批农民、手工业者到新征服的地区安家落户。这些新来的居民不仅有力地防止了当地人的起义反抗,而且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方法,他们以极高的工作效率很快改变了这个以前“连鬼都不愿去的”不毛之地的面貌。
                    骑士团以极大的热情和非凡的管理才能领导了这一伟大的运动。它不仅给新来的拓殖者各种优惠——统治并不严酷,税收和兵役也不苛重,教会的负担非常轻[注:在普鲁士只有3个主教,立窝尼亚只有3个修道院,也很少。虽然教皇拥有对骑士团的宗主权,但是教徒交给教皇的年金却不在普鲁士征收],积极鼓励引进先进的农作物品种,而且热衷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如铺路、排干沼泽、筑堤修坝等。事实上在整个征服过程中,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和骑士团军事的威力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50多年的征服活动不仅使这一地区的异教被铲除了,而且使当地的经济生活极大繁荣起来。谷物产量大增,不但可以满足自用,而且大量出口;牲畜的养殖也扩大了:加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4世纪初的时候骑士团拥有16000匹马、10500头耕牛、61000只绵羊、 19000头猪:拥有390座磨坊,生产的面粉足够50万以上的人口食用:大量出口谷物和木材,还有皮毛、钾盐、蜂蜜等。骑士团的活动中心北移后,继续了原来开明的政策,近一个世纪的内部建设,在总团长克尼帕罗统治时期,达到兴盛的顶点,被视为中世纪欧洲治理最佳的国家之一,不仅经济上呈现出繁荣发达的景象,而且它以通货可靠而坚挺,法律公正严明而名扬欧洲,成为欧洲的角柱。
                    起先骑士团是不允许进行经营活动的,最初的财富主要来自捐赠。因此它必须和世俗贵族们搞好关系,因为这些贵族能给它以物质上的支持,特别是帝国皇室。在萨尔扎前后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谨慎的如此行事,当总团长Gerhard von Malberg试图讨好教皇而疏远帝国时,皇帝果断地没收了骑士团在西西里的地产作为惩罚。总之骑士团早期的经济状况是窘迫而被动的。这种状况的最早改变在1263年,教皇乌尔班四世终于授权他们允许出卖产品以购回所需,但是不能进行获利性经营。教皇的授权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骑士团的经济状况,但是离骑士团的要求相距甚远,为骑士团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还得依赖于精明的总团长奥赛尔(1324-1330)伪造的教皇圣谕。在据说是教皇亚历山大四世于1257年颁布的圣谕中声明,由于贫穷,特允许骑士团从事贸易。
                    骑士团逐渐以一个商业机构的身份出现于北欧,在14世纪中后期的时候特别活跃。贸易主要集中掌握在马林堡的财政官和科尼斯堡的军事统领手中,他们被称为最高经纪人。在最高经纪人之下有许多下级经纪人,每个重要的城市都有一个,在国外如吕贝克、布鲁日、英格兰、苏格兰以及诺夫哥罗德都设有经纪人,在经纪人之下有各式各样的雇员。骑士团最重要的贸易商品是对玻拍贸易的垄断性经营,此外重要的商品还有粮食和木材以及木制品。骑士团曾经企图对粮食出口进行垄断,这引起城市商人的强烈反对,对木材及木制品的贸易主要是作为中间人,将波兰北部森林的资源经过但泽出口到英格兰、荷兰、佛兰德、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诺曼底。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盐、布匹、香料、酒、水果等以及少许的铁、铜。骑士团成了最大的消费者。
                    为了拓殖广阔的不毛之地,骑士团给予那些殖民者建立的城市以绝对的自主权、自由贸易权和广泛的经济政策和税收制度,不仅使它能够很自如的维持自身机构正常运转,而且在1346年,还有能力从丹麦人手中购买爱沙尼亚。在14世纪末它的货币收入达到275000英镑,这是一笔非常可观而令当时几乎所有世俗统治者都艳羡的财富,这几乎相当于英王同期年收入的10倍 [注:直到15世纪,英国王室一年的正常收入也只有5万英镑,法国王室一年的赋税收入为1200000里特尔]。当欧洲的世俗君主们不得不依靠频频借债度日的时候,骑士团却能有大量的货币投放贷款,它的财富在国际金融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其基督教的理念禁止它进行任何形式的高利贷。


                    IP属地:北京16楼2013-08-05 20:36
                    回复
                      条顿骑士团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严峻形势,而且也抓住了主要的症结。在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的过程中,它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和破坏,一度使立陶宛和自己实现了联合,据说在坦能堡战役中立陶宛使用的大炮就是骑士团送给的礼物。而且在波兰和立陶宛合并后,骑士团拒不承认立陶宛为基督教国家,说亚盖洛是狡猾的欺骗。虽然骑士团诊对了病,但是却下错了药,它没有静默蛰伏,而是主动挑起战端,这就使它的衰败来的更早、更快。
                      骑士团拯救自己的机会只能期待于基督教的改革,而基督教的改革此时已经开始了。不论引起基督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也不论基督教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的结果是基督教适应了世俗力量的要求,放弃了在欧洲秩序重建中的领导作用,任由世俗力量进行秩序安排了。基督教改革为骑士团拯救自己提供了契机,然而当宗教改革的浪潮传到波罗的海的时候,对于条顿骑士团来说已经太晚,此时的条顿骑士团已经是破败不堪了——1525年,最后一任总团长阿尔伯特抓住了挽救自己命运的最后一点机会,他拥护新教,解除了自己对教皇的臣服,把普鲁士的骑士团世俗化,成为一个公爵领——从此,骑士团作为一个宗教军事修会的时期画上了一个句号。
                      引起条顿骑士团衰落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骑士团是一个军事组织,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让一个军事团体承担一个国家的责任骑士团便显得不堪重负了,即使它是强大的那它也是脆弱的。一些对于国家来说只能算作是突发事件的变化对于骑士团都可能会引起巨大的震动,甚至个人的原因都会决定它的命运。从军事上来说,是骑士团造就了它自己的敌人。
                      在骑士团的步步紧逼之下,波兰、立陶宛等国不断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与骑士团相比较他们的目的更加明确,而且能够吸收最新的军事技术、军事思想成果。相反,骑士团却过于迷信自己的实力而置新出现的军事因素于不顾。早在1242年楚德湖战役中,罗斯人就充分的利用了地形和步兵的巧妙配合,沉重的打击了骑士团,然而在近2个世纪后的战役中,骑士团还是重蹈了覆辙。在同它的对手此消彼长的对比中,骑士团愈来愈变得老态龙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引起骑士团衰落的直接原因是强大的对手的崛起。
                      从经济上来说,条顿骑士团的衰落是世俗世界日益步入发展正轨的结果。军事是骑士团的根本,如果军事不再重要了,骑士团也就不再重要了。在基督教向波罗的海地区的荒蛮之地传播的初期,面对剽悍的野蛮人,军事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条顿骑士团也便格外的引人注目。随着波罗的海地区大片荒芜之地逐渐的被开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生活日益繁盛,军事的作用愈益减弱,骑士团也从一个地区建设中的积极力量变成了一种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反动势力,这不仅遭到新兴各种政治力量的强烈反对,也被传统的政治力量所抛弃。
                      总之,从15世纪或者更早的时候开始,条顿骑士团变成了众矢之的。从政治上来说,条顿骑士团是基督教重建欧洲秩序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产物。它的出现推动了波罗的海地区国家王权建立的进程,它的兴衰体现了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欧洲秩序重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种艰巨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拉丁地区人们存在的神筑罗马观念和日耳曼人“对个人自由和人的独立人格的热爱”。这两种因素形成对重建秩序的最大障碍和挑战。对罗马帝国昔日成就与光荣的回忆和神筑罗马的观念是对重建秩序力量权威性的巨大挑战;日耳曼人的自由和独立本身就是秩序的反动,而当这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世俗的维持秩序的力量便无法形成对秩序反抗力量的权威了,不论这种世俗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秩序的建立必须依靠一个有足够威慑力的权威,欧洲人找到了这样的权威——上帝。因此,欧洲秩序的重建经历了两个过程:由罗马为中心向外围的基督教逐步扩张的过程和由欧洲边缘逐步向中心的世俗政治力量的整合过程。基佐又将这个过程归结为三个阶段:初创或形成阶段;试验探索阶段;形成发展阶段。中世纪的欧洲正在依靠上帝的力量逐步摆脱混乱,逐渐形成了构成新秩序的一切必要的因素——国王、世俗贵族、教士、市民、劳动平民、宗教和世俗的权力。而这种新秩序的完成是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在国家中除了政府和公众之外不再有其他重大或起决定作用的政治势力。到了14、15世纪的时候,欧洲正是到了新秩序试验探索阶段的后期和形成发展阶段的初期,条顿骑士团也成为了实现这一进程的最大障碍。从这点来看,条顿骑士团的衰落是必然的,其衰落的军事原因和经济原因与政治原因比较起来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一个地区强权陨落,但这并不完全是绝望的,骑士团的结局与其说是失败到不如说是新生。骑士团的消散留下了两个遗产:一个是普鲁士的名字,一个是容克地主阶级。普鲁士这个波罗的海地区的荒凉之地,在10世纪之前还鲜为人知,除了野蛮的异教徒,简单的劳作方式,艰苦的生活之外,很难想象它会在未来的世界里会有什么样的作为,条顿骑士团对普鲁士的征伐、开拓,使这一地区逐渐为欧洲人瞩目,使它不仅成为经济活跃的地区,而且成为政治活跃的地区;容克是 Junker一词的音译,原意是对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的称呼,后来指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这些人是骑士团的后裔,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祖先粗犷、暴决、架鹜不驯、好勇斗狠的作风,另一方面他们又野心勃勃,不乏政治的进取心和远见。当普鲁士和容克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条顿骑士团十字纹章又一次撼动世界,为二十世纪增加了多少故事。


                      IP属地:北京20楼2013-08-05 20:50
                      回复
                        就这样吧


                        IP属地:北京21楼2013-08-05 20:50
                        回复
                          mark


                          IP属地:江苏22楼2013-08-05 20:57
                          收起回复
                            这么看我那个兵棋错了好多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3-08-05 22:36
                            回复
                              (图自波兰史)简单来说条顿的西普鲁士部分是波兰封土,东普鲁士以团长成为波兰国王封臣的代价保留骑士团/公国(查一下1466托伦条约)
                              之后阿布雷希特怒宣波兰和改宗以及改公国最后以没钱告终,于是又签约以公爵宣誓效忠为代价换取普鲁士公国独立,如果索伦家绝嗣就宣布合并(附庸加联统!?)
                              当然根据波兰的棒子习气可能要打八折来看这个事儿,可能的事实是,在法理上确实如此。但由于帝国系一天到晚怂恿去掐波兰,索伦家族没绝嗣玩地好好的,波兰在之后又进入国力下降期,所以普鲁士公国这边基本是独立的(所以此图也没把这个算在国土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3-08-06 12: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