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志吧 关注:11,625贴子:336,110

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

■丁毅华
 "文化"一词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因此,对它的使用,必须十分严谨而慎重.
  说到"秦文化",必须认识,其意义是多重叠合的.它本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区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围大致上是今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甘肃一带.它为秦人(秦族)所有,存在于西部的诸侯国秦国的领地内.它又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历史,经过许多世纪,达到顶峰,有一个极短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以政治统一为背景的全国性的文化——这就是秦朝文化.



1楼2005-07-20 18:32回复
    据载,"沛人语初发声皆言'其'.'其'者,楚言也,高祖始登帝位,教令言'其',后以为常"[7].由此可见,徐,泗一带在语言上也受到楚语的影响,而原非"楚人"的刘邦,对此十分欣然,并热心加以推广.
     楚汉之间,民间多乐楚声.对此,鲁迅认为:"盖秦灭六国,四方怨恨,而楚尤发愤,势虽三户必亡秦,于是江湖激昂之士,遂以楚声为尚."[8]以此来解释楚文化的高扬,固合情理,但又必须看到,楚文化在东部滨海地区的长期浸染,早已取得显著的效果,乃是"楚声"大张更深层次的原因.反秦斗争初起之地是在"楚",陈胜定国号为"楚"并以"张楚"作为政治纲领.秦二世也称陈胜等是"楚戍卒"[9].项羽
     自称"西楚霸王",他的政治旗帜依然是"楚".刘邦继承陈胜等所开创的事业,他又曾受西楚霸王项羽之封.虽然他后来打败了项羽,但他并不以"楚"为讳.
     西汉就是在这样的浓厚的楚文化的氛围中建立的.汉初文化上的特色,确实是楚文化基本特点的表现.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黄老之术,"黄"是依托的,"老"即老子,本是楚人.
     然而,尽管汉初楚声是如此高昂,但是,汉文化并不等于楚文化.汉文化不是对任何一种文化的全盘因袭和简单模写,它是在文化上全方位吸纳和扬弃后的更新和创造,其中包括对秦文化和楚文化的继承和改造.西汉在政治上取代秦朝的同时,对于楚文化是吸收的,但对秦文化也并不是完全弃置,同样也是既有继承,也有改造.笔者赞同袁仲一先生的观点:"兼并山东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后,秦文化传布到全国,成为后来辉煌的汉文化的基础"[10].虽然秦朝存在的时间十分短促,秦朝文化只是昙花一现,但秦朝文化是长期积力蓄能而成,它有着内容上惊人的扩充和创新,故它并不因为存在时间短促而一闪即逝,相反,它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转移到汉文化中,成为汉文化的重要成分,这是一种文化的借壳存身.
     汉文化固然不是秦文化,但也不是楚文化.汉文化是全新的综合性的新文化并非直接来源于单一的文化,而是继承多种文化而形成的.无论较之秦文化还是楚文化,它都更为开放,更具兼融性,内容更为丰富,气魄更为宏大.


    4楼2005-07-20 18:33
    回复
      汉朝和秦朝一样,也曾是一个充满开拓精神和恢弘气魄的政权,汉文化和秦文化相比,至少有以下这些特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其一,无论是秦文化,还是汉文化,其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它们都有基本相同的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且对于它们来说,政治文化又都是诸文化要素中高于一切,支配一切的[11].
       这两种文化有着基本一致的政治上的制度文化系统.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统治到社会基层,严格约束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的政治统治.这就是后人经常所说的"秦制".而汉朝,基本沿袭了这一整套制度.所谓"汉承秦制",主要就是指的这种政治上的继承.
       "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损减,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有变更"[12].这就是说,西汉制度对秦制有因有革,而因袭的一面是主要的.汉朝建立后,最高统治者还是称皇帝,百官制度大体未变,政府的运行机制并无大异,皇帝,百官的行为方式也是基本相同的.以汉武帝刘彻的心理,行事与秦始皇作比较,更可以清楚地看到汉文化和秦文化的大同小异.
       其二,秦文化求实重实的质朴风格,汉文化也大体继承下来了.秦大建宫室苑囿,汉也基本如此.汉高祖刚刚取得政权,形势还没有稳定下来,刘邦本人还在为平定四方而奔走,而留守关中的相国萧何,就在长安建了宏丽的未央宫,其规模连身为皇帝的刘邦也觉得过分.但萧何对此的解释是:"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宜,非壮丽无以重威"[13],如此表述的这一文化心理就是秦文化的潜在表现.汉武帝时,也大治宫室苑囿,其规模已不亚于秦始皇时.武帝为他所宠爱的年轻将领霍去病所修的坟墓"像祁连山",墓前的石刻,也是巨大而作风浑厚朴实,这和秦人的美感追求,基本上是相同的.
       其三,重鬼神,求异效(长生等),浓厚的迷信色彩,虽无发达的宗教,却有宗教式的狂热,这也是与秦文化,汉文化相似的.汉武帝之好鬼神,既像楚人,也像秦人,表面上许多地方像楚人,但就其大动作而言,是更接近于秦人之为的.
       如果把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察的重点放在政治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制度文化上,我认为,应当确信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汉文化的主体乃秦文化",并且,"从这种意义上讲,秦文化的的确确是近两千年中国文化之基石"[14].


      5楼2005-07-20 18:33
      回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葛剑雄:《移民与秦文化》一文中已详辨"秦文化",指出它一般包括了四种不同的含义:秦人文化,秦国文化,秦朝文化,秦地文化.文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文化论丛》第3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7—72页.
         [2]《史记》《正义》释"依古以来"为"依古以来典法行之".
         [3](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大云山房文稿》,卷1.
         [4]《史记·魏世家》.
         [5]《史记·六国年表》序.
         [6]《史记·高祖本纪》.
         [7]《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风俗通义》.
         [8]《汉文学史纲》,《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85页.【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9]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0]袁仲一:《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和主要成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编,《秦文化论丛》第1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11]笔者注意到黄留珠先生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他说:"秦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也正是其政治制度."见《秦文化的南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编,《秦文化论丛》第二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9—90页.
         [12]《史记·礼书》.
         [13]《史记·高祖本纪》.
         [14]黄留珠:《秦文化概说》,《秦文化论丛》第1辑,第94页.
         [15]《过秦论》,《史记·秦始皇本纪》引.
         [16]《汉书·董仲舒传》.

         原载:秦俑秦文化研究


        8楼2005-07-20 18:34
        回复
          楚兄这篇文章有提到你们楚国呦


          9楼2005-07-21 20:02
          回复
            文化是随着国家的军事扩张、侵略而发展的。比如英国的英语广泛,
            就是由于一战时英国的殖民地最多,而形成的


            10楼2005-07-22 12:33
            回复
              ...那英语也算1 战遗留了…


              11楼2005-07-22 13:13
              回复
                汗啊~~我是说战争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12楼2005-07-22 13:14
                回复
                  恩,看到了,不错呀,大略地看了看.我得顶呀!
                  不过,其中关于秦国灭楚时,楚国国都是郢吗?记得春秋时吴国破郢后,楚昭王后来复国时迁都新郢,在今湖北宜城,所以我想秦灭的应该是宜城,而不是荆州.


                  IP属地:江苏13楼2005-07-22 19:16
                  回复
                    秦灭楚的那一战,确实经典啊!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05-07-23 06:15
                    回复
                      经典什么呀!那是因为楚王不会用将,以及众多的客观原因!以强灭弱,哪来的经典!输了的话,倒可以叫经典!


                      IP属地:江苏15楼2005-07-23 10:18
                      回复
                        值得研究


                        IP属地:黑龙江16楼2005-08-09 06:53
                        回复
                          呵呵~~文化是多样性的,表现的方式也是不同.
                          即使是战争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17楼2005-08-09 11:17
                          回复
                            一言蔽以之
                            秦法楚道汉儒


                            18楼2005-08-09 13:52
                            回复
                              宏观而言,18楼说得精辟!
                              治国就得想汉武帝那样,外儒内法,兼修道家思想中的奇兵之术。而秦楚两国都颠倒了本末


                              IP属地:江苏19楼2005-08-09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