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村官考试吧 关注:18贴子:49
  • 0回复贴,共1

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言语真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部分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和句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句子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意,筛选信息。请开始答题; 21. 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虎踞(蹲坐)龙盘 荒诞不经(常规) 苦心孤诣(达到) B.旁(旁边)征博引 赴汤(开水)蹈火 置之度(考虑)外 C.茹(吃)毛饮血 甚嚣(嚣张)尘上 克勤克(能够)俭 D.笑(快乐)逐颜开 尾大不掉(摆脱) 若即(靠近)若离 21.【答案】A。解析:B项中“旁征博引”中的“旁”应解释为“广泛”;C项中“甚嚣尘上”中的“嚣”应解释为“喧嚷”;D项中“尾大不掉”中的“掉”应解释为“摇动”。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到了脑筋疲倦的时候,往往随意地将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读, 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 我们 以它当作消遣品,没有什么大关系,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 ,这书籍“刺激神经”、“扰乱思想”的进度比“剧场”、“游艺园”更要高些,力量也就大些。 A. 那么 因而 虽然 然而 B. 那么 因而 虽然 否则 C. 因此 虽然 因为 然则 D. 因此 因为 既然 然而 22.【答案】D。解析:第一个句中,横线处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随意地把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读”是“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的原因,故第一空应选“因此”,可排除A、B。第三空中应填与“就”相对应的“既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3. 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对于复兴银行新任行长的意见,《金融导报》本周内将发表相关评论 B.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企业家了 C.几乎所有县里的领导都出席了这次会议,可见这次改革至关重要 D.丁校长称“中国不同的学校学费应不同”,此说在省内外中学校长论坛引起共鸣 23.【答案】B。解析:A项中的“意见”可能是“新任行长给出的意见”,也有可能是对“复兴银行新任行长这件事”的意见;C项中“所有”可用来修饰“县”,也可用来修饰“领导”;D项中“称”所指的内容有歧义,整个句子可以理解为可理解为“丁校长的这种说法引起了共鸣”,也可理解为“校长认为这种说法引起了共鸣”。故本题答案选B。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24-27题。美国5个著名研究机构的天文学家目前报告说,他们发现银河系中央存在一个反物质源,它喷射出的反物质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个高达2940光年的反物质“喷泉”,这是宇宙反物质的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来自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天文学家是利用先进的伽马射线探测卫星获得这一发现的。他们研究了美国航天局6年前发射的“康普顿”伽马射线控测卫星去年11月以来的观测结果,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这一发现不仅将改变人类对银河的认识,还将促进人类重新探索宇宙中所有星系产生的奥秘。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的。他在30年代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反粒子,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电荷正好相反。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理学家先后发现了反电子、反质子、反氘核等反粒子和反原子核。当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两者会全部消失,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比普通可见光强25万倍的伽马射线,这被称为“湮灭”反应。美国天文学家们就是通过卫星观测伽马射线而确定银河系中存在反物质“喷泉”的。
目前,天文学家还未就反物质“喷泉”产生的原因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该“喷泉”是由银河系中黑洞造成的;有的认为它与质量巨大、年龄较轻的恒星被吸往黑洞时产生的爆炸有关;还有人认为它可能是100万年前银河系中央两个超高密度的中子星碰撞产生的火球冷却后的残留物。 24. 关于“反物质‘喷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反物质“喷泉”与其在宇宙中的对应物相遇,释放同了强烈的伽马射线 B.反物质“喷泉”自去年11月发现以来,其反物质的喷射接连不断 C.反物质“喷泉”从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的反物质源不断喷出 D.反物质“喷泉”由银河系中央的反物质源喷出,高达2940光年 24.【答案】B。解析:原文中说的是天文学家通过分析去年11月以来伽马射线的观测结果,“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而不是“反物质‘喷泉’自去年11月发现以来,其反物质的喷射接连不断”,B项不符合文意。 25. 下列对“反物质”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物质与其反物质在质量上完全相等 B.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反物质“喷泉” C.任何一种物质与其反物质所带电荷正好相反 D.物质与其反物质相遇就会发生“湮灭”反应 25.【答案】B。解析:与此题内容相关的原文是第三段。B项曲解了原文,文中说的是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并且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反粒子”,但由此并不能推出“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反物质‘喷泉’”。A、C、D三项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原文。
本文来源:http://jiaxing.offcn.com/html/2013/09/3045_2.html
http://zj.offcn.com/


1楼2013-09-11 17: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