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吧 关注:94,534贴子:1,569,318

回复:【穿越13】荼靡花开惹尘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约莫是南宋绍兴年。宋高宗赵构南迁至越州,升越州为绍兴府。后迁都临安,也就是钱塘杭州。绍兴成为陪都,成了皇室宗亲居地和帝后陵寝之所。就在这座杭州城里,城南坐落着一座隽丽的园林。那一处便是世代为官的朱家的居所。朱家有一女,名唤淑真,自幼聪敏。豆蔻年纪,已是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天资绝伦,才情卓尔。后因所作诗文流于伤情,冠以“断肠”名之。词之凄美,惊为天人。
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里记载:淑真钱塘人,幼警慧,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
朱淑真年少时生活宽裕,性情单纯天真。适时,遇见那个对的他,欲与之厮守终身。这是一段矜贵的缘。锦色年华里遇见有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人的感情都只能在庸常的土壤里生存。但爱,与婚姻无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旧时女子所要面对的择偶依据。于是棒打鸳鸯散。朱淑真二十年华便与少年分离,辗转嫁与俗吏为妻。
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爱别离、求不得。朱淑真撞了一个满怀。命有定数却无公允。她注定要与心外人共枕。这痛,非生之安逸的寻常人想得明白。更甚之处,命之鬼祟未止于此。朱淑真的丈夫粗鄙浅薄,婚后,又狎妓寻欢。并娶妾离家,携妾室远赴任上,留朱淑真深闺独生多年。
非如卫道士所言,朱淑真的贞洁之心铿然始终,一直巍峨。只是那贞洁,不是给婚姻,是给爱。那爱,是朱淑真生之所系的信仰,不能缺。于是她选择“忤逆”封建伦理,与心魂牵系的他在夹缝里续上矜贵的爱。
这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它危险重重。但是朱淑真知道自己所要的,是生之欢爱,不是明哲保身。哪怕他们说断肠词“未适乎情性之正”(《东维子集》),“岂良家妇所宜邪”(《词品》)。那爱是朱淑真生之苦难里唯一的光。这一些,旁人怎会懂得。
朱淑真亡时正值盛年,未知天命。真爱泄露之日,便是自由被禁之时。夫家冠以“不忠”罪名将其禁锢。于是她终于决定要做一朵重生的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就是向灵魂深处的光行走,握住生命里最后的一点暖。她选择离开。离开那个男人,离开三纲五常,离开愚昧,离开恶毒,离开苟延残喘。离开这个世界。若是无爱,她选择死。
人生自是有情痴,红消香断有谁怜。她对着这破损的红尘痴痴地一笑,便纵入波澜的水里。去罢,空留一书《断肠词》。光阴会知道,毁亡的不是她的身,永生的确是她的魂。自此,一段殇情流景终结在盛世荒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13-10-06 00:24
回复

    情爱不宽宏,不得眷慕。这女子一生情途多舛,流离在爱恨交织的光景里幽怨而终。半盏红绿抚平生,伤词一曲道尽了她一生的惆怅与悲苦。那些少女记忆里清暖的光,成了只属于她一个人的瘦西风。于是,她唱——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着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生如空花,人情喧嚣却依旧是寂寞当道。纵那人世丰美,却始终独行独坐独旦独息。光阴落至此处,读了朱淑真,便闻书起兴,欲让那孤独,来它一回尽兴。将它渗入风月里化成盈盈汁水,再一饮而尽。
    爱如捕风落虚空。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楼2013-10-06 00:25
    回复
      【词话一】
      满院落花帘不卷【词话一】满院落花帘不卷荼蘼花间惹尘埃0000弯弯曲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朱淑真《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最初的最初,她是一枚绝世好玉。碧色无瑕,映透着她单纯的质地。最初的最初,她是怒放的温暖新花。时间只是一条清浅的小溪,没过她的踝。她心意纯粹,姿态优雅地立在水中央,流盼生辉。像极了陌上荼蘼,香瓣翕合之间倾吐着自己的爱之热情。
      淡红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水阁虚。
      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
      朱淑真作的这一首小诗,叫做《夏日游水阁》。意境极为欢妙。朱淑真娘家是书香气浓厚的宦官家庭。因父亲为官,所以家境也是殷实富裕。居宅豪华,婢仆成群。大小姐的生活自然也是悠游闲适的。加之她自幼聪慧,博读诗书,精通音律,亦擅作画,所以朱淑真的少女时光过得十分好。
      那一年的正月初六是好日子。因它明媚,因它葱茏,因它遍地是春光。节日气氛就在这样的朝气蓬勃的新气象里变得浓厚。她立于不为人知的温暖角落观望着这红尘新世。头顶明月如清凉寒玉挂在天际,清透亮烈。女子容易对月生出情意。她总觉着那月既像挂娘的绣鞋般玲珑小巧,又如同少女的柳眉一般俏丽。
      再看街市上。姑娘家脚穿小凤鞋,戴闹蛾、佩雪柳。盛装隆重。街市上的灯彩辉煌亮丽,成片成魇。如同衔烛的腾龙,如同燃火的夜树。她眼目之下呈现的世风的喧嚣与人情的热闹,一点一点从她的皮肤上渗透到身体里面。人总是会被环境影响,于是她陡然间便觉得满心欢喜。
      那一句“烛龙火树”正合了苏味道在那一首《正月十五夜》里描摹元宵欢闹的那一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相传唐睿宗是大唐最擅享乐的君主。在位三年,逢年过节必大费周章地操办。尤在正月十五夜,定要命人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称之为“火树”。后来苏味道便以此为题赋诗一首。
      所以,她说,“元宵三五,不如初六”。这场面的隆重丝毫不逊色于元宵夜,她已然获得了欣悦,并且非常满足。
      此一时,这女子是真的温顺的。少女内心的天真是一种新嫩的圆满。那时,她尚是待字闺中的富家小姐,平日无须为生活愁恼。优裕的境遇里她要做的事,不过只是读书、垂钓、弄花赏月。百无忧愁的少女生涯是她生命始端最为珍贵的部分。
      00而这一时期,朱淑真所作下的诗词文章多囿限于伤春一类,词意轻快亮丽,并无深意。清人陆昶在评说朱淑真早期的诗时,也说:“有雅致,出笔明畅而少深思,由其怨怀多触,遣语容易也。”与她后来作品当中体现出的深痛迥异。
      朱淑真这一首《忆秦娥》便是如此。在这首词里,仿佛能读出那光彩景致的背后,是一个小女子对遇见自己流落在红尘里的那一份女儿情的期许。抑或,这一刻,那个他已经正在某一处某一个巷口某一个桥头某一棵大树下望着她。望着这个水灵灵的姑娘。
      儿时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央求父母带着自己去灯会。因为当时年岁尚幼,对事事皆有好奇之心。更因生性内敛,生怕一年里少时人情热闹的款款盛景被错过。对在人群间穿梭这件事时至今日仍有痴迷。春节前直到正月十五,这长达半月的时间里总被幼年的我们当成宝。于是,每到年终的时候,大人们一句“年已经过完了”,总会惹得心头阵阵凉寞。
      虽现时已经不可再见到戴闹蛾佩雪柳的女子,但是朱淑真当时所望见的那番场景还是依旧可以从这几句词里大致想得清楚。
      饰物精巧、装束隆重的姑娘们手挽手言笑晏晏穿行而过。满街的灯笼,花束。摊铺上的布匹锦绣光彩夺目。首饰店铺旁立着几名端庄也欢喜的女子。桥头站着等待一期一会的心上人的俊逸少年。亦只有不被夜光吞没的某一处有小情人的窃窃私语湮于这喧闹盛景里。就是这么一想,她心里便不由得生出温馨饱满的喜乐。
      若说朱淑真置身这暖煦光景里对爱没有一丝期许,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彼时,朱淑真正当花样好年华。如意少年郎在何方,何时有遇见,这大抵应当是朱淑真此一刻将面前的盛景尽收眼底之时最关切的事情了吧。于是,在朱淑真眼里,纵使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正月十五元宵夜的盛景也不及此时的情意难却。
      因此,大年初六的这一夜,她的光阴亦是暖如旧时的日头。这一夜,她的心是少女情怀当中的愉悦新嫩。她在用内心担当的冀望去迎对自己的漫长去路。她甘愿这一夜让自己低进尘埃里,再开出花朵。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时间因它而美。
      爱是信仰。尤其属于那一些温润女子。她们的爱也因此变得深刻,总有太多甘愿,甘愿为之赴汤蹈火。朱淑真更是典型。这也注定了她的下半生不能因着俗世的窄恶委屈了自己的爱。她的痛苦是有必然性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6楼2013-10-06 00:31
      回复
        再插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3-10-06 08:11
        收起回复
          = =这是什么帖子


          IP属地:英国40楼2013-10-06 12:43
          收起回复
            镇楼图是彼岸花么?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3-10-06 12:44
            收起回复
              荼靡花间惹尘埃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3-10-06 12:50
              回复
                真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3-10-06 16:15
                收起回复
                  大爱楼主一楼彼岸花,拿走了谢谢→_→


                  来自iPhone客户端44楼2013-10-06 17:02
                  收起回复
                    gay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3-10-10 15: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