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深圳地铁建设时序发生变化、地铁16号线变身10号线提前建设的消息,引来市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对于相关部门给出的“平衡区域发展”的调整理由,笔者是基本认同的。笔者甚至认为,为切实解决深圳地铁建设长期存在的西密东疏窘境、推进城市东西两翼以及原特区内外共同腾飞,不仅应尽快上马地铁16号线,还应根据深圳区域实际,努力发挥环线地铁功能,合并远期规划,构建一条真正意义的深圳地铁环线。 对于地铁网络渐趋密集的特大城市,真正意义上的“O”形环线,对于推进城市布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方便转乘、提高出行效率,作用是相当显著的。实际上,国内一线城市中,除深圳外对此都做了很好的实践,北京地铁就已开通了2号和10号两条环线,强化了各类功能区的联系,并成为北京地铁的繁忙线路;上海也已完成地铁4号环线建设,正启动另一条大环线建设;长达42公里的广州地铁11号环线,已经规划完成,将于明年开工。 而深圳面对的实际是:已经建成和正开工建设的地铁线路共9条,已开通的5号线虽然名为环中线,但也只是一条纵贯深圳中部发展轴由西向东的线路,深圳实际上没有一条真正意义的地铁环线。虽然地块扁平的深圳做大环线并不合适,但面向公交需求旺盛、地铁开发滞后区域,根据特区一体化思维,开发“具有破关思维”的局部环线,还是十分有必要。实际上,正在建设的11号线、即将上马建设的6号线和已经开通的5号线,即将形成一个居于城市西部的准环线格局。正基于此,调整规划,开发人口密集的深圳中部偏东区域地铁环线迫在眉睫。 这条环线可以以16号线改成10号线提前建设为契机,提前动工另两条远期线路18号线以及13号线部分区间,将三条线路合围而成。将原规划的16号线南段起点调整到18号线起点体育中心站,线路南段由体育中心直达莲花北,线路西部沿16号线走向、直接延伸到原13号规划的观澜中心,北段沿13号线规划的观平路,由观澜到平湖中心,线路东部基本按原18号线规划,由平湖中心跨越南湾、罗湖回到位于福田区的体育中心。当然,在以上总体规划下,线路还有向人流密集片区、产业集中区域微调的必要。 这一规划,顺应了深圳人口流动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趋势,将深圳罗湖-福田核心片区与人流密集的深圳中部产业聚集区和人员安居区域紧紧联系了起来,同时方便了人流向城市东西两翼疏散的效能,将惠及沿途300万以上的市民。规划既克服了部分线路原规划要么走入密如蛛网原特区内地铁线网、要么踏入原特区外不毛之地造成的浪费,又规避了多个急需通地铁区域由于规划长期滞后造成的不确定性,不仅能有效解决梅林关的交通困局,甚至能在更高的维度,提高整个深圳中部乃至东部的交通效能。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