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学校?记得中国教师报曾经这样概括过: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句话源于梭罗的《种子的信仰》,它说,如果你在地理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即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了池塘,自然就会往里面填东西。
那么,请问,我们现在的很多学校是“一方池塘”吗?如果不是,你怎么能指望有有水鸟、两栖动物即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的出现呢?教育不兴,是因为学生不符合要求吗?显然不是,那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学校不是“池塘”,而有可能是“茅坑”,是“工厂”,是“屠宰场”,是监狱。
学校首先是“学生”的“学校”,因而学校的一切都应该体现出学生的色彩、声音、形象和存在。
一切的学习和生长都不可被人为地替代包办,学校必须要让学习和成长“发生”在学生身上。因而,学校的挑战、使命,是取决于如何为学习和生长创造、提供“发生可能”的众多因素上,如环境、动机、手段、机制等等,这样众多因素的聚合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是过程甚至更是教育教学本身,学校的价值就体现在它的“生态”意义上。因此,还可以这样精炼地概述:学校即生态。
教师角色具有三重意义:
一是学校生态的建构者,是提供学习和生长条件的人,离开教师这个特殊角色的存在,就意味着有可能失去“发生”,教师是一个必需条件,它的价值体现在——是学习和生长的“可能性”;
二是一个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你千万不要单纯以为教师是教材、课程的开发者,这或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讲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对学习和生长的开发意味着首先是对学生潜能、思维、学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开发,其次是对学习的开发,要敢于“放手”,大胆让学生在“在经历中体验”,去“失败中矫正”,从“感悟中成长”,再次是对生长的开发,条条大路通罗马,“人学”的教育主张是建议要从差异出发,接受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差异,准许学生“遵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生长,要敢于让每个学生“走自己的路”,而教育教学的内容指向性则更加清晰,生活、生命、生存。
三是一个信念的传播者,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信念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当我们概述学校即生态、教师即条件时,其中都包含着“文化”指向,有时候,需要从“教育即信仰”的角度去领会教师对信念的传播。
什么是好课堂?
我觉得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在课堂。可是我们的很多课堂,除了知识之外,似乎没有别的什么,如果教育是“人学”,又主张“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那么,课堂显然要补充“筋骨”,尤其是要具有生命的价值意义。“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个概括包含了我对课堂的全部主张,与其说说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如说它是一个生命场。它应该包含了所有与生活和生命相关联的内容。比如我们主张学生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那么,我们就有责任让课堂充满感动和快乐,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该“与生命为敌”!
什么是好学生?
首先他必须身心健康,这是底线!没有了“命”,何谈价值?
其次,他要富有责任的担当,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第三,他当然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等。我们不是为了知识而活,而是为了生活而活。千万不可以培养一批知识的奴仆和不会生活的人,这样的教育是罪孽,纵然你有多高的升学率,升学是什么,是校与校、区与区之间的狗争骨头而已!一个有眼光的教育人,他会从人的价值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来培养学生,服务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