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宝龙吧 关注:90贴子:760
  • 1回复贴,共1
  心经抉隐
  元音老人 著
  总目录
  前言
  《心经》原文绪说
  第一章、佛的契机契理之教
  第二章、诸法皆空,不住相故,无所得故。
  第三章、《心经》的五重玄义
  第四章、译经人
  《心经》白话文绪说
  第一章、总持分
  第二章、色空分
  第三章、本来分
  第四章、法用分
  第五章、果德分
  第六章、证知分
  第七章、秘密分
  详细目录
  前言
  《心经》原文绪说
  第一章、佛的契机契理之教
  1. 华严时
  2. 阿含时
  3. 方等时
  4. 般若时
  5. 法华涅盘时
  第二章、诸法皆空,不住相故,无所得故。
  1. 为什么佛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字?
  2. 佛经是标月之指,是学佛修道的方向和路径。
  第三章、《心经》的五重玄义
  1. 释名
  2. 显体
  3. 明宗
  4. 辨用
  5. 判教相
  第四章、译经人
  《心经》白话文绪说
  第一章、总持分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第二章、色空分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第三章、本来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
  不净,不增不减。
  第四章、法用分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第五章、果德分
  菩提萨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六章、证知分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第七章、秘密分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
  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
  婆诃。


1楼2013-12-15 14:54回复
      佛在世时,五通仙人问佛:“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叫他的名字:“五通仙人。”他答应了一声。佛说:“那一通,你问我。”这里我们要讲一讲,五通仙人缺的究竟是哪一通呢?是漏尽通!什么叫漏尽通呢?漏者,就象我们的锅、碗、瓶子,一旦破了,装东西就会漏掉的。世间法都是有漏法,都不是长久的,都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生生灭灭不已的。所谓尽者,就是尽绝、没有。在前面讲有余涅盘时已讲过,我们有两个大执着:一个是我执,执着有我这个人;另一个是法执,认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盘可证。由于有这二执,则有两种生死。执了人我,有我这个人,就有分段生死。执了法我,有法可得,就有变易生死。如果二执都除尽了,烦恼就都没了,两种生死也都净尽了,“有漏”尽绝了,就叫做漏尽通。那么,为什么外道得不到漏尽通呢?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佛性,而执着法,认为有法可得,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既然是心外求法,那就没有漏尽,所以得不到漏尽通。又由于外道修法是压制念头,强制入定,认为只有入定以后才能得神通。他们的目的也就是如此。所以,他们可以修得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但终因没有漏尽通而不究竟。第一,因为这神通是克制得来的,当此生入灭之后,就有失去的危险。第二,因为着相的缘故,执着神通,更有着魔的危险。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要知道,佛和魔不是两回事,是一物的两面。所谓佛者,就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丝毫不着、清净无所得的觉者。《心经》说:“以无所得故。”所以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外道是有所得,要得神通。那么,有所得就不免着相,故不是佛,而是魔。佛和魔是一回事。不是魔之外有佛,佛之外有魔,就在于你有无所求,有无所得。因此,我们修行一定不要着相,先了人我,后除法我,一切都不可得。这样方能既了了分段生死,又了了变易生死。得了漏尽通,五通自然齐发。最后,就是发了大神通,也不见有神通可得,还是无所得。这才是真正证道!


    7楼2013-12-15 15: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