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与山体:
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中山村陵里组辖地的檀山之阳,西北距唐懿宗简陵5公里,东南距富平县城20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0904′57〃,北纬34032′15〃。元陵依山为陵,座北向南。陵山檀山为乔山山脉,山体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山体左右两峰稍微向前突出,中峰稍向后突出,为元陵主陵地宫区,自然形成一个圈椅状。山阴为平川地带,东西两侧为南北走向的沟壑坡地,山阳为埝式缓坡梯田,陵山腰部以上多有裸露的石灰石岩崖,山南依地势渐趋平坦,为300坡形地带。陵域南北长约3.3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
陵制与陵园:
元陵因山为陵,座北向南,陵山檀山为乔山山脉一个独立的山体,俯视为不规则五角形。陵山山阳自然形成一个圈椅形,是古代卜陵的最佳选地。玄宫建于南麓中峰。陵园原为夯筑城垣,左右两峰稍有突出,自然形成城垣的天然基座。元陵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四面各辟一门,以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1对,筑阙台1对。东西两神门相距2500多米,南北神门相距2700多米。城垣四隅建角楼(即角阙),南神门处设神道,长600余米,其南端筑乳台1对,再向南约2公里处筑鹊台1对。神道石刻今存翁仲1尊、翼马1件,玄武门处尚存仗马5件。下宫遗址位于陵园西南3公里元陵村村北,今地面遗址不显。陪葬墓史书无载。地面建筑仅存一些建筑遗迹和为数不多的石刻造像。计有:
东门外阙台遗址:西距门址34米,今存南、北2阙址,间距55米,南阙址底长17米,宽9米,残高3米;北阙址底长17米,宽8米,残高5米;夯层厚10—12厘米,周围散布残砖瓦。
西门外阙台遗址:东距门址34米,今存南、北2阙址,间距55米,南阙址底长28米,宽10米,残高8米;北阙址底长18米,宽14米,残高6米;夯层厚10—12厘米,周围散布残砖瓦。
南门外阙台遗址:门址距离不详,今存东、西2阙址,间距85米,东阙址底长18米,宽12米,残高4米;西阙址底长22米,宽14米,残高5米;夯层厚9—12厘米,周围散布残砖瓦。
北门外阙台遗址:南距门址544米,今存东、西2阙址,间距55米,东阙址底长17米,宽8米,残高7米;西阙址底长22米,宽14米,残高5米;夯层厚9—12厘米,周围散布残砖瓦。
四门石狮现存3对(南门石狮佚),每对间距18—21.5米,距离门址5—10米,石狮基座高24—27厘米,长1.01—1.22米,狮身高1.35—1.63米,身长0.9—1.15米,宽0.65—0.92米。均为蹲踞状,左牡右牝,牡狮卷鬣、合口,牝狮披鬣,张口。
神道今存文官翁仲,宽袖长袍,持笏,残高2.6米。北门存仗马5件,均无头尾,残毁严重。东列2件,西列3件,东西间距约30米,每对南北相隔23.5—24.5米。
陵山开山取石情况较为严重。
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建设项目控制情况: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报告的通知》(陕政发[1992]35号)。
A区(重点保护区):东至石科村白家沟,西至陕压厂柏油路,南至张家窑,北至长春乡温家壕
B区(一般保护区):以该陵四门土阙外延20米内。
C区(建设控制地带):B区外延30米内。
八十年代以后对元陵陵园保护范围内(包括A区和B区)的基本建设进行了严格控制。
标志碑:
标志碑为石质碑刻,工字型底座。碑宽110厘米,高130厘米,厚17厘米;座宽145厘米,高60厘米,厚40厘米。碑正面宋体“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下为隶书“代宗元陵”,以下分别为宋体“时代·唐”、“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一九八三年七月富平县人民政府立”。界桩共4块,均为石质碑刻,宽63厘米,高120厘米,厚15厘米,正面分别用宋体标明唐代宗元陵东、西、南、北界;背面文字为“唐代宗元陵,公元726—779年,唐肃宗聚会灵武与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两京,平安史乱,宝应元年(七六二年)即帝位,临朝十八年,大历14年(七七九年)葬于元陵,在今富平县庄里与齐村乡之间的坛山之阳,以山为陵。”标志碑位于南门两阙址中北20米处。
元陵远景
元陵远景(二)
唐代宗李豫元陵青龙门外南侧蹲狮(南面)
唐代宗李豫元陵玄武门外东侧鞍马
唐代宗李豫元陵玄武门外东侧蹲狮
唐代宗李豫元陵玄武门外西侧鞍马
唐代宗李豫元陵玄武门外西侧鞍马之二
唐代宗李豫元陵朱雀门外东侧翁仲
唐代宗李豫元陵朱雀门外东侧翁仲底座
新发现的元陵武官
龙旦2010年9月12日游元陵纪念
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中山村陵里组辖地的檀山之阳,西北距唐懿宗简陵5公里,东南距富平县城20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0904′57〃,北纬34032′15〃。元陵依山为陵,座北向南。陵山檀山为乔山山脉,山体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山体左右两峰稍微向前突出,中峰稍向后突出,为元陵主陵地宫区,自然形成一个圈椅状。山阴为平川地带,东西两侧为南北走向的沟壑坡地,山阳为埝式缓坡梯田,陵山腰部以上多有裸露的石灰石岩崖,山南依地势渐趋平坦,为300坡形地带。陵域南北长约3.3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
陵制与陵园:
元陵因山为陵,座北向南,陵山檀山为乔山山脉一个独立的山体,俯视为不规则五角形。陵山山阳自然形成一个圈椅形,是古代卜陵的最佳选地。玄宫建于南麓中峰。陵园原为夯筑城垣,左右两峰稍有突出,自然形成城垣的天然基座。元陵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四面各辟一门,以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1对,筑阙台1对。东西两神门相距2500多米,南北神门相距2700多米。城垣四隅建角楼(即角阙),南神门处设神道,长600余米,其南端筑乳台1对,再向南约2公里处筑鹊台1对。神道石刻今存翁仲1尊、翼马1件,玄武门处尚存仗马5件。下宫遗址位于陵园西南3公里元陵村村北,今地面遗址不显。陪葬墓史书无载。地面建筑仅存一些建筑遗迹和为数不多的石刻造像。计有:
东门外阙台遗址:西距门址34米,今存南、北2阙址,间距55米,南阙址底长17米,宽9米,残高3米;北阙址底长17米,宽8米,残高5米;夯层厚10—12厘米,周围散布残砖瓦。
西门外阙台遗址:东距门址34米,今存南、北2阙址,间距55米,南阙址底长28米,宽10米,残高8米;北阙址底长18米,宽14米,残高6米;夯层厚10—12厘米,周围散布残砖瓦。
南门外阙台遗址:门址距离不详,今存东、西2阙址,间距85米,东阙址底长18米,宽12米,残高4米;西阙址底长22米,宽14米,残高5米;夯层厚9—12厘米,周围散布残砖瓦。
北门外阙台遗址:南距门址544米,今存东、西2阙址,间距55米,东阙址底长17米,宽8米,残高7米;西阙址底长22米,宽14米,残高5米;夯层厚9—12厘米,周围散布残砖瓦。
四门石狮现存3对(南门石狮佚),每对间距18—21.5米,距离门址5—10米,石狮基座高24—27厘米,长1.01—1.22米,狮身高1.35—1.63米,身长0.9—1.15米,宽0.65—0.92米。均为蹲踞状,左牡右牝,牡狮卷鬣、合口,牝狮披鬣,张口。
神道今存文官翁仲,宽袖长袍,持笏,残高2.6米。北门存仗马5件,均无头尾,残毁严重。东列2件,西列3件,东西间距约30米,每对南北相隔23.5—24.5米。
陵山开山取石情况较为严重。
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建设项目控制情况: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报告的通知》(陕政发[1992]35号)。
A区(重点保护区):东至石科村白家沟,西至陕压厂柏油路,南至张家窑,北至长春乡温家壕
B区(一般保护区):以该陵四门土阙外延20米内。
C区(建设控制地带):B区外延30米内。
八十年代以后对元陵陵园保护范围内(包括A区和B区)的基本建设进行了严格控制。
标志碑:
标志碑为石质碑刻,工字型底座。碑宽110厘米,高130厘米,厚17厘米;座宽145厘米,高60厘米,厚40厘米。碑正面宋体“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下为隶书“代宗元陵”,以下分别为宋体“时代·唐”、“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一九八三年七月富平县人民政府立”。界桩共4块,均为石质碑刻,宽63厘米,高120厘米,厚15厘米,正面分别用宋体标明唐代宗元陵东、西、南、北界;背面文字为“唐代宗元陵,公元726—779年,唐肃宗聚会灵武与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两京,平安史乱,宝应元年(七六二年)即帝位,临朝十八年,大历14年(七七九年)葬于元陵,在今富平县庄里与齐村乡之间的坛山之阳,以山为陵。”标志碑位于南门两阙址中北20米处。
元陵远景
元陵远景(二)
唐代宗李豫元陵青龙门外南侧蹲狮(南面)
唐代宗李豫元陵玄武门外东侧鞍马
唐代宗李豫元陵玄武门外东侧蹲狮
唐代宗李豫元陵玄武门外西侧鞍马
唐代宗李豫元陵玄武门外西侧鞍马之二
唐代宗李豫元陵朱雀门外东侧翁仲
唐代宗李豫元陵朱雀门外东侧翁仲底座
新发现的元陵武官
龙旦2010年9月12日游元陵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