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同性恋恐同症患者的定义是这样的:
直接指向自己的对同性恋的恐惧成为“主观恐同”(internalised homophobia)或“自我不协调同性恋”(ego-dystonic homophobia),这可以引起一生的忧郁、自信心低下以及不美满的爱情生活和性生活。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把这归咎为同性恋青少年较高自杀率的原因。
带有主观恐同的同性恋者会与其他的同性恋恐惧者一样,对同性恋采取歧视和暴力的方式。一些带有主观恐同的同性恋者会压制他们的同性恋心理,所以他们并不会完全觉察到他们的性倾向。有人甚至宣称很多的恐同这是压抑同性恋情感的人。
反对同性行为的同性恋也会遭受这样的痛苦。一些人选择贞节来避免他们的同性恋心理和信仰的矛盾。其他一些人会通过补偿疗法来变成异性恋者,虽然目前对于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否有效和可取仍存在争论。
——————————————-
同性恋中的恐同症患者有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意识不到自己是恐同的。
异性恋恐同症患者会大张旗鼓地说出对同性恋的恐惧,而同性恋恐同症患者则很少这样做。因为他们自身是同性恋,所以绝无可能声称同性恋是恶心的、可恶的,他们的恐同症状指向自身,即常常否定自己,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焦虑、痛苦,觉得自己做了错事,觉得对不起父母,症状严重的,还会对同性性行为感到恶心,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同性性行为感到懊恼、沮丧、痛苦、悔恨,严重者会导致自残甚至自杀。
可以说,大部分同性恋恐同症患者的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即他们还不至于到因为发生同性性行为而悔恨甚至自残自杀的地步,一般的表现是:因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而内心不安,觉得自己不正常,时常有挫败感,并倾向于将其他原因引起的失败归咎为自己是同性恋。
可以推测,在选择了“形婚”的同性恋群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恐同症患者。正是出于这种由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而对自己的贬低,他们往往觉得对不起父母,觉得自己是错的,所以更愿意顺从父母的旨意。从前有网友与我讨论“为什么同性恋中孝子贤孙特别多”,现在我想这就是答案。
更加隐蔽的恐同症患者,是那些以异性恋者的身份对同性恋口诛笔伐但内心却暗藏着同性性倾向的人。甚至可以说,对同性恋的恐惧愈是深入内心的异性恋者,其具有同性性倾向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这里给各位一个建议,下次你见到一个对同性恋表示反感和恐惧的人,你可以引导他回到自己的内心,跟他一起探寻,也许会发现,他内心深处,也许其实隐藏着对同性性行为的强烈渴望呢!!
直接指向自己的对同性恋的恐惧成为“主观恐同”(internalised homophobia)或“自我不协调同性恋”(ego-dystonic homophobia),这可以引起一生的忧郁、自信心低下以及不美满的爱情生活和性生活。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把这归咎为同性恋青少年较高自杀率的原因。
带有主观恐同的同性恋者会与其他的同性恋恐惧者一样,对同性恋采取歧视和暴力的方式。一些带有主观恐同的同性恋者会压制他们的同性恋心理,所以他们并不会完全觉察到他们的性倾向。有人甚至宣称很多的恐同这是压抑同性恋情感的人。
反对同性行为的同性恋也会遭受这样的痛苦。一些人选择贞节来避免他们的同性恋心理和信仰的矛盾。其他一些人会通过补偿疗法来变成异性恋者,虽然目前对于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否有效和可取仍存在争论。
——————————————-
同性恋中的恐同症患者有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意识不到自己是恐同的。
异性恋恐同症患者会大张旗鼓地说出对同性恋的恐惧,而同性恋恐同症患者则很少这样做。因为他们自身是同性恋,所以绝无可能声称同性恋是恶心的、可恶的,他们的恐同症状指向自身,即常常否定自己,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焦虑、痛苦,觉得自己做了错事,觉得对不起父母,症状严重的,还会对同性性行为感到恶心,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同性性行为感到懊恼、沮丧、痛苦、悔恨,严重者会导致自残甚至自杀。
可以说,大部分同性恋恐同症患者的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即他们还不至于到因为发生同性性行为而悔恨甚至自残自杀的地步,一般的表现是:因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而内心不安,觉得自己不正常,时常有挫败感,并倾向于将其他原因引起的失败归咎为自己是同性恋。
可以推测,在选择了“形婚”的同性恋群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恐同症患者。正是出于这种由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而对自己的贬低,他们往往觉得对不起父母,觉得自己是错的,所以更愿意顺从父母的旨意。从前有网友与我讨论“为什么同性恋中孝子贤孙特别多”,现在我想这就是答案。
更加隐蔽的恐同症患者,是那些以异性恋者的身份对同性恋口诛笔伐但内心却暗藏着同性性倾向的人。甚至可以说,对同性恋的恐惧愈是深入内心的异性恋者,其具有同性性倾向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这里给各位一个建议,下次你见到一个对同性恋表示反感和恐惧的人,你可以引导他回到自己的内心,跟他一起探寻,也许会发现,他内心深处,也许其实隐藏着对同性性行为的强烈渴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