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卫•巴拉什
有人批评说,演化生物学顶多算是猜想,但事实恰好相反。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和行为学中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演化学家们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然而,还是有一些谜题无法解开,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便是同性恋的演化过程。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复杂,但我们最出色的科学家们仍没有找到答案。
任何一种性状得以演化的必要条件就是,该性状与繁殖成功是正相关的,更确切地说,该性状应当有利于相关基因在未来的延续。因此,如果同性恋是演化的产物——很显然它是,原因下面会解释——那么与偏好同性相关的遗传因素一定要在繁殖上具有某种优势。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明显了:既然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繁殖的后代少,那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将同性恋这一性状淘汰掉呢?
这个悖论对那些完全没有异性恋倾向的绝对同性恋者而言尤为突出。不过,就算是对双性恋者而言,这个问题依旧存在,因为繁殖结果哪怕只有毫厘之差,也会使潜在的演化进程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
演化理论的巨擘之一霍尔丹(J.B.S. Haldane),曾做过这样的计算:假设有一对等位基因,其中常见的那个最初在人群中 99.9% 的人身上都能找到,而另一个罕见的则只有 0.1% 的人口携带。如果这种罕见基因具有 1% 的繁殖优势(每一代能产出 101 个后代,而常见基因每代只能产出 100 个),那么仅需要 4000 代的时间(从演化角度看只是一眨眼),局面就将发生逆转,最初的罕见基因会占据 99.9% 的基因池。这就是所谓“利滚利”的力量,通过自然选择发挥作用。
对我们而言,这其中颇有深意:任何有损基因繁殖能力的性状,哪怕程度轻微,(从演化的角度讲)都会遭到残酷的淘汰。而同性恋看起来正像是其中的一个。男同性恋者有孩子的几率大约是异性恋者的 20%。我还没有见到女同性恋这方面的可靠数据,但看来很可能存在着类似的模式。而且,双性恋者繁殖出的后代数量,应该也比异性恋者要少,因为异性恋者把自己的恋爱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了异性身上。
有人批评说,演化生物学顶多算是猜想,但事实恰好相反。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和行为学中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演化学家们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然而,还是有一些谜题无法解开,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便是同性恋的演化过程。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复杂,但我们最出色的科学家们仍没有找到答案。
任何一种性状得以演化的必要条件就是,该性状与繁殖成功是正相关的,更确切地说,该性状应当有利于相关基因在未来的延续。因此,如果同性恋是演化的产物——很显然它是,原因下面会解释——那么与偏好同性相关的遗传因素一定要在繁殖上具有某种优势。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明显了:既然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繁殖的后代少,那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将同性恋这一性状淘汰掉呢?
这个悖论对那些完全没有异性恋倾向的绝对同性恋者而言尤为突出。不过,就算是对双性恋者而言,这个问题依旧存在,因为繁殖结果哪怕只有毫厘之差,也会使潜在的演化进程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
演化理论的巨擘之一霍尔丹(J.B.S. Haldane),曾做过这样的计算:假设有一对等位基因,其中常见的那个最初在人群中 99.9% 的人身上都能找到,而另一个罕见的则只有 0.1% 的人口携带。如果这种罕见基因具有 1% 的繁殖优势(每一代能产出 101 个后代,而常见基因每代只能产出 100 个),那么仅需要 4000 代的时间(从演化角度看只是一眨眼),局面就将发生逆转,最初的罕见基因会占据 99.9% 的基因池。这就是所谓“利滚利”的力量,通过自然选择发挥作用。
对我们而言,这其中颇有深意:任何有损基因繁殖能力的性状,哪怕程度轻微,(从演化的角度讲)都会遭到残酷的淘汰。而同性恋看起来正像是其中的一个。男同性恋者有孩子的几率大约是异性恋者的 20%。我还没有见到女同性恋这方面的可靠数据,但看来很可能存在着类似的模式。而且,双性恋者繁殖出的后代数量,应该也比异性恋者要少,因为异性恋者把自己的恋爱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了异性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