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温灸法吧 关注:355贴子:392
  • 4回复贴,共1

艾灸治疗热证的理论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14-02-15 14:42回复
    之前记得说过分享下一些艾灸治疗热证的问题,收集了些资料分享一下!


    IP属地:广东2楼2014-02-15 14:49
    回复
      (一)金远林、吴军君论热证可灸的机理:
      艾灸可治寒、热、虚、实诸证,然自《伤寒论》以后,却有热证忌灸之说,且奉行千余年延至今日,他以为其因有三:(1)、《内经》有“热者寒之”之准绳;(2)、医圣张仲景之著《伤寒论》有热证忌灸之载;(3)、灸治热证之理欠明久也。上述三因,乃使古今诸医用灸治热者众,言热证可灸者寡,甚至有人在临床上将艾灸运用于多种热证,而在理论上仍坚持热证忌灸论。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将灸法运用于热证治疗屡获效验。故此对其治疗机理作一讨论。
      1、火郁发之论
      《医学入门》云“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火郁发之”之语出自《内经》这里之“火”指的是实热证,指实热证治疗时可佐以发散之药,以利于热邪消退。因此,有人认为“火郁发之”是热证施灸的理论根源。但是,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艾灸不但治实热证,亦可治虚热证,如《针灸大成》以艾灸治疗“骨蒸潮热”,近人以艾灸治疗阴虚火旺型肺结核,均获得良效,这说明“火郁发之”论并不能全面阐释灸治热证之机理。
      2、甘温除热论
      《丹溪心法》云:“火病虚脱,本是阴虚,用灸丹田,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有学者认为此为灸治虚热证之机理,且其实质是与甘温除大热有着同一涵义,甘温除热法源于李杲,李氏认为阴火的产生因于谷气不升,脾气不流,阴火随之上冲而致,治当补中益气,使脾气升发,则阴火下潜,其热自退,其补气之品皆甘温,如党参、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故后世称此法为甘温除热法。因此,甘温除热的关键在于补中气,故不能认为凡甘温能除热者,皆甘温除热法,更何况艾灸有温无疑,可甘从何来?再者甘温除热是内服甘温益气之剂入胃益脾,而艾灸是通过经络、腧穴施灸,二者可能有某些相同的效果,但论述其机理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3、热因热用论
      《丹溪心法》云“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即热因热用,何谓热因热用?即以热药治疗热证,但其热是真寒假热证,属阳气虚衰,浮阳外越,出现身热,颜面潮红之症,以热药温散里寒,浮阳内收,其热自退,而艾灸治疗热证,有真热、有假热;真热者有实热,有虚热,实热者显然不能热因热用,虚热者有阴虚火旺而发热,可用热药乎?徒伤阴液也,因此,热因热用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4、双向调节论
      有学者认为“通过灸的药力和热力刺激经络穴位,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在临床上,灸治法确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用于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用于低血压患者具有升压作用,用于肥胖患者具有减肥作用,用于消瘦患者具有增肥作用。但是,众所周知,有很多穴位是具有双向性的,在提出艾灸的双向调节作用的同时,是否意识到穴位的双向性呢?因此,作者认为艾灸的“双向调节”作用是穴位双向性的体现,把一些双向调节的临床现象归结于灸治法,理由是不够充分的,其次,双向调节说没有从本质上揭示灸治热证的机理。


      IP属地:广东3楼2014-02-15 14:57
      回复
        艾灸治疗热证的理论探讨 (三)王家骜热证可灸探析
        1、温通气血
        首先应该明确灸法的主要作用究竟是什么?奚永江主编的《针法灸法学》讲义,对灸法所下定义如下:“是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作者认为“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这句话是很有意义的。即以温为手段,经络作传导,起到通气血的作用,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的功能状态起调节的作用。《内经》云:“凡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对灸法的理解,也是侧重于“调气”这个关键词。灸法的主要作用是“温通”而不是“温补”。
        祖国医学强调经气的作用,经气在人体内是以经络为通道,具有维持人体生命机能活动,抗御病邪,发挥治疗作用的精微物质,认为百病之生,皆由于气。《千金翼方?针灸》亦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说朋血气壅滞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机理。郁滞、壅滞之形成无非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热邪亦不能例外。如外科的痈疽、疔疖就是由于热、毒之邪,蕴蒸肌肤,致气血凝滞而成。热邪还可与其它病邪互结,而阻滞经络气血,如痰热互结,湿热互结等。既然热邪可致气血壅滞,那么具有“温通”作用的“灸法”用于热证,也就无可厚非了。吴师机《理瀹骈文》谈到热证外膏药用热药时说:“得热则行。”道理和热证用灸是一样的。
        2、以热引热
        中医有所谓“郁火”之说。热邪可与它邪互结。被郁之热,可以温和的热气引之,使之外出,达泄热之效。李梴《医学入门》 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 也。”“火就燥之义”即同气相求,以热引热之义。郁滞了肌肤 之热,易生痈疽。《医宗金鉴》对痈疽治疗用灸法,言可“使毒 气随火气而散”。《对济总录》说得更为明确:“凡灸后却似火欣 痛,经一宿乃定,即火气下彻。肿内热气被火夺之,随火而出也。”灸后火欣痛,热得散也;一宿乃定,火气下彻,热已散也;火夺热气,则痛肿自消。
        3、助阳益阴
        《内经》把火分为两大类:即“少火”和“壮 火”。少火是指人体的正常之火,即“生气”之火;壮火是指损害人体的反常之火,即“食气”之火,为元气之贼,又称“邪火”。李东桓《脾胃论》中指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火邪为病不管是实火还是虚火均能耗伤人体的元气。实火是指火病邪实而正气抗邪有力者,多见于外感;虚火是指火病正虚而抗邪无力者,多见于内伤,两者均属“食气”的邪火。内伤虚火之为病,有阴阳气血之辨,属于阴血虚的,为虚火中的“阳火”;属于阳气虚的,为虚火中之“阴火”。阳火、阴火皆为虚火。虚火者,皆由水火不济,非火之有余也,故阴虚发热和阳虚发热均可以灸取效。对阴虚发热的“阳火”用灸的机理,从阴阳互生的观点解释,易于解释,灸之可益阳,以翼阳生则阴长。阳虚发热的病理机制是内伤脾胃,使脾气不能升清,反使清气在下以生寒,胃气不能降浊,而反使浊气在上以生热。用灸法可温运中气,调其升降之枢,使清浊各归其源,而使热 除,此与用药的甘温除大热为异曲同工。
        4、灸法本身有补泻
        艾灸补泻,最早见于《灵枢?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又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自灭也。”后世的《针灸大成》也有所论及,《黄帝内经太素》作了注释:“言灸补泻,火烧其处,正气聚,故曰补也;吹气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这里涉及到灸法刺激量和时间与补泻的关系。毋吹其火,须其自灭,以聚正气。正气指什么,阴阳之气也。吹其火,吹气热入,以攻其病,说明灸可攻病泄邪,当然包括热邪之为病了。所以,灸法补泻论,也驳斥了艾灸之火为火邪的观点。
        事实上,灸治热证在临床也常应用。如治疗哮喘用灸法,对实热、虚寒型均有效;以隔姜灸治疗浸润肺结核、肺结核咯血;灸足三里等穴治疗菌痢、急性阑尾炎等等。关于灸法治疗腹膜炎、发热、高血压、急性乳腺炎、睾丸肿大、便血、角膜溃疡、结膜炎、疔疮、痈疖、带状疱疹等病症,也常见报道,而这些报道中均未见记载灸法对热性病症产生什么不良后果。所以灸法治热证,理论上是讲得通的,实践上也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开拓思想,寻求灸法的更多适应症,以造福于患者。


        IP属地:广东4楼2014-02-15 15:10
        回复
          艾灸治疗热证的理论探讨 (二)林莺、许金榜论热证可灸机理
          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的争论由来已久,存在此争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灸法的作用机理认识不同。热证禁灸始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书中反复提出“火逆”“火劫”等危害的告诫,把灸法作用等同于火法效果,即单纯温热刺激,认为热病用灸是以火济火,热证用灸,当以东晋葛洪为代表,认为灸法虚实寒热,无所不宜,后陈延之、王焘、窦材推而崇之,及至近代,许多医家仍主张灸法可用于邪热内盛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其中以魏稼、周楣声为代表。作者认为热证可灸已为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实验所证实,热证施灸有其理论依据。
          不同热证的施灸机理
          1、表热证:表热是热邪外袭肌表所致,表热证施灸可以调和营卫,助卫气以驱除皮毛肌表之热邪,恢复其正常。“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功能,发汗解肌,邪祛正安。
          2、实热证:其病机属阳气偏胜,实热证用灸,热能通经活络,火能消物,通郁散结,热祛神安,从而达到除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医学入门》云:“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3、虚热证:虚热证用灸,可以助元气,元气充盛,生化有源,使元气不断转化为阴精,助气以补阳,达到阴阳平衡。气虚发热用灸法,取其甘温除大热之意,以热补气,使脾胃气盛,运化正常,虚热自除。《丹溪心法》云:“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灸丹田,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艾灸治疗热证,其机理是以艾叶通利经络为前提,借助火力的帮助,以腧穴为施灸点,以经络为途径来实现的。实热证,艾灸使经络通畅,邪离经络而去,则热自退;虚热证,艾灸使经络通畅,阴阳气血之虚因鼓舞而致经络充盈,阴阳平衡,而热亦退。


          IP属地:广东5楼2014-02-16 2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