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老先生讲;太极是掤劲。具体什么样为掤劲,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有的太极拳讲大松大软,软到似两臂挂在肩上一样。真是这样,那么意念只在肩上,气贯梢节无从说起。虽然说松柔的越彻底僵劲摧掉的越干净,因而得到内功越纯正,但无名师指点的情况下,初级阶段的人无法掌握其中的‘适度’。陈氏太极拳讲;用力不对,不用力也不对,折其中而已。但是‘中’也很不好调节,需要千锤百炼去体悟,稍有不慎,必至偏倚。 有见太极拳练习者,十年二十年纯阴无阳,手软无缚鸡之力;又见有太极拳练习者,三年五年纯以刚猛示人。陈氏太极拳讲:稍微用力,而初学者稍微用力即已太过。‘初学者往往太过’,好像是每个太极拳练习者的必由之路。如果一点劲也没有,则违背‘松而不懈’和不失掤劲的要求。再如手臂因松而垮,松松垮垮,片儿郎当,形不正,神不居,无一丝生气,提不起半点精神,也不能算是练拳。 也许有人讲,太极拳练的是意气精神,在内不在外,。但是初级阶段,是外形引动内气的过程,外形不周正,内气难以适从,虽有命令,内气遵从,却无目的,无功而返。应该说,心静是为了体松,体松是为了下沉,下沉是为了平衡稳固,为了脚下稳重踏实,落地生根,并且有入地三尺之意。所以,陈氏太极拳初级阶段的练习,练的就是放松下沉的功夫,就是求得自身平衡性的功夫。放松不彻底,内气就不能沉透,不能沉透,就不能一气贯串,陈鑫讲: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谨记,谨记。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陈氏太极拳的演练风格,昭示着‘拳若其人’。有君子风度者,心胸坦荡,拳架舒展大方,不但自己虚怀若谷,包容万象,别人看去,也深受感染。感觉大地厚重载物,长天清明高远,身心愉悦,自是难言。 上场打拳,立身中正,头容正直,拴心猿,锁意马,清心涤虑,抱元守一。眼看前方五米距离,百会领起,精神自然提得起。所谓中正安舒,即立身中正,心情安静,身体舒服,可以练拳。周身上下,以带脉为界,做到上盘轻灵,下盘稳固,两脚踏实,脚底四周与地面密切接触,大脚指抠地,令涌泉穴空虚,做到实中有虚。要求胸中空洞洞,小腹沉甸甸,即气沉丹田,但以沉到脚底为妙。 求中正安舒,从四平三直找起。三直即腿直,腰直,项直。腿不直,跪膝软膝;腰不直,必至偏倚;项不直,摇头晃脑。四平,指脚下平,腿平,肩平,头平。脚不平,沉劲不透;腿不平,难有高功;肩不平,左歪右斜;头不平,意识不清。 曾有一位信教(耶稣)朋友告诉我,上帝与世人约定的(旧约)中,规定了三百六十五条戒条,人们违反了其中一条,就牵连着违反了其中数条。世人难以遵守。后来,上帝派了他的儿子耶稣亲临人间,经历了遵守教条的艰难与无奈,并为救世人,流尽了自己的‘宝血’。所以上帝重新与世人约定,并且只有一条:因为信而得救。这就是(新约)。你们只要相信上帝是宇宙间唯一的主,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那么你得救了。主救世人。 所以陈氏太极拳的锻炼,异曲同工,能做到中正安舒就够了。如果你立身中正了,身法上怎会有错?如果你有一处错误,又怎能算是立身中正?能下巴内收,大椎穴自然轻挑;能头容正直,眼自然向前平视;能松肩则能沉肘;能含胸自然能拔背;能曲膝则能松胯。能中正安舒,自然心静,静到极致,自然生动,一举一动,活泼自然。 身正气从,无不顺利,就得劲,就不别扭。能得劲,练拳时得劲,推手时得劲,无论任何情况下都得劲,或变不得劲为得劲,你是高手。 我曾经和朋友们说;不要我这样说,你这样做,我那样说,你那样做,你最好练出自己的感觉---------。好,大家各就各位,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