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尽阁吧 关注:4,343贴子:20,527
  • 9回复贴,共1

陈撄宁:重研究不重崇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诚斌
这些年,我经常听到有人夸安庆在近现代出了三个伟人:一个是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一个是佛教领袖赵朴初,一个是道教领袖陈撄宁。陈撄宁与我同籍———怀宁洪铺镇人,因而我多了一种地缘上的亲切感和文化心理上的认同感。曾经写过几篇文章介绍他,如《安庆还有一会长》、《陈撄宁:从上海白云观到北京白云观》等。
  没有想到,我在省城合肥邂逅了陈撄宁的后人陈荣东先生,感到很惊喜。陈荣东乃著名中医教授、专家陈可望之子。陈可望乃陈撄宁之侄,年轻时追随陈撄宁学医,修道养生。6月23日晚,我与张杰先生等一行数人拜访省社科院研究员、易学专家汪双六先生,聊到陈撄宁仙学思想和养生功法。汪先生说他与陈撄宁的侄孙、安徽省中医院专家陈荣东是朋友并约好了明晚见面。真是巧合。于是,汪先生也邀我参加聚会。24日晚,我见到了陈荣东先生和他的夫人。第一印象,觉得他与我在书上看到的陈撄宁的相貌相像。陈先生个头高,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说话口气平和。他夫人一边说话一边笑,特别亲切。陈先生得知我来自他的祖籍洪铺,连连说:“幸会,幸会。”他告诉我,他小时候在洪铺生活过,现在每年都要回洪铺扫墓。
  晚宴上,我们自然谈到了陈撄宁先生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贡献和社会影响。
  有人说:“仙学是一门实验性质的学术,与宗教信仰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近于科学。”甚至有人认为,仙学的能力超出了科学,能解决科学无能为力的很多问题。
  陈荣东介绍自己系陈氏中医的第五代传人,第一代当属陈撄宁的叔祖父。陈撄宁出生于1880年,15岁得了一种很奇怪的肺结核病,16岁开始一边治病一边跟叔祖父学中医。叔祖父的医书很多,陈撄宁都看过,对于一般病症有办法医治,可却医治不好陈撄宁的病。一天,陈撄宁偶然在一部医书上看到道家静养功法,产生了极大兴趣,便试着练习,于是开始接触道教养生。在往后的人生中,须臾不离道教,并创立了“仙学”。
  通过与陈荣东先生接触,我对陈撄宁有了更多的了解。陈撄宁并没有因推崇道教和仙学,而不相信中医,他对古代医学专籍,如《金匾要略》、《中藏经》、《肌经》、《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颇有钻研。他出外游历前,预留药方于家中,后来母亲患病,依方抓药服用果然见效。族人陈耘珊到上海旅游,突然患大头瘟病,头面肿大如南瓜,不少医生看了都无良策。陈撄宁精心研究,辨证施治,投用重药,终于治好了陈耘珊的病。1954年,陈撄宁胃出血在杭州住院,医生多次主张施行手术,他都不同意。他采用气功调和血气和药物合并治疗,不久即获痊愈。曾任安徽中医学院副院长的陈可望教授,少年时到上海学医,就由陈撄宁亲自指导,后来又叫他投考当时我国唯一的中医院校“上海国医学院”深造。该院院长是国学大师章太炎。陈撄宁在北京时,原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副部长张执一,都曾和他讨论道教养生与健身之道。李维汉还关切地说:“你的学问要留传。”
  听了陈撄宁的故事,当天晚上,我回到住处后又翻看《陈撄宁先生自传》,目光停留在这句话上:“起初毫无效验,颇觉灰心。只以自己生命已经绝望,除此别无良法,勉强继续再做下去。后来身体渐渐好转,生命方能保全。此时就是我平生研究仙学修养法之起点。”我不由得感喟,陈撄宁因疾病所缠而走上研修道教养生以求自我疗治的征途,却因独辟蹊径地探索实践,创造了著名的“仙学”思想体系,并给无数人带来解除痛苦、祛病延年的福音。陈撄宁达到一定修养后,告别家人,到全国各地寻访道教人士,学法求术。可是道士们大多不懂养生功法,虽有少数人在练功,但其养生方法,还不如陈撄宁自己掌握的多,他提了不少问题他们都不能回答,这让他很失望。他想,与其这样寻访,白费光阴,还不如自己看书研究,于是他下决心阅览《道藏》。
  《道藏》是道教书籍的总称,包括周秦以下道家书籍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当时《道藏》全书,整个中国不过七部,都在各省有名的道观内,如沈阳太清宫、北京白云观、南阳玄妙观、武昌长春观、成都二仙庵、上海白云观。由于《道藏》内容太多,对一个人来说,通读一遍很难做到。民国初年,陈撄宁的姐夫乔种珊在上海行医,他住到姐夫家,因此有机会每天到上海老西门外白云观阅读《道藏》(明朝正统年间勘版,共计5480卷)。以前没有人把这部书看完过,陈撄宁花了三年(1012—1914)时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陈撄宁不仅通读了《道藏》,还进行深入研究,创造了适合现代人养生治病的功法。
  1922年至1932年,陈撄宁同几位道友一起在家中进行外丹试验达数百次,因日寇侵略上海,试验受到破坏,没有获得成功。1933年,张竹铭医师在上海创办《扬善半月刊》,特辟“答读者问专栏”,请陈撄宁主笔。陈撄宁的“仙学”理论,由此产生了很大影响,吸引了当时全国众多研究仙道和关注养生的人士,问答不断。陈撄宁认为“仙学”不是他创立的,自古以来“仙学”便自成一家,现在也应独立发展。“仙学”的现实意义是“益寿延年”,而其最高境界是追求“长生久视”。长寿的决定权在人自身,也就是,我们要与造化争权,即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
  陈撄宁一生与疾病搏斗,活了89岁。他夫人吴彝珠患乳腺癌,自得病至临终达十年之久,陈撄宁说:“别人患真乳癌(乳癌有真假之分)不过三四年即死,从来没有活到十年者,因为她在病中常做修养功夫,增加身内抵抗之力,所以寿命多延长了六七年。”对于“仙学”发展,他主张创新,不能墨守成规,“而有随时代演变与改进之必要,对于仙学是抱定一种试验性的”。
  陈撄宁说:“吾国仙道,始于黄帝,乃是一种独立的专门学术,对于儒教无甚关系,而比较老庄之道,亦有不同。神仙一派,极端自由,早已跳出佛教六道轮回之外。仙学是在三教范围以外独立的一种科学,无论那一教信徒,学此术,更觉适宜,因彼等脑筋中不沾染迷信之色彩,用纯粹的科学精神,从事于此,其进步更快。”科学精神重在学习、实践、质疑、改革、创造……陈撄宁反对“喜空言而畏实践”,他提出四大原则:
  “第一务实不务虚,第二论事不论理,第三,贵逆不贵顺,第四重决不重文。”
  他还强调十大箴言:
  “学理:重研究不重崇拜;功夫:尚实践不尚空谈;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精神:图自立不图依赖;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信仰:凭实验不凭经典;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


IP属地:江西1楼2014-05-08 21:55回复
    楼主求转载
     我愿用我蝼蚁浮生 撼万钧命运
     仅为苍生不为青史 着墨留虚名
     春风又绿襄阳几许 苍山依旧 青草又换新
     丹心一片照彻古今
               ——倾靖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09 19:29
    收起回复
      陈恐怕没有得正法,他所说的几位师傅,大概也是如此。陈宣扬所谓阴阳双修大概是受了骗。不过和当代的几位学院派教授相比,陈可以算是学术严谨,令人敬重。


      IP属地:日本4楼2022-06-13 21:11
      回复
        偌大一个教派沦为看门狗,挺有意思。


        IP属地:山东5楼2022-06-16 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