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
在古代韩国,作诗是一门有实际用处的技能。它是评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担任公职为国效劳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衡量一个人的人格修养的尺度。对待诗的这种态度产生了某些有趣的后果
首先,诗往往以“我”为中心,往往是一种自由。这种主观传统到了造诣不够深厚的人手里会格于一些严格的规则而落于俗套,但是到了大诗人手里就能让读者以诗人的感受中发现他自己的感受,因此也是所有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由具体而至于普遍的。这确实是好诗的标志。
第二,诗具有一种渗透性的朝超脱方向运动的特点。这反映了自由与解脱的佛教传统,也反映了在渴望秩序与管束的同时也追求终极智慧的儒教传统。佛教和儒教对韩国文学的所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高丽王朝时代,即“汉诗”(用汉文写作诗)发展成熟的时期,佛教居主要地位。在朝鲜王朝时代,即“时调”和“歌辞”这两种据认为最能表达韩国人的感情的通俗文学形式达到全盛发展的时期,则一直是儒教居主要地位。人格修养是这两个体系都不可或缺的部分。佛教所向往的超脱的人与儒教所向往的圣贤之士的基础是相同的。
第三,诗往往是即兴赋诗的:游寺庙、会朋友、喜迎春天的到来、接受一瓮馈赠的酒。对一个具体事件触景生情便引起了诗兴。
第四,诗人往往对自然持独特的态度。诗人看自然是概念化的。对自然的赞赏导致冥想,进而由冥想而陶醉,不是为有形的美,而是为精神的美而陶醉。诗人看到的并不是这一座山或者山的这一个部分,也不是这一朵花或者花的这一片花瓣。他看到了山的普遍本质,花的普遍本质。这种态度主要是象征主义的,重点始终放在内心世界的景物上。至今这依然是韩国传统的核心。
韩国初期的诗由两个方面组成:祭祀歌和作为劳作时的号子而唱的歌。这些歌全都伴随有音乐和舞蹈。可惜的是,在汉字传统以前韩国尚未无书写系统。汉字的传入约在二世纪,虽然确切年代尚未考证出来。汉字传入后在韩国上层人士中间迅速推广应用,终于形成了“汉诗”传统。“汉诗”是用汉文写成的诗,遵守中文韵律的所有规则,只是写作的诗人是韩国人。这一传统中的第一位佼佼者是新罗的崔致远(857-?)。崔在874年他十八岁的时候通过了唐朝的国家考试,在中国很快就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的诗人。尽管他在中国取得很大成就,他内心的忧愁仍见诸他的代表作《秋夜雨中》:
秋 风 惟 苦 吟
世 路 少 知 音
窗 外 三 更 雨
灯 前 万 里 心
新罗时代形成了一种用汉字记录韩国语语音的系统,称为“吏读”。由于这一发展,人们才得以把通俗的“乡歌”记录下来。“乡歌”盛行于统一新罗时代和高丽时代初期,保存至今未佚失的有25首。
高丽王朝期间,“长歌”取代了“乡歌”。“长歌”分化为两种体裁:用汉字记录的、反映儒家思想的“景几体歌”;口头相传的、短小玲珑的民间歌谣“俗谣”。“俗谣”意为粗俗或普通,从这个名称可看出执持儒家标准的人对这种体裁的文学不以为然。但是,这些短小的诗歌是精巧、细腻的。
到高丽王朝中期的李奎报(1168-1241)开始写“汉诗”的时候,韩国诗的格式已经完全定型。李奎报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色采,多半是对诗人自己生活中的遭遇的戏剧性写照。他先描述外部世界的景物--一座寺庙、一个驿站、一家客店--然后便进入内心的境界。他的诗很短,而且如歌一般,并富有启示性。这些诗描写他自己在刹那间受到的启迪。在单调的日常生活的水面上出现比较的波澜的时刻,读者与诗人产生共鸣;那也许是职务上有了什么问题,或者子女或妻子有什么事;也许是游寺庙或者访友;也许是愁事,也许是乐事。无论是什么事,总与诗人自己密切有关。诗是他对情景的反应,是他个人的体验。如下面这首诗:
寂 寞 禅 房 古 树 边
孤 灯 炉 香 燃 佛 前
问 僧 如 何 度 长 日
客 来 闲 聊 客 去 眠
树、灯、香炉--讲述者寥寥几笔便生动地勾画出幽静的寺院,然后几乎不落痕迹地进入了内心深刻的禅的境界。僧人代表富有修养的人力求达到的理想中的超脱。然而,诗的中心是僧人的启示如何打动了讲述者,因此诗的中心在讲述者身上,占主要地位的是他的体验,并非僧人的体验。
在古代韩国,作诗是一门有实际用处的技能。它是评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担任公职为国效劳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衡量一个人的人格修养的尺度。对待诗的这种态度产生了某些有趣的后果
首先,诗往往以“我”为中心,往往是一种自由。这种主观传统到了造诣不够深厚的人手里会格于一些严格的规则而落于俗套,但是到了大诗人手里就能让读者以诗人的感受中发现他自己的感受,因此也是所有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由具体而至于普遍的。这确实是好诗的标志。
第二,诗具有一种渗透性的朝超脱方向运动的特点。这反映了自由与解脱的佛教传统,也反映了在渴望秩序与管束的同时也追求终极智慧的儒教传统。佛教和儒教对韩国文学的所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高丽王朝时代,即“汉诗”(用汉文写作诗)发展成熟的时期,佛教居主要地位。在朝鲜王朝时代,即“时调”和“歌辞”这两种据认为最能表达韩国人的感情的通俗文学形式达到全盛发展的时期,则一直是儒教居主要地位。人格修养是这两个体系都不可或缺的部分。佛教所向往的超脱的人与儒教所向往的圣贤之士的基础是相同的。
第三,诗往往是即兴赋诗的:游寺庙、会朋友、喜迎春天的到来、接受一瓮馈赠的酒。对一个具体事件触景生情便引起了诗兴。
第四,诗人往往对自然持独特的态度。诗人看自然是概念化的。对自然的赞赏导致冥想,进而由冥想而陶醉,不是为有形的美,而是为精神的美而陶醉。诗人看到的并不是这一座山或者山的这一个部分,也不是这一朵花或者花的这一片花瓣。他看到了山的普遍本质,花的普遍本质。这种态度主要是象征主义的,重点始终放在内心世界的景物上。至今这依然是韩国传统的核心。
韩国初期的诗由两个方面组成:祭祀歌和作为劳作时的号子而唱的歌。这些歌全都伴随有音乐和舞蹈。可惜的是,在汉字传统以前韩国尚未无书写系统。汉字的传入约在二世纪,虽然确切年代尚未考证出来。汉字传入后在韩国上层人士中间迅速推广应用,终于形成了“汉诗”传统。“汉诗”是用汉文写成的诗,遵守中文韵律的所有规则,只是写作的诗人是韩国人。这一传统中的第一位佼佼者是新罗的崔致远(857-?)。崔在874年他十八岁的时候通过了唐朝的国家考试,在中国很快就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的诗人。尽管他在中国取得很大成就,他内心的忧愁仍见诸他的代表作《秋夜雨中》:
秋 风 惟 苦 吟
世 路 少 知 音
窗 外 三 更 雨
灯 前 万 里 心
新罗时代形成了一种用汉字记录韩国语语音的系统,称为“吏读”。由于这一发展,人们才得以把通俗的“乡歌”记录下来。“乡歌”盛行于统一新罗时代和高丽时代初期,保存至今未佚失的有25首。
高丽王朝期间,“长歌”取代了“乡歌”。“长歌”分化为两种体裁:用汉字记录的、反映儒家思想的“景几体歌”;口头相传的、短小玲珑的民间歌谣“俗谣”。“俗谣”意为粗俗或普通,从这个名称可看出执持儒家标准的人对这种体裁的文学不以为然。但是,这些短小的诗歌是精巧、细腻的。
到高丽王朝中期的李奎报(1168-1241)开始写“汉诗”的时候,韩国诗的格式已经完全定型。李奎报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色采,多半是对诗人自己生活中的遭遇的戏剧性写照。他先描述外部世界的景物--一座寺庙、一个驿站、一家客店--然后便进入内心的境界。他的诗很短,而且如歌一般,并富有启示性。这些诗描写他自己在刹那间受到的启迪。在单调的日常生活的水面上出现比较的波澜的时刻,读者与诗人产生共鸣;那也许是职务上有了什么问题,或者子女或妻子有什么事;也许是游寺庙或者访友;也许是愁事,也许是乐事。无论是什么事,总与诗人自己密切有关。诗是他对情景的反应,是他个人的体验。如下面这首诗:
寂 寞 禅 房 古 树 边
孤 灯 炉 香 燃 佛 前
问 僧 如 何 度 长 日
客 来 闲 聊 客 去 眠
树、灯、香炉--讲述者寥寥几笔便生动地勾画出幽静的寺院,然后几乎不落痕迹地进入了内心深刻的禅的境界。僧人代表富有修养的人力求达到的理想中的超脱。然而,诗的中心是僧人的启示如何打动了讲述者,因此诗的中心在讲述者身上,占主要地位的是他的体验,并非僧人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