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谷居吧 关注:21贴子:772
  • 5回复贴,共1
十种舍
〔毗婆舍那〕三禅舍离了「喜」禅支(piti),只具有两个禅支,即「乐」和「一境性」。禅修者此时「住于舍」(upekkhako ca viharati)。「喜」的断除引发具有三种特质的「舍」。
·「清净」(visada):在生灭智的成熟阶段,因为「喜」消失,「舍」变得纯粹、明净且清澈。
·「广大」(vipula):因为「喜」消失,「舍」变得广大。
·「坚固」(thamagata):因为「喜」消失,「舍」变得成熟、稳固。
在「生灭智」的成熟阶段,「喜」(它是生灭智未臻成熟的表征)完全消失。这时候,心还有一些粮食,因为三禅尚有两个禅支,即「乐」和「一境性」。这么说来,三禅似乎没有「舍禅支」,也无「舍受」。入三禅的行者如何「住于舍」?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解释十种「舍」:
·六支舍 (chalangupekkha)
·梵住舍 (brahmaviharupekkha)
·觉支舍 (bojjhangupekkha)
·精进舍 (viriyupekkha)
·行舍 (sankharupekkha)
·受舍 (vedanupekkha)
·观舍 (vipassanupekkha)
·中舍 (tatramajjhattupekkha)
·禅那舍 (jhanupekkha)
·遍净舍 (parisuddhupekkha)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6-16 12:29回复
    六支舍(chalangupekkha)
    称为「六支」,是因为它和外六境有关。若未具心清净与正知,在遇到可喜的所缘(iṭtharammaṇa)时,我们会生起「贪」;遇到不可喜的所缘(aniṭṭharammaṇa)时,则会生起「瞋」。面对所缘,若不能有效地观照、了解其真实本质,就会生起「痴」(moha)。这就是「非等观察」(asamapekkhana)。要平等观察所缘,并不容易。用思惟的方式来平等观察吗?这思惟能维持多久?以知足的态度来平等观察吗?世上有多少这种人?从婴儿期开始,我们即有偏袒的态度,有牛奶可喝便高兴(贪lobha),得不到时就哭闹(瞋dosa)。
    世间有几人拥有不偏袒的态度?如果有这种人的话,他们必定是完美的。在佛法中,完全具备这种能力的是「阿拉汉」(arahat)。其他(仅断除部分烦恼)的圣者,如「预流者」、「一来者」、「不还者」,如何呢?他们的这项能力尚未达到圆满的程度。
    当禅修者努力保持正念、专注,以至在面对可喜或不可喜的所缘都能够保持平静(舍心)时,他也能够具有这种特质。所缘生起时,了知其本质、因果关系及其无常、苦、无我的共相,痴便不会生起。
    若禅修者无喜也无瞋,且能够清楚地了知所缘,我们可以说他当下具备了「六支舍」。〔以一秒钟观照一次来计算,〕观照一分钟,「六支舍」就生起六十次。
    佛法如此描述这种不受可喜所缘和不可喜所缘所影响的心: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ca sampajano
    他成就舍,具念,正知而住。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
    cakkhuna rupaṃ disva neva sumano hoti, na dummano,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sampajano.
    以眼见色时,无喜亦无忧,成就舍,具念,正知而住。
    事实上,「六支舍」和十九个「遍一切美心」心所中的「中舍」心所(tatramajjhattata)是同义词。或者说,对所缘保持舍心(六支舍)是「中舍」的主要特色。
    「中舍」心所的「相」(特征)是带来心、心所的平衡 (citta- cetasikanaṃ samavahitalakkhaṇa);「味」(作用)是避免过度与不足,断除偏袒(unadhikatanivaraṇarasa, pakkhapatupacchedarasa);其「现起」是中庸的状态(majjhattabhavapaccupaṭṭhana)。
    就像战车手平等对待两匹训练精良的马一样。两匹马齐头并进,战车手不需动用任何鞭子或棍子。
    另一个例子,就像是在平直顺畅的高速公路上,驾驶一部性能良好的车子,驾驶人只需要以平静的心握住方向盘即可,无需过度的关心。
    在三禅之前,禅修者的信根与慧根并未平衡,精进根与定根也是如此。到了三禅的阶段,则两相平衡。禅修者具念、正知地进入禅那,即“sato sampajano”。无论所缘多么可爱,禅修者都不会贪着;遇不可喜的所缘时,瞋(dosa)也不生起。
    在此阶段,禅修者以〔名〕身感受乐,即“sukhaṃ ca kayena paṭisaṃvedeti”。沉入此禅那时,禅修者像阿拉汉一样体验着「乐」。在〔毗婆舍那〕四禅的阶段,「六支舍」的现象则会更加明显。
    当「六支舍」变得更加明显,舍心更强,特别是在「行舍智」时(sankharupekkha-naṇa),禅修者心变得非常坚定,无论面对何种所缘,都能够保持不喜不忧的态度。就此而言,他和阿拉汉并无不同。不过,这个能力唯有在阿拉汉身上才彻底圆满。禅修者持续努力修行,会更了解这一点。
    再者,禅修者能够培养出无畏的勇气,以此面对过去无法平心对待的「世八法」,即「利」(labha)、「衰」(alabha)、「毁」(ayasa)、「誉」(yasa)、「称」(pasaṃsa)、「讥」(ninda)、「苦」(dukkhaṃ)、「乐」(sukhaṃ)。当禅修者证得「行舍智」时,即能平等看待这些现象,并保持心的宁静。
    这是很殊胜的境界,在佛典里,这种特质也称作「平静状态」“tadibhava-guṇa”,无论所缘是好是坏,皆以平静的心看待一切,而不改变其清净本性—— parisuddhapakati-bhavavijahanakarabhuta upekkha。顺带一提的是,虽然阿拉汉不受「世八法」的影响,但他并未断除「习气」(vasana)。长久轮回以来,仍在受烦恼影响的期间,所习惯的行事风格、态度,〔在成阿拉汉之后〕仍然存在,无法断除。如果他以往习惯贬抑别人,现在还是会这么做,只不过那是没有恶意的。
    曾有一位来自婆罗门种姓、精通吠陀的阿拉汉,过去经常批评其他种姓的人。在证得阿拉汉后,仍然习惯叫别人“vasala”(贱民,无用的人)。他虽这么说,并没有想要伤害他人的恶意;如此也不代表阿拉汉还会生气,尚留有瞋烦恼。
    佛陀已舍断一切「习气」,是位同时从「烦恼」和「习气」解脱的圣者。因此,佛陀的十号之一是「善逝」(sugata),因为他的行事方式清净、无瑕、无可责备。虽然阿拉汉已净除烦恼,但是令人讨厌的习气仍然存在,这就像曾经装酒的瓶子,后来虽然洗干净了,但酒味仍在。
    唯有当禅修者精勤地努力,以至五盖无从生起,观智渐深,并断除烦恼之时,他方能确信上述的话。
    关于这点,佛陀在《法句经》〈道品〉的二七六偈中说:
    Tumhehi kiccamatappam, akkhataro tathagata;
    patipanna pamokkhanti, jhayino marabandhana.
    你当自行努力,如来只是老师,
    行于正道的禅修者,从魔的束缚解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6-16 12:30
    回复
      觉支舍(bojjhangupekkha)
      「舍」是七觉支的最后一员。在「生灭智」的成熟阶段,「舍」变得十分显著。「舍觉支」有平衡相应心所的特相,如平衡「信」与「慧」,「定」和「精进」。虽然似乎矛盾,〔信乃至精进若〕过度,常会带来反效果。在获得强力生灭智之前,这些相应心所尚未平衡,所以没有“samavahita”〔平等运用〕。
      以实际例子来说明:有些禅修者,在法上有了一些体验,因而很希望告诉别人,实际上也这么做。这是「信」(saddha)过度的象征。此时,藉由正念所得的「慧」(panna)偏少。这是信太多而慧太少的结果。另一方面,有的人知识丰富,导致过多的想象,忙于寻找各种修学方法。例如,有人曾说,仅凭「思(cetana)就足以完成布施的工作,不需实际的布施行为」,这就是“atidhavana”——聪明过头。他们不相信「实践才能成就」。「觉支舍」可以平衡上述这两种过度的情形。
      另外,有些禅修者,希望赶快见法的「希欲」(chanda)太过,精进过度而无法证得「正定」,换句话说,心错失禅修所缘,未能与所缘紧密结合。这是「精进」(viriya)太强,「定」(samadhi)太弱。另外,有些人的修行太随性、努力不足,导致昏沉、怠惰—这是精进太弱。「舍觉支」同样能够平衡这两种过度的情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6-16 12:32
      回复
        精进舍(viriyupekkha)
        “viriyupekkha”是由“viriya”(精进)和“upekkha”(舍)所组成的复合词。如此,“viriyupekkha”的字意为「精进舍」,乃指精进恰到好处的平静状态。
        让我们来检查一下「精进」的含意。书中说:“virassa bhavo viriyam”,「以勇气、勇健、英雄的努力为本质,故名为精进(viriya)」。它的「特相」是勤奋的努力(ussaha),意指在面对困难时,能凭耐心和毅力不懈地努力。不消说,具有此特质的禅修者,将依凭不退缩的勇气,无惧任何的困难,一路通往最终的目的地。
        刚开始禅修的时候,禅修者害怕疼痛,畏惧修行可能带来疾病乃至死亡。他也担心感官欲乐不再、与亲人分离,以及放弃惯有的便利。因此,他便显得懦弱。当他具备「精进舍」时,便不再害怕失去这些事物。若有必要,也甘冒生命危险,耐心地面对一切的苦受。如此,「努力之特相」(ussahalakkhana)便变得显著。
        举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禅修者禅修十到十五分钟后,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开始感到疲累和疼痛。会担心生病乃至死亡。但是,精进的禅修者则不会因此放松,而向懈怠的心态屈服,比如说,他不会因此改变姿势,反而会抱持着死而后已的决心,面对任何的障碍。
        精进的「作用」(rasa,味)是「支持或鼓舞」(upatthambhana)。如倾斜的房子需要支助才能免于崩塌,同样的,精进能鼓舞、支助其他相应心所,提振之前懈怠的心态。
        一旦通过这个关卡,禅修者便变得自信且勇敢,以至敢于挑战一切的困难,英雄式的精进力因此变得显著。以往遭遇敌人时,禅修者会感到害怕,逐渐地能够坚强地抗拒,当战胜敌人获得一次胜利之后,便会产生更多的精进,能毫不犹豫地投入以后的战役。受到精进的鼓舞,他将勇往直前,毫不畏缩,如此精进的「现起」(pacupatthana)为「不堕」(asamsidanabhava)。禅修者自己也能够觉察到这个现象。现在,试着拿这些内容和你自己的经验做比较,以便了解「精进」的特色。
        「昏沉与懒惰」(thina-middha)的心所,是一种不善业,会引生可憎且应受责的「怠惰」(kosajja)。现在,拥有「精进舍」的禅修者,会重视此「精进舍」知道它具有克服「怠惰」的宝贵价值。虽然修行初期,禅修者需要较多的努力,但在获得胜利之后即再不需要太多的精进,只须一般的精进便可。他不会因为过度精进而变得散乱,同时能够远离怠惰、昏沉,以及松懈的心态。当精进获得平衡,这就是「精进舍」的状态。
        让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当新课程开始时,学生必须很努力地学习。一开始他求学欲极强,精进过度了,心因此散乱而无法集中注意力于课业上,变得担心、退缩,无法进步。但当他学到更多知识时,调整自己的努力,能够舒适地学习。在此,先前的努力成为后来努力的助缘,所谓「数数习行缘」(asevanapaccaya)。
        接着再说另外一个例子。被指派新工作的员工,刚开始会很努力地学习。当努力过度,心便散乱,性情也会变得不稳定。只要继续努力熟悉新工作之后,也就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只要普通的努力就已足够。
        因此,「精进舍」便是不过急(anaccaddha)、不过缓(anatisithila)的精进。这是说,禅修者的心既无退缩,也无掉举(uddhacca)。
        “Uddhacca”(掉举)这个字是由“uddham”(「在上面、向上」)和“gacchati”(「去」)所组成的复合词,字面意义是「向上去」。在禅修实践中,「掉举」指心和禅修业处分开了。再者,心也会离开所缘到处游移,这种情形便叫作“vikkhepa”,即「散乱」。
        如何把心固定在所缘上呢?—你握紧叉子,指向食物,刺入食物,如此食物便不会掉落。同样地,你掌握注意力,引导它朝向所缘,并用精进力将它固定在所缘上,如此心便不会离开所缘。正确瞄准所缘的能力是「正思惟」(sammasankappa);为了将心导向所缘所做的努力是「正精进」(sammavayama);能观照的能力是「正念」(sammasati)。若想获得「精进舍」,坚持不懈的持续精进是必要的。如此,以持续精进作为助缘,「精进舍」才会生起。到了「生灭智」的阶段,「精进舍」才开始变得较为显著。
        最初的精进名为「发勤精进」(araddhaviriya),经过一阵练习后,它将引生「策励精进」(paggahitaviriya)。「策励精进」好比是能将事物逐渐地举起,不会让它掉落也会不让它中途停滞的精进。当策励精进圆满时,便称为「圆满精进」(paripunnaviriya)。因此,禅修者务必把握每一秒,精勤努力不令间断。
        在「生灭智」(udabbayanana)的阶段,仍需要运用「寻」(vitakka)和「伺」(vicara)吗?并不特别需要。这时候,将心固定在所缘上的能力会自动生起,就像是神射手一样。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6-16 12:32
        回复
          行舍(sankharupekkha)
          经典谈到:
          •多少「行舍」依「定」(samadhi)而生起?
          •多少「行舍」依「观」(vipassana)而生起?
          问题的答案是:
          •八种行舍依定而生起;
          •十种行舍依观而生起。
          要了解「行舍」,我们须先确定它的两个属性,即「审察」(patisankha)和「安住」(santitthana)。在此,「审察」指审察五盖,了知五盖是应被断舍的法。「安住」的意思是对五盖等保持沉着,即便仍努力于以无关心(vyapara)的态度断除五盖。
          在对抗五盖时,禅修者若取得优势,会对五盖保持平舍的心态,就像击败敌人,削弱敌人的力量之后,对敌人不甚在乎的心态。
          这种特性也显现在禅修者面对「触知智」(sammasananana)的禅支的时候。生性爱好思惟、想象的禅修者,会发现自己很难停止住「寻」和「伺」。为何如此呢?因为爱着它们。
          透过禅师的指导或自己的努力,禅修者会体认这些禅支的过患,持续精进禅修后终能断除这些心所。在此例子中,禅修者了解到「寻」与「伺」是应被断除的法,这个思惟即是「审察」。尽管努力于以无关心的态度断除这两个心所,对于它们仍保持沉着的态度,这即是「安住」。
          超越寻、伺,到达「生灭智」的初期阶段时,较强的「喜」(piti)会生起。禅修者会了解到,喜能障碍「强力生灭智」的生起,让自己脱离正确的修行道。了解喜的过患,继续修行,最后将能够断除「喜」。
          在此例子中,了知「喜」是应被断除的禅支,这个思惟即是「审察」,尽管努力于以无关心的态度断除喜,但对它仍保持沉着,这即是「安住」。
          从〔毗婆舍那〕三禅出起且进入〔毗婆舍那〕四禅〔即坏灭智〕之时,禅修者发现,三禅与「喜」过于接近,所以三禅的「乐」(sukha)仍很粗糙,会有退堕至较低的禅那的危险。
          在此例子中,了知「乐」是应被断除的禅支,这个思惟即是「审察」;尽管努力于以无关心的态度断除「乐」,但对它仍保持沉着,这即是「安住」。这情况从「坏灭智」持续到「行舍智」。
          从实修的观点来说,当禅修者从一个阶智跨到另一个阶智时,在这之间,他就会经历到「行舍」,一种中庸的状态,于修行感觉到不乐、不苦。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6-16 12:33
          回复
            受舍(vedanupekkha)
            如其定义(“upa-”「趋近」与“ekkha”「感受」)所示,「舍」(upekkha)乃位于苦、乐二者中间的感受,它是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从苦转乐或从乐转苦的过渡期间,能够感受到此「舍」。「舍」的另一个同义词是“udasina”(「不偏、中立」)。
            「受」伴随一切的心识生起,因为「受」(vedana)是七个「遍一切心所」(sabbacittasadharaṇa)之一。遍一切心所包括:
            •触 (phassa)
            •受 (vedana)
            •想 (sanna)
            •思 (cetana)
            •一境性 (ekaggata)
            •名命根 (jivitindriyaṃ)
            •作意 (manasikaro)
            依此,我们知道「受」作为七遍一切心所之一,将随着每个心识而生起。以眼识来说,在缺乏推动力(impulsive forces)的情形下,依触而生起的受,只是中性的「舍受」。但是,在身触的时候,与身识(kayavinnana)一同生起的受,则依所缘的特质而有两种可能:「苦受」或「乐受」。举例而言,坐在石头上的感受与坐在坐垫上的感受不同;大热天下,在无电扇的地方打坐与在有电扇的地方打坐,生起的感受也不同;睡在粗糙的床的感与在柔软的床的感受,亦是如此。乐受生起时,若缺乏正念便会生起贪爱。
            有人也许不相信苦受和乐受同样会引生贪爱。禅修者未能享用好设施而有所不满时,便会心生渴求。这是“vedana-paccaya taṇha”(缘受而有渴爱)的一个例子。[244]如果未保持正念,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从「受」到「爱」的过程是极重要的关键点,禅修者必须特别小心。一旦被愚痴所捕获,「缘起」(paticcasamuppada)的连锁反应就会延伸到「爱」、「取」、「有」等等。
            身触时会体验「受舍」(vedanupekkha)吗?依据「阿毘达磨」,在苦、乐受转换的中间有个时间点,那时能经验到「受舍」。但依经教而言,眼等六触皆能引生「苦受」、「乐受」及「舍受」。身触时,苦受与乐受较为明显。正念观照时,会体验到舍受,如眼见物时,不执着可喜的所缘,也不厌恶不可喜的所缘。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6-16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