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支舍(chalangupekkha)
称为「六支」,是因为它和外六境有关。若未具心清净与正知,在遇到可喜的所缘(iṭtharammaṇa)时,我们会生起「贪」;遇到不可喜的所缘(aniṭṭharammaṇa)时,则会生起「瞋」。面对所缘,若不能有效地观照、了解其真实本质,就会生起「痴」(moha)。这就是「非等观察」(asamapekkhana)。要平等观察所缘,并不容易。用思惟的方式来平等观察吗?这思惟能维持多久?以知足的态度来平等观察吗?世上有多少这种人?从婴儿期开始,我们即有偏袒的态度,有牛奶可喝便高兴(贪lobha),得不到时就哭闹(瞋dosa)。
世间有几人拥有不偏袒的态度?如果有这种人的话,他们必定是完美的。在佛法中,完全具备这种能力的是「阿拉汉」(arahat)。其他(仅断除部分烦恼)的圣者,如「预流者」、「一来者」、「不还者」,如何呢?他们的这项能力尚未达到圆满的程度。
当禅修者努力保持正念、专注,以至在面对可喜或不可喜的所缘都能够保持平静(舍心)时,他也能够具有这种特质。所缘生起时,了知其本质、因果关系及其无常、苦、无我的共相,痴便不会生起。
若禅修者无喜也无瞋,且能够清楚地了知所缘,我们可以说他当下具备了「六支舍」。〔以一秒钟观照一次来计算,〕观照一分钟,「六支舍」就生起六十次。
佛法如此描述这种不受可喜所缘和不可喜所缘所影响的心: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ca sampajano
他成就舍,具念,正知而住。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
cakkhuna rupaṃ disva neva sumano hoti, na dummano,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sampajano.
以眼见色时,无喜亦无忧,成就舍,具念,正知而住。
事实上,「六支舍」和十九个「遍一切美心」心所中的「中舍」心所(tatramajjhattata)是同义词。或者说,对所缘保持舍心(六支舍)是「中舍」的主要特色。
「中舍」心所的「相」(特征)是带来心、心所的平衡 (citta- cetasikanaṃ samavahitalakkhaṇa);「味」(作用)是避免过度与不足,断除偏袒(unadhikatanivaraṇarasa, pakkhapatupacchedarasa);其「现起」是中庸的状态(majjhattabhavapaccupaṭṭhana)。
就像战车手平等对待两匹训练精良的马一样。两匹马齐头并进,战车手不需动用任何鞭子或棍子。
另一个例子,就像是在平直顺畅的高速公路上,驾驶一部性能良好的车子,驾驶人只需要以平静的心握住方向盘即可,无需过度的关心。
在三禅之前,禅修者的信根与慧根并未平衡,精进根与定根也是如此。到了三禅的阶段,则两相平衡。禅修者具念、正知地进入禅那,即“sato sampajano”。无论所缘多么可爱,禅修者都不会贪着;遇不可喜的所缘时,瞋(dosa)也不生起。
在此阶段,禅修者以〔名〕身感受乐,即“sukhaṃ ca kayena paṭisaṃvedeti”。沉入此禅那时,禅修者像阿拉汉一样体验着「乐」。在〔毗婆舍那〕四禅的阶段,「六支舍」的现象则会更加明显。
当「六支舍」变得更加明显,舍心更强,特别是在「行舍智」时(sankharupekkha-naṇa),禅修者心变得非常坚定,无论面对何种所缘,都能够保持不喜不忧的态度。就此而言,他和阿拉汉并无不同。不过,这个能力唯有在阿拉汉身上才彻底圆满。禅修者持续努力修行,会更了解这一点。
再者,禅修者能够培养出无畏的勇气,以此面对过去无法平心对待的「世八法」,即「利」(labha)、「衰」(alabha)、「毁」(ayasa)、「誉」(yasa)、「称」(pasaṃsa)、「讥」(ninda)、「苦」(dukkhaṃ)、「乐」(sukhaṃ)。当禅修者证得「行舍智」时,即能平等看待这些现象,并保持心的宁静。
这是很殊胜的境界,在佛典里,这种特质也称作「平静状态」“tadibhava-guṇa”,无论所缘是好是坏,皆以平静的心看待一切,而不改变其清净本性—— parisuddhapakati-bhavavijahanakarabhuta upekkha。顺带一提的是,虽然阿拉汉不受「世八法」的影响,但他并未断除「习气」(vasana)。长久轮回以来,仍在受烦恼影响的期间,所习惯的行事风格、态度,〔在成阿拉汉之后〕仍然存在,无法断除。如果他以往习惯贬抑别人,现在还是会这么做,只不过那是没有恶意的。
曾有一位来自婆罗门种姓、精通吠陀的阿拉汉,过去经常批评其他种姓的人。在证得阿拉汉后,仍然习惯叫别人“vasala”(贱民,无用的人)。他虽这么说,并没有想要伤害他人的恶意;如此也不代表阿拉汉还会生气,尚留有瞋烦恼。
佛陀已舍断一切「习气」,是位同时从「烦恼」和「习气」解脱的圣者。因此,佛陀的十号之一是「善逝」(sugata),因为他的行事方式清净、无瑕、无可责备。虽然阿拉汉已净除烦恼,但是令人讨厌的习气仍然存在,这就像曾经装酒的瓶子,后来虽然洗干净了,但酒味仍在。
唯有当禅修者精勤地努力,以至五盖无从生起,观智渐深,并断除烦恼之时,他方能确信上述的话。
关于这点,佛陀在《法句经》〈道品〉的二七六偈中说:
Tumhehi kiccamatappam, akkhataro tathagata;
patipanna pamokkhanti, jhayino marabandhana.
你当自行努力,如来只是老师,
行于正道的禅修者,从魔的束缚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