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之“一祖”乃李后主。词之“三宗”乃冯正中(冯延巳)、晏同叔(晏殊)、欧阳修。
冯正中,沉着,有担荷的精神。中国人缺少此种精神,而多是逃避、躲避。
大晏(晏殊)的特色乃是明快。此与理智有关。平常人所谓理智不是理智,是利害之计较,或是非之判别。文学上的理智是经过了感情的渗透的,与世法上干燥冷酷的理智不同, 这便是明快,如《少年游》:莫将琼蕚等闲分,留赠意中人。冯正中对人生只是担荷,大晏则是有解决的办法。
《珠玉词》(晏殊词集)乃是《阳春集》(冯延巳词集)的蜕化,并非相反。冯有担荷精神,大晏有解决的办法。文学中最高境界往往是无意。《庄子·逍遥游》所谓“无用之为用大矣”,无意之为意深矣,愈玩味,愈无穷,愈咀嚼,味愈出。有意则意有尽,其味随意而尽。要意有尽而味无尽。
冯正中、大晏、欧阳修三人共同的短处是伤感。无论其沉着、明快、热烈,皆不免伤感。此盖中国抒情诗人传统弱点。伤感不要紧,只要伤感外还有其他长处。若只是伤感便要不得。
抒情诗人之有伤感色彩是先天的、传统的,可原谅。惟不要以此为其长处。而平常人最喜欣赏其伤感,认短为长。
六一(欧阳修)词不欲以沉着名之,不欲以明快名之,名之曰热烈,有前进的勇气。大晏是正中的蜕化,六一是冯、晏二人之进步。没有苦闷就没有蜕化和进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晏只是如蝉之蜕出,六一则如蝉之到高枝大叫一气。
六一词如夏天的蝉,秋蝉是凄凉的,夏蝉是热烈的。
冯正中,沉着,有担荷的精神。中国人缺少此种精神,而多是逃避、躲避。
大晏(晏殊)的特色乃是明快。此与理智有关。平常人所谓理智不是理智,是利害之计较,或是非之判别。文学上的理智是经过了感情的渗透的,与世法上干燥冷酷的理智不同, 这便是明快,如《少年游》:莫将琼蕚等闲分,留赠意中人。冯正中对人生只是担荷,大晏则是有解决的办法。
《珠玉词》(晏殊词集)乃是《阳春集》(冯延巳词集)的蜕化,并非相反。冯有担荷精神,大晏有解决的办法。文学中最高境界往往是无意。《庄子·逍遥游》所谓“无用之为用大矣”,无意之为意深矣,愈玩味,愈无穷,愈咀嚼,味愈出。有意则意有尽,其味随意而尽。要意有尽而味无尽。
冯正中、大晏、欧阳修三人共同的短处是伤感。无论其沉着、明快、热烈,皆不免伤感。此盖中国抒情诗人传统弱点。伤感不要紧,只要伤感外还有其他长处。若只是伤感便要不得。
抒情诗人之有伤感色彩是先天的、传统的,可原谅。惟不要以此为其长处。而平常人最喜欣赏其伤感,认短为长。
六一(欧阳修)词不欲以沉着名之,不欲以明快名之,名之曰热烈,有前进的勇气。大晏是正中的蜕化,六一是冯、晏二人之进步。没有苦闷就没有蜕化和进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晏只是如蝉之蜕出,六一则如蝉之到高枝大叫一气。
六一词如夏天的蝉,秋蝉是凄凉的,夏蝉是热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