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吧 关注:628贴子:2,782
  • 0回复贴,共1

[散文]== 北大忆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大忆旧

                                 张中行

                                   一

  一般人谈起北京大学就想到蔡元培校长,谈起蔡元培校长就想到他开创的风气
——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课堂,由宗周的国子学到清末的三味书屋,规矩都是严
格的。北京大学的课堂却不然,事实上总是可以随随便便。说得鲜明一些是:不应
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
  先说不应该上课而上课的情况。这出于几方面的因缘和合。北京大学不乏名教
授,所讲虽然未必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却是名声在外。这是一方面。有些年轻人
在沙滩一带流浪,没有上学而同样愿意求学。还有些人,上了学而学校是不入流的,
也愿意买硬席票而坐软席车,于是都踊跃地来旁听。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
面是北京大学课堂的惯例: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且说我刚入学的时候,首先感到
奇怪的是同学间的隔膜。同坐一堂,摩肩碰肘,却很少交谈,甚至相视而笑的情况
也很少。这由心理方面说恐怕是都自以为有一套,因而目中无人。但这就给旁听者
创造了大方便,因为都漠不相关,所以非本班的人进来入座,就不会有人看,更不
会有人盘查。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学期,上课常常在一起,比如说十几个人,其
中哪些是选课的,哪些是旁听的,不知道;哪些是本校的,哪些不是,也不知道。
这模模糊糊,有时必须水落石出,就会近于笑谈。比如刘半农先生开“古声律学”
的课,每次上课有十几个人,到期考才知道选课的只有我一个人。
  再说应该上课而不上课的情况。据我所知,上课时间不上课,去逛大街或看电
影的,像是很少。不上有种种原因或种种想法。比如有的课,上课所讲与讲义所写
无大差别,可以不重复;有的课,内容不深,自己所知已经不少;等等。这类不上
课的人,上课时间多半在图书馆,目的是过屠门而大嚼。因为这样,所以常常不上
课的人,也许是成绩比较好的;在教授一面,也就会有反常的反应,对于常上课的
是亲近,对于不常上课的是敬畏。不常上课,有旷课的处罚问题,学校规定,旷课
一半以上不能参加期考,不考不能得学分,学分不够不能毕业。怎么办办法是求
管点名进课堂看座位号,空位画一次缺课的盛先生擦去几次。学生不上课,钻
图书馆,这情况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盛先生总是慨然应允。
  这种课堂的随随便便,在校外曾引来不很客气的评论,比如,北京大学是把后
门的门槛锯下来,加在前门的门槛上,就是一种。这评论的意思是,进门很难。但
只要能进去,混混就可以毕业,因为后门没有门槛阻挡了。其实,至少就我亲身所
体验,是进门以后,并没有很多混混过去的自由,因为有无形又不成文的大法管辖
着,这就是学术空气。
  记得是1947年或1948年,老友曹君来串门,说梁思成在北大讲中国建筑史,每
次放映幻灯片,很有意思,他听了几次。下次是最后一次,讲杂建筑,应该去听听。
到时候,我们去了。讲的是花园、桥、塔等等,记得幻灯片里有苏州木渎镇的某花
园,小巧曲折,很美。两小时,讲完了,梁先生说:“课讲完了,为了应酬公事,
还得考一考吧诸位说说怎么考好”听课的有近二十人,没有一个人答话。梁先
生又说:“反正是应酬公事,怎么样都可以,说说吧。”还是没有人答话。梁先生
像是恍然大悟,于是说:“那就先看看有几位是选课的吧,请选课的举手。”没有
一个人举手。梁先生笑了,说:“原来诸位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说着,
向讲台下作一个大揖。听讲的人报之以微笑,而散。



1楼2008-01-31 10: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