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生失去了一条腿,而且是因公。生活没有给他足够的补偿,他需要以开出租车为营生,且持续没有闲钱。这种情况,如果他消沉,愤怒,不甘,怨恨,我觉得,都可以理解。
但是,他没有。他自力更生,艰难开车;他热情犹在,看不惯小年青们对生命的挥霍;他路见不平,大雨危急中载小昭回家;他乐于助人,在他的伤口疑似感染之下帮小昭买退烧药......
他明明是最可能倒下的人,却站得挺直,以完整的灵魂,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中。他有足量的自爱和他爱,继续包容这个世界。
所以,他仍然拥有这整个的世界。
小昭,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她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的身心高度合一,爱与不爱,径渭分明,爱了就承认,没有任何的纠结,不需大脑的思考,也和勇气无关,只是单纯的去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铭生和小昭拥有同样纯真高贵的灵魂。小昭的眼睛直接穿透身份外物的标签,和陈铭生一样,看到了对方整个的灵魂。
所以,他们在一起,是如此理所当然。唯一值得惊叹的,是上天给了他们相遇的机会。
薛淼说,艺术家容易被残缺吸引。为什么呢?我想,吸引艺术家的,不是残缺本身,而是残缺的另一面--顽强的生命力。我残缺如斯,但,我仍活着。这是一种大爱,对自己对世界的大爱;这是一种大美,因生命而来的美。
小昭所遇到的陈铭生,正是这样一种大爱和大美。你说,敏感如小昭,坦诚如小昭,怎么能够不被吸引呢?
他们是同类。
再说薛淼。小昭带他回家,他说,小昭不是他的下属,而是合作伙伴。他给足了小昭面子。但是,小昭在乎面子吗?
不。这个东西,小昭不在乎。你看,杨锦天犯了很多错,成绩那么差,她从不动气,从不埋怨,她并不觉得杨锦天失了他的面子。不在乎失,也不在乎得。
薛淼可以给她面子,财富,地位,优雅,等等。但是,这些小昭都不需要他来给。不是薛淼不够好,而是,小昭没有在他这里看到自己的需要。
或者说,两个人站在不同的频率上,没有共振的可能。
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这样一篇已经不仅仅是言情小说的言情小说。它的深度,触及生命的根本。而且对文字的控制,冷静自持,收放自如,没有了文字的痕迹。因为这篇文,看了作者其它几篇,它们就像作者曾经走过的路,一步一步,终于到了这一步。
不知作者究竟要走到何处,唯有感谢,在这一步,我遇上了你。